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蹄疾步穩推進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 節能降耗,管理和市場雙向發力
無錫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與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在該市市民中心開展合同能源管理,一年下來,僅用電就節省400萬千瓦時,在不需要財政資金投入的情況下,實現市民中心整體能耗下降、用能支出下降、管理效率提升的多贏格局。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節能降耗仍需持續發力,尤其公共機構要作好表率、當好示範。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精準把握節能工作新形勢,省機關事務管理局以合同能源管理為抓手,堅持發揮好黨政機關作用與充分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相結合,以市場化機制推動公共機構節能降耗,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為“十四五”節能工作開好頭、起好步。
試點示範,精準施策縱深推進
經過多年持續推進,江蘇省公共機構能耗逐年下降,在低基數上挖掘新潛力,迫切需要請專業團隊深度問診把脈。與此同時,財政連續多年壓減一般性支出,黨政機關過“緊日子”成為常態,需要更多借助市場力量深化節能改造。江蘇省把合同能源管理試點納入公共機構節能年度計劃,增加在全省公共機構節能示範單位創建標準中的權重。
從鄉鎮街道到省直機關,從中小學到高等院校,從基層衛生院到三甲醫院,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紮根每個行業、每個領域。從節能燈具改造到節水器具更換,從應用太陽能光熱到建設光伏電站,從單一項目改造到能源總包綜合服務,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截至目前,全省公共機構已累計實施300多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眼下,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有三個路徑:能源費用託管型、節能效益分享型、節能量保證型。隨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應用,節能管理正從單體管理、單位管理轉向集約化、專業化、社會化管理,讓技術要求更高、服務類型多樣的能源費用託管型有了更廣闊應用空間。
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採取全院能源託管,改造項目涉及空調、機房、水泵、照明、監控平臺等,每年合同金額1500萬元,可節約能源支出約10%。無錫市濱湖區山水城科教園選用“中央空調系統節能改造+全託管型EMC”方案,年節省能源支出200余萬元。
僅2019年,全省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就引入社會資金2.87億元,形成6937.2噸標煤節能能力,撬動效應、節能效果都很顯著。
問題導向,完善制度破解難題
試點時,基層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會同省有關部門及時研究解決,為合同能源管理順利推進提供制度保障。
體量小、節能率低的項目如何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部分地區按照“建築面積、節能率大小搭配和基本平衡”原則,將多家公共機構集中統一組織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同時,聘請第三方專業節能服務公司現場診斷,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節能改造方案,優化前期診斷、中期招標、後期運維及節能量核算的完整工作流程。
部分建設年代久、設備老化嚴重,前期投入大、回本週期長,如何順利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南京市秦淮區實事求是探索“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公共機構先使用財政資金改造空調、鍋爐等部分老舊設備,再採用合同能源管理對照明系統和暖通系統智慧控制、熱水系統智慧控制、能源管理系統等進行綜合性改造,提高節能公司積極性,最大程度用好市場化機制。
無錫市、鎮江市、連雲港市、常州市行政中心以及南京新城大廈等一批大型集中辦公區,陸續實施託管型合同能源管理,建築體量、能耗總量、能源管理合同額以及節能量都非常大,開創了大型集中辦公區公共機構能源管理新模式,能效管理水準位居全國前列。
集成創新,積累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啟動合同能源管理示範區創建以來,南京市秦淮區、徐州市賈汪區、無錫市濱湖區、鹽城市大豐區積極參與,我省申報數佔到全國申報總數的1/5。4個示範區狠抓集成創新,實施19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引入社會資金2320萬元,積累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南京市秦淮區難易搭配、多類結合,篩選出總建築面積為14.6萬平方米的7棟建築開展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總投資632.41萬元,節能率可達15.63%,年節省能源支出81.26萬元。
徐州市賈汪區突出重點、以點帶面,以區行政中心為龍頭,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35個,總投資約2000萬元對空調採暖系統、照明系統、自控系統、微電網系統及凈水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年節能率為20%。
無錫市濱湖區精選試點、分批實施,在區委黨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實施能源託管型合同能源管理;在區行政中心建設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80萬千瓦時,年節約標準煤194.9噸。
鹽城市大豐區示範引領、推廣應用,成立區合同能源管理領導小組,在全區各類公共機構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總投資430萬元的區行政中心光伏新能源車棚及配套充電樁項目投入使用,將向鄉鎮和其他機關單位推廣;總投資400多萬元豐華大廈中央空調熱源冷卻塔系統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正在論證實施。
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十四五”全省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規劃,將加大合同能源管理推廣應用力度,形成“投入合理、收益穩定、持續發展、各方參與”的江蘇模式。(新華日報 記者 黃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