原標題:病毒“獵手”

狹小的空間,她們與新冠病毒“零距離”接觸

連體防護服、護目鏡、2層手套……進入實驗室前,隊員們做好生物安全三級個人防護

檢查防護措施,守住安全大門

隊員們一起鼓勁: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臉上佈滿壓痕,隊員們笑稱是“天使印記”

淩晨下班,已成家常便飯

隊員戚宇華、鄧秀英和丁咏霞判定及記錄最終結果

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

將加完核酸樣本的反應板放入儀器中檢測

配製熒光定量PCR擴增反應液
2月26日下午2點,湖北省黃石市疾控中心,江蘇援黃醫療支援隊員戚宇華、鄧秀英穿上層層防護,進入PCR實驗室,開始“捕捉”病毒。
PCR實驗室就是進行核酸檢驗,讓病毒“現出原形”的地方。作為PCR實驗室檢測人員,她們每天要手握核酸檢測利器,與新冠病毒“零距離”接觸,挑燈夜戰。
2月1日,在國家確定江蘇對口支援黃石前,江蘇疾控專家就已到達當地,開展病原微生物檢驗工作了,他們戲稱自己是江蘇的第“零”批援黃醫療支援隊員。
6人中,有3名女隊員:戚宇華、丁咏霞和鄧秀英,佔據了“半邊天”。
連體防護服、護目鏡、防護面屏、2層手套、N95口罩……面對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毒,3名女隊員必須“重甲”在身,重重防護。
4個多小時密不透風的束縛,注意力高度集中,時刻關注“四對應”……待到當天樣本檢驗完畢,天已擦黑,全身大汗淋漓。
脫防護服也不能馬虎,再等上2小時PCR擴增結果出來,這一輪檢驗才算真正結束。
按照規定,當天樣本必須24小時清零,及時上報數據。樣本最多的那天,共檢測400多例樣本,隊員們一直忙到淩晨1點。
累,無邊無際的累,隊員們太想休息了。然而,26天過去,當地需要檢驗的樣本並沒有減少,防控形勢仍很嚴峻,“獵手”們知道,還遠沒有到鬆口氣的時候。
但勝利終究會來到,“獵手”們笑著説,你看,櫻花都開了,春天還會遠嗎?(新華報業前方採訪組 圖片 萬程鵬 撰文 陳月飛 蔡蘊琦 胡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