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防控不鬆懈 “硬核”服務不停歇 全警護航,為全省企業復工復産增添活力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是江蘇當前的主要任務。江蘇省公安廳多次召開會議,對抓好疫情防控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部署。江蘇省公安廳和13個設區市公安機關出臺服務復工復産政策措施累計288條,並推出“寧歸來”“錫康碼”“易來通”等多個線上登記報備平臺,助力疫情精準防控和企業有序復工復産。
想企業之所難,急企業之所急,全省公安機關以一項項“硬核”服務和暖心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産保駕護航,當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
線上線下齊發力 警企聯動幹勁足
“趙警官,我碰到了一件麻煩事。”2月21日上午,南京市公安局建鄴分局沙洲派出所民警趙陽接到了轄區某醫療器械公司的電話。原來,由於疫情期間物流資源緊張,該醫療器械公司生産的大批醫療物資無法及時送出,其中部分醫療物資甚至是直接馳援武漢的。
作為沙洲派出所企業復工復産專業服務隊成員,趙陽立即聯繫了轄區裏的某物流公司,為該醫療器械公司開闢“綠色通道”,全力保障物資運送任務。
“在前期全面摸排的基礎上,我們為轄區80余家醫療、化工以及涉及民生服務的重點企業配備了‘項目警官’,責任到人,全程服務,獲得了企業的一致認可。”南京市公安局建鄴分局副局長王煒表示。
“實施落戶積分獎勵”“強化警企聯防聯控”“保障重點工程建設”……連日來,各地警方不斷創新舉措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産。
“春節期間公司員工去過哪些地方,我們根本無法掌握,心裏實在沒底,還請警方幫忙……”2月初,蘇州市公安局園區分局陽澄湖半島派出所民警摸底企業復工需求時,看到一家企業負責人在警企聯繫群發的這條信息,立即上門對接。
為及時掌握企業動態,陽澄湖半島派出所浦田社區民警張華鋒創新方法,牽頭搭建了企業相關負責人參與的警企交流微信群,一方面及時掌握企業復工動態情況,解決復工難題;一方面第一時間回應企業呼聲,幫助企業制定嚴密的疫情防控措施,盡最大努力助力企業復産。
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是全國“醫療器械特色之鄉”,是國家重點防疫物資生産基地。這裡口罩生産所需的原材料均從外省引入,生産好的口罩又需要快速運送到全國各地。
時間不等人,頭橋派出所牽頭組建了一支醫療器械産品鏈物流保障隊,主動協調交警部門,第一時間為醫療器械原料和産品運輸開闢綠色通道。
企業復工了,但原料進不來、産品出不去,這可難住了位於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産業園的江蘇新亞強硅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駐企民警王玉寶了解情況後,主動與相關單位聯繫幫辦,僅用一天時間就把企業及物流運輸車輛通行證全部辦理到位,解決了企業進材料、出貨的難題。
“按照邊排查邊進駐的方式,我們對全區梳理排查出的有復工意向、基本符合復工條件的企業,安排民警進駐,實行了‘一企一警’的駐點服務。”宿豫公安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飚介紹,按照摸排具體情況,分局制定“一企一策”幫扶措施,及時回應解決問題,幫助和指導企業制定復工方案和應急預案等。
復工復産,交通運輸是“動脈”。針對不斷增多的車流,南通公安協同衛健、交通等部門,堅持“疫情防控+服務保暢”雙管齊下,為企業復工復産所需的人流和物流提供優質的通行保障。
科技賦能精準力 數據服務效率高
“我們織造車間已經有190名員工陸續復工,其中60多名外地員工通過‘雲排隊’辦好了居住證。”常州黑牡丹紡織製造車間主任吳文新口中的“雲排隊”,是常州市公安局天寧分局青龍派出所推出的二維碼,目前已為轄區企業7000余名員工提供了身份證、居住證等“不見面”辦理服務。
在位於常州市武進區的勝威塑膠有限公司,派出所民警指導公司員工通過掃描“常州公安微警務”二維碼和手機漫遊地查詢,實現員工的安全“自我認證”。每一位員工的籍貫和前14天內是否涉疫,即刻清晰可見。
與此同時,在常州“健康碼”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常州市公安局積極主動將警務大數據與衛健委等部門相關數據進行對接,可自動分析比對生成“紅、黃、綠”三色之一的健康二維碼,為常州市民工作生活出行提供便利,也提高了企業管控效率。
“太方便了!從體溫檢測到信息登記審核,不到5秒就完成了。從根本上確保了進廠職工的安全,讓我們更加踏實、安心生産!”近日,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在48小時內研發上線“人車核採APP”,“硬核”助力企業復工復産。短短一天的時間內,僅海陵工業園區已有86家規上復工企業註冊使用,獲得企業認可點讚。
“為準確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在蘇人員情況和未在蘇人員的返蘇意願,全市共有100余萬人的龐大數據需要逐一核查,依靠人工撥打,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蘇州市公安局科信處處長李晶説,通過與相關企業合作,他們推出“疫情防控機器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自主呼叫、隨訪相關人員,及時掌握防控動態、即時提醒防控要點、快速記錄疫情信息,並自動生成結果分類報表,工作效率比較人工撥打有百倍以上的增長。
靠前服務、精準護航。在南京市新街口商圈,秦淮分局協調新百、中央商場的商業大屏滾動播放防疫宣傳提示等公告,並在商場出入口設置5個“疫情守望崗”,組建“企業復工服務隊”,配合商場對進出人員逐人測量體溫,提醒市民戴好口罩,並對不配合的市民進行教育勸解,全力維護商業正常秩序。
“深化智慧防控應用,夫子廟景區入口處依託‘寧歸來’平臺、‘夫子廟風光帶’微信小程式做好進出遊客信息採集、體溫檢測。景區內建設10隻智慧燈柱全天候播報疫情防範提示信息,全面築牢景區安全屏障。”夫子廟派出所所長錢序寧告訴新華日報記者。
法治護航增活力 平安穩定環境優
“這1900萬餘元錢款,是公司 300余名職工的待發工資和年後項目的啟動資金,關係整個公司的命運。在復工復産關鍵時刻,幫我解了燃眉之急。”2月26日,在接過南京警方交還的錢款後,受害企業負責人感動不已。
2月10日晚,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接到轄區某民營企業報警稱:公司賬戶1900萬餘元在春節期間被人轉走,公司復産面臨極大困難。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南京警方歷時11天,輾轉4000多公里追蹤抓捕,成功在貴州省貴陽市抓獲盜竊公司財物的犯罪嫌疑人詹某某,現場繳獲現金贓款1900萬餘元。
連日來,全省警方保持主動進攻的高壓態勢,堅決打擊利用疫情實施違法犯罪的不法分子,切實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産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次性醫用口罩15元一包,一包10個。3M口罩13元一個,數量不多了……”談好價錢後,共支付12800元,隨後又支付了2萬元定金,沒過多久,賣家又提出要收5萬元押金……近日,無錫惠山公安分局堰橋派出所快破一起價值3萬餘元的涉疫口罩詐騙案,嫌疑人霍某迫於壓力投案自首。該案也是該市首例判決的妨害疫情防控類案件。
截至目前,惠山公安分局累計發放宣傳資料5.5萬餘份、發送手機短信148.4萬餘條,處置涉企警情60余起。
2月17日,泰州姜堰區企業主馬先生報警,為給即將復工的員工配發口罩,其通過朋友圈請人代購,被騙41萬元貨款。姜堰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通過技術手段,迅速鎖定身處泰國的嫌疑人伍某。迫於公安機關的震懾,伍某承認了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並歸還了全部贓款。目前,此案仍在進一步偵辦之中。
一手抓落實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務復工復産,警企攜手,共同抗“疫”。冬天總會過去,春天就要來臨。(新華日報 作者 林元沁 蘇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