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消息,江蘇新冠肺炎防治製劑“上架”了!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2月21日,經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江蘇省中醫院“芪參固表顆粒”和“羌藿祛濕清瘟合劑”獲得備案號,用於新冠肺炎防治。連日來,江蘇省中醫院藥學部、製劑部緊鑼密鼓按照規範流程組織生産,3月2日第一批製劑正式投入臨床使用。“此次獲得備案號的‘芪參固表顆粒’除了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對流感也可以起到預防作用,醫院將加速生産滿足臨床需求。”藥學部主任束雅春介紹説。

據介紹,“芪參固表顆粒”具有扶正固表,疏風理氣,健脾祛濕的功效,可用於預防新冠肺炎及濕邪引起的病毒感染、流行性病毒性感冒,也可適用於新冠肺炎恢復期肺脾氣虛者及醫學隔離期氣虛易感人群。在新冠肺炎或流感流行期間,可以連續服用7-14天。“羌藿祛濕清瘟合劑”具有透表祛濕,芳香辟穢,宣肺健脾,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早期、中期,及濕邪引起的病毒感染、流行性病毒性感冒治療。

疫情發生後,國家衛健委組織相關專家陸續制定《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試行第二、三、四、五、六版,提出醫療救治工作中要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明確指出,新冠肺炎屬於中醫疫病範疇,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辨證論治。
江蘇省中醫院一直以來致力於中醫藥傳染病防治的臨床研究,在非典、禽流感等傳染性疾病方面,發揮中醫藥優勢,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此次疫情發生後,醫院成立了疫情防控專家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傳染病防治專家組專家、江蘇省衛健委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首席中醫專家奚肇慶教授和專家組成員依據國家衛健委等綜合防治意見,結合近期對江蘇省中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留觀病人及江蘇省會診患者及湖北方艙醫院、黃石有色醫院患者臨床表現的密切觀察以及中醫藥診治療效分析,同時結合中醫溫病學理論,研製開發出預防及治療新冠肺炎的“芪參固表湯”和“羌藿祛濕清瘟湯”兩個藥方。兩方製劑獲得備案號後,作為院內製劑投入生産,以進一步擴大應用範圍,方便患者及易感人群服用,為江蘇省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救治發揮中醫藥獨特的優勢。

奚肇慶教授認為,此次新冠肺炎早期以發熱、乏力、咳嗽為主要症狀,舌苔比較膩,以濕邪為主。濕邪可以夾熱,夾寒,成為疫毒之邪。因此早期治療主要採用芳香透表、化濕解毒的方藥,防止濕邪化熱。為了能讓更多的患者受益,奚肇慶教授等專家根據前期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的療效評價數據顯示,中醫藥對患者症狀的改善及恢復時間的縮短具有顯著優勢等,藥學部研發團隊與臨床專家緊密合作,聯合研究開發成院內製劑。經臨床驗證,中藥的應用,對於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早期、中期具有較好的療效,減少重症的發生率。若伴有高熱氣喘咳嗽患者,可以加用宣肺清熱、止咳化痰中藥對症治療。

隨著春季返城、復工復産以及春季流感等情況,防控疫情也到了決勝關鍵時期。奚教授認為,肺為華蓋,病邪侵犯人體,第一個遭殃的就是肺,因而提高免疫力,首先要益氣固衛,把肺的正氣提上來,從而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中國江蘇網記者 孫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