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織就“天羅地網”“南京網格”顯身手

2020-03-09 14:48:43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程茜    

  原標題:防控第一防線 監控第一平臺 織就“天羅地網”,“南京網格”顯身手

(要聞 三吳大地南京 移動版)織就“天羅地網”“南京網格”顯身手

(要聞 三吳大地南京 移動版)織就“天羅地網”“南京網格”顯身手

(要聞 三吳大地南京 移動版)織就“天羅地網”“南京網格”顯身手

(要聞 三吳大地南京 移動版)織就“天羅地網”“南京網格”顯身手

月安社區網格員在社區巡查。新華日報 記者 邵丹 攝

  疫情防控,在這非常時期,城市運轉機制的末梢,其重要性尤為凸顯。南京1.2萬個網格,3萬餘名專職兼職網格員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和肯定。

  大年三十全市大排查,城市進入“戰時”狀態,十萬火急,網格員和其他基層一線工作者衝在風險最前沿;在人心最恐慌,工作最吃勁的艱難時期,廣大網格員入戶排查,堅守哨卡,服務隔離潛在感染源,成為防控中堅力量;面對城市按下重啟鍵,面對復工復産,人員大量返寧的嚴峻挑戰,依靠“數據科技”支撐,發揮“網格+”優勢,網格員活躍在城市復蘇的各條戰線。

  摸排150余萬戶450余萬人,9038處卡口執勤,協助化解疫情相關矛盾糾紛3萬餘起,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服務70萬餘人次……南京網格員用實際行動和艱辛付出勇挑重擔。

  用辛苦指數勝任戰時角色

  敲腫的手指節,嘶啞的聲音,酸脹的雙腿,繃緊的神經……這是南京網格員群體的現實寫照。

  “網格員,真辛苦!”從居民到各級領導,發出由衷感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城市網格化管理大顯身手,城市網格員隊伍成為抗疫生力軍。

  在雨花臺區板橋街道,孫家社區一名精神病患者夜裏翻墻跑出去,失去蹤影,街道于午夜12點啟動應急方案,司法所、派出所、社區發動網格員、志願者立即展開拉網式尋找,終於在次日淩晨6:00將其找到,並將其送至雨花醫院進行體溫測量、抽血化驗、CT檢查,經診斷發現該人員肺部有病變,疑似肺結核,便立即將其送往胸科醫院進一步檢查。經過拍片,確診為支氣管炎。忙了一天,孫家社區的工作人員、網格員護送,將病人送至南京市腦科醫院,收治住院。輾轉27個小時,3家醫院,跑了大半個南京城,這場驚心動魄的防疫戰終於順利落下帷幕。

  這只是網格員工作場景的一幕。

  早上5點不到,到菜場巡查,到販賣活禽的攤位勸説攤主不要出售活禽,勸導居民疫情期間不要購買活禽;上午,做好防護措施,隨醫護人員前往重點隔離人員家中測量體溫;有居民發熱,第一時間聯繫定點發熱門診做好相關準備,義無反顧開著自己的私家車送發熱居民前往江蘇省人民醫院浦口分院作進一步的檢查。浦口區永寧街道侯衝社區第七網格網格員薛光明回想抗疫最難時,經常連續工作二十多個小時不眠不休,辛苦且危險,他卻感到欣慰,因為全身心投入,對得起網格員這份工作。

  江北新區長蘆街道濱江村1號網格員李承超,過去四十多天,像是與新冠肺炎疫情展開一場馬拉松長跑,每天不敢鬆口氣,宣傳、摸排、勸導、消殺,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事。有天夜裏,結束一天的工作,他騎上電瓶車,帶上幾隻口罩,就往村裏跑。他突然想起村裏有位老人,子女在外沒有回家,他擔心老人沒有備足食物,生活出狀況。看到老人好好的,李承超才放下心,送上口罩和預防新冠肺炎宣傳單,反復叮囑老人不能大意要做好防護。老人極為感動,他實在沒想到在這非常時期這麼晚還會有人找上門噓寒問暖。

  建“紅色網格”凝聚各方力量

  這場防疫戰,處處可見黨旗飄。

  南京1.2萬個網格全面加強“紅色網格”建設,建立4747個網格黨支部、6935個網格黨小組。通過“紅色網格”,迅速啟動戰時組織動員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每個網格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棲霞區每個小區大門口都值守著一支專門工作小組,這個小組每隔8個小時就換一班人,“人換隊伍在”,做到24小時“在線”時刻守護著每個小區的大門,守護著小區居民的健康平安。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棲霞建立“一個網格全覆蓋、一個機制全管控、一支隊伍全響應、一個場所全集中、一個喇叭全動員”“五個一”工作機制。實行區街社區黨員幹部戰疫網格“包保制”,335個先鋒小組包片負責、保護群眾安康。

  通過二級網格、三級網格,將樓棟長、網格員、物業人員、居民志願者以及駐地單位有效組織起來,南京各社區(村)黨組織紛紛建立起“黨員巡邏隊”、“一家親”同心園、紅色物業服務隊等黨員領銜的黨群志願者隊伍,“紅色網格”成為一線抗疫的主要力量。

  成立戰“疫”臨時黨支部,統籌多方力量,各區守好“沒有圍墻”“沒有大門”的小區。

  玄武區新街口街道成賢街社區召集黨員志願者,為無物業小區珠江路273號小區成立“珠江路273號小區戰‘疫’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由小區樓棟支部書記、黨員、網格員、社工、企業、警察、醫生黨員、義工等組成。黨員們在黨旗下鄭重重溫入黨誓詞,向組織保證一定要做好小區防疫控疫。臨時黨支部每天上下午至少各安排兩名黨員在小區進行卡位登記、上門宣傳、小喇叭宣傳、測量體溫、知識宣講等義工服務。

  江北新區沿江街道京新社區13號網格員吳凡剛剛升級當爸爸,正在家中休陪産假,接到社區命令,立即投入到戰鬥一線。他聯合“紅色物業”,建立網格員與物業黨員無縫對接工作機制,實施“先鋒行動”,組建“先鋒巡查隊”。

  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街道各社區網格黨組織建立起以社區社工、黨員、網格員、物業人員、樓棟信息員、志願者為主要力量的群防群治隊伍,深入到大街小巷,每家每戶,彰顯“紅色網格”力量。

  以“紅色網格”為陣地,各路力量紛紛行動。號召居民戴口罩、少出門、勤洗手,做好“宣導員”;一日三次在網格中走訪,多次完成入戶大調查,做好“巡查員”;在小區出入口排查外來車輛,登記流動人員,當好“監督員”;每日定期對公共區域消毒和清洗,做好“勤務員”;為隔離人員送生活用品,做好“服務員”。

  憑大數據技術走向現代化防控

  “您好!請問您回溧水了嗎,住在哪?今天體溫正常嗎?”

  溧水區通過27個華為智慧機器人軟體,每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8點,不間斷自動撥打上年度登記的79556名流動人口電話,為基層排查提供精準信息。

  光靠網格員“腳底板”,“跑”不出安全的城市。身份信息研判、人員軌跡回溯、確診病例同行人員篩查,這些防疫核心工作都離不開大數據、智慧城市的支撐。

  網格員用大喇叭喊,加上無人機高空巡視,天上喊,讓宣傳、巡查佈滿城鄉各個角落。

  通過科技支撐、群防群治,南京實施“網格+”立體防控。以網格為基礎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推行“網格+部門”(市公安局、民政局、衛健委等17家部門參與)、“網格+企業”(各物業公司、園區、商場等市場力量參與)、“網格+志願者”(50萬平安志願者和樓棟長、熱心居民參與),實現政府、市場和社會合力戰“疫”。

  2019年以來南京實現“網格+警格”雙網融合,依託“社區治理一體化平臺”,南京率先在全省開發“健康登記”模組,打通網格員手持終端和公安機關大情報一體化實戰平臺,對各渠道推送到基層的摸排線索和要求統一扎口、規範標準、集中下發、綜合利用,減輕基層負擔。

  網格中心成為疫情監控第一平臺。南京已構建“四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市、區、街、社區形成四級視頻會議系統,網格員通過微網格、健康模組採集疫情信息,做到信息應採盡採,數據應核盡核,人員應走盡走。大數據信息直達基層,網格員按網格包片走訪、排查、核實、登記,對摸排中發現的新情況及時、規範地錄入到系統,形成“大數據研判、地毯式排查、全流程追溯,網格化防控”的現代化防控模式。

  在浦口區湯泉街道,有“天網”——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接入的260個高清監控探頭對轄區重要交通路口車輛進行24小時監管,發現人群聚集與外出活動等現象立即通知所屬網格並進行勸離;有“地網”——利用14個聯勤工作站和56個巡查網格, 累計排查走訪居民26137戶;有“數據網”——北斗智慧巡防管控系統開展網格化“巡更”與“巡夜”,對工廠、企業、工地、飯店等營業性場所進行網格監管。

  大數據已滲透進南京1.2萬個網格。讓大數據直達基層,南京走在前列。以大數據為導航,網格員走遍網格各個角落,嚴格落實“對照上級數據核對一遍、電話核查一遍、入戶走訪一遍、每日更新數據一遍”的要求,有的網格員每日巡查步數達到4萬步以上,被稱為“鐵腳板”。

  讓更多模組、更多業務部門數據進入“社區治理一體化平臺”,充分讓大數據服務一線、服務實戰,經此一“疫”,南京網格化治理前進的腳步邁得更大。(新華日報 記者 管鵬飛 顏 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