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江蘇文藝院團線上排練 雲上展演

2020-03-12 11:11:52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程茜    

  原標題:線上排練 網上“開箱” 雲上展演 江蘇文藝院團“復工記”

(輪播圖)江蘇文藝院團網上“開箱” 雲上展演

南京市越劇團《梅花新三弄》。

(輪播圖)江蘇文藝院團網上“開箱” 雲上展演

南京市越劇團《梅花新三弄》。

(輪播圖)江蘇文藝院團網上“開箱” 雲上展演

省昆劇院樂隊成員戴著口罩排練。

(輪播圖)江蘇文藝院團網上“開箱” 雲上展演

省京劇院《出征前夜》排練中。

(輪播圖)江蘇文藝院團網上“開箱” 雲上展演

戴著口罩的舞蹈演員練習現代舞基本功。

(輪播圖)江蘇文藝院團網上“開箱” 雲上展演

省歌舞劇院部分復工。

  春光正好,省內各文藝院團也陸續迎來復工的日子。量體溫、洗手、戴口罩、保持距離……特殊期間的復工排練,在確保安全防護的前提下正有條不紊地展開。此外,線上排練、網上“開箱”、雲上展演等多種創新形式,也為各院團疫期開工提供了新思路。抗疫、復工兩不誤,戰“疫”主題創作精品不斷,讓我們走進省內幾家文藝院團,看看按下“復工鍵”之後文藝人忙碌的身影。

  戴上口罩,間隔兩米 春天裏的別樣復工

  “俺也會瑟瑟兒愁搖懼漾,也有鬢白高堂,頻頻的喚加餐勸添裳,斥俺愚嗔俺狂,哪一日不為俺牽纏百回腸……恪醫德、救死扶傷,求索上下不辭艱,那誓命依依在耳詎能忘!”3月7日下午,位於南京應天大街的江蘇省演藝集團製作中心,在嚴格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石小梅領銜的省昆劇院三代崑曲人開始進棚錄製羅周最新創作的戰“疫”主題崑曲《眷江城》 【九轉貨郎兒】。

  為盡最大可能減少聚眾,演員最初都是各自在家練。進棚錄製這天,11位崑曲演員採用接力賽形式,“錯峰”進棚。江蘇省昆劇院副院長施夏明説,“疫情期間防控不能掉以輕心,前一天跟樂隊合練時,大家以梅花樁的形式分散在蘭苑劇場的舞臺上,演員們則分散坐在觀眾席裏。”

  由於蘭苑劇場暫時不能開放,省昆決定將這個套曲通過MV形式進行線上播放。同時,新華日報記者從省昆了解到,一齣講述抗“疫”故事的崑曲舞臺作品也在緊鑼密鼓創作中,待疫情結束後便能與戲迷們見面。

  拉筋、踢腿、飛腳……3月10日上午,新華日報記者來到位於南京小火瓦巷的江蘇省歌舞劇院的排練廳內,舞蹈演員們正在編導邱晟珂的帶領下進行現代舞基本功訓練。

  每天兩小時練功,是職業舞蹈演員的必修課。復工第一天,演員們戴著口罩練習,呼吸還是受到影響,為此邱晟珂特意縮短了訓練時間,減小了動作難度,第一天以恢復性練習為主。特殊時期,35人的舞蹈團,分成兩組,輪流練習。

  舞劇團恢復舞蹈訓練,歌劇團復排歌劇《運之河》,飛揚樂團復排國風音樂會《聽·見運河》……江蘇省演藝集團歌舞劇院院長張曉蘇透露,目前,只有部分演員復工,包括戰“疫”舞蹈的創作目前更多還是“雲創作”方式。

  “願湖北,願武漢,早轉安康……”同一時間,在另一個排練廳裏,江蘇省京劇院的演員們正戴著口罩創排戰“疫”京劇《出征前夜》,這是一部向白衣戰士致敬的原創現代京劇,根據鼓樓醫院護士任文靜、林玉博情侶共上一線抗疫,無錫市人民醫院臨研中心醫護人員一家11人共同奮戰一線等真實事跡改編而成。

  為創排《出征前夜》,京劇團的部分演員3月4日起就提前復工。新華日報記者探班當天,正在排演的是第三場《托母》。量體溫、洗手,一到排練廳,六位演員像往常一樣對著臺詞,不同的是,這次他們是戴著口罩表演。四張排練桌間隔一定距離擺放著,儘管空氣中充斥著消毒水的味道,但每隔兩個小時,排練廳還是要再次消毒。

  曾在《向農》中擔任主演的張坤,此次在《托母》中扮演即將奔赴一線的醫生賈許。還沒結束的疫情給創排這臺新戲帶來了不少挑戰,時間緊、任務重,張坤除了演出外還第一次做起了唱腔設計,熬到淩晨3點多,才把唱段小樣搞定,一早他又出現在排練廳。在特邀擔任該劇總導演的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文華獎得主郝光看來,京劇有身段,有唱腔,表現形式多樣化,非常適合用來展現抗疫的中國故事。江蘇省京劇院院長駱朗告訴記者,除《出征前夜》主創外,其他京劇演員雖然目前尚未正式復工,但他們每天在家吊嗓子、練腿,疫情一結束,他們就可以第一時間重回舞臺。

  作為江蘇唯一的專業芭蕾舞團,蘇州芭蕾舞團目前已恢復了日常訓練。在經過一系列的防疫消毒步驟後,舞者們依次進入了訓練場。伴隨著悠揚的鋼琴聲響起,演員們相隔超過2米,不停地做著擦地和下蹲等基本功訓練,而與往常有所不同的是,大家都戴著口罩完成這些動作。

  “我們很早就復工了,現在是分批次進入舞蹈房進行訓練。芭蕾舞演員如果幾天不練,肌肉就會變硬,整體柔韌度與力量感都會退步。跳芭蕾體力消耗很大,戴著口罩練功,呼吸會有點急促,但大家都克服了種種困難在堅持。”蘇芭宣傳負責人謝黎雯説道。

  網上“開箱”,線上排練 院團復工創意十足

  “今天,是我們復工第一天,‘久別重逢’後,讓我們赴一場錫劇的‘約會’如何?”一週前,江蘇省錫劇團在公眾號“錫劇”上開啟網友留言點播錫劇活動,《珍珠塔》選段“後園會”率先入選進行了“雲播出”。

  實際上,“雲復工”的日子並不是剛剛開始,在疫情發生之後,原本處於春節休息期間的省內各文藝院團,不少放棄了休息,全體動員起來,為戰“疫”用各種形式加油助力。

  自從疫情開始後,江蘇省昆劇院就一直在線上陪伴每一位戲迷和觀眾,度過宅家的日子。1月29日至2月1日,省昆攜手石小梅崑曲工作室推出了四場“雲看戲”,來自全世界39個國家和地區的2221位崑曲愛好者,在雲端觀看精彩崑曲演出。同時,主辦方代表所有觀眾將“雲看戲”四場門票共計3.7萬元收入,匯入武漢協和醫院指定賬戶,捐贈並致敬一線醫護人員。

  2月15日原本是省昆庚子年蘭苑開箱演出的日子,因為疫情,自2004年來一直延續的蘭苑周周演不得不暫停。於是,省昆創意推出網上“開箱”, 40多場精彩的蘭苑崑曲個人專場演出,每天19:15在線播放。等40多場“壓箱底”演出放完以後,昆劇院最近策劃的公益“崑曲課堂”即將上線,大家將會在課堂上看到遲淩雲老師給大家講工尺譜、龔隱雷和錢振榮老師給大家演示拍唱、花臉演員給觀眾講臉譜、施夏明給大家講小生的身段、粧發、水袖。

  春雨過後,滿地落紅,南京梅花山的梅花開得更艷了。在朵朵紅梅的掩映中,“賈母”帶著“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戴著口罩來遊園了。“疫情期間,不宜扎堆遊玩,讓我們帶姐妹們‘雲賞梅’。”時尚的“賈寶玉”拿出自拍桿和手機,當起了網絡主播——近日,這段由中山陵園管理局、南京市演藝集團聯合推出的創意短片《梅花新三弄》走紅網絡,也展現出南京市越劇團與眾不同的復工狀態。

  “沒有別的空間比園林更能夠承載越劇之美了。離開慣常的鏡框式舞臺,你將置身於和賈寶玉、林黛玉共同呼吸的氣場。”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楊慶錦稱《梅花新三弄》是一次“夢幻之旅”,打破了原來劇院式的觀演模式,觀眾不再坐著看戲,而是跟隨鏡頭在梅花山不同的場景中行走。

  南京市京劇團與北京京劇院李卓群工作室合作的京劇《光緒之死》,原定於4月初在南京首演,可以説排練時間非常緊張。但疫情突發,給多位演職人員的返程帶來諸多不便。有一次,劇組在微信群裏聊著服裝和舞美方案時,又談到了劇本的細節,因為感覺越聊越順暢,南京市京劇團團長王玨乾脆提出,“如果不方便見面排練,那大家就在線上排練吧。”

  《光緒之死》劇組如今共有兩個微信群,大群裏是全體演職人員用於大聯排和信息發佈,還有一個演員的小群叫作“光緒雲坐排”。現階段主要是在小群裏進行排練,每天下午兩點到四五點大家開始“雲坐排”。主要演員們一般是各自在私信裏對好詞,再到雲坐排的群裏和大家一起對臺詞,導演會在群裏逐字逐句地進行指導,鼓師參與記錄。導演李卓群説,雖然因為疫情原因,導演和一些演員都還沒有見過面,但通過“雲坐排”,大家已漸漸熟悉起來,“這種排練方式也挺好的,你能準確感知到大家的感覺,小到呼吸、大到語氣都非常清晰。”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的團員來自包括中國香港和台灣在內的國內36個城市,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受疫情影響,團員們目前無法進行集中排練,而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目前仍被“困”在澳門,看著假期一再延長,彭家鵬有些坐不住了,“有一句俗語,叫做‘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這麼長時間如果荒廢在家不練琴,實在是太可惜了!”彭佳鵬找到了樂團負責人,專門研究制定了“居家練琴、線上指導”的工作方案,確保做到“停工不停練”,也就是讓演奏員們在家裏練琴,彭家鵬藝術總監與朱昌耀藝術指導通過網絡線上指導排練。樂團成員在各自家中通過“雲合奏”的方式,于2月28日、3月10日先後推出了兩場大型網絡音樂會。

  搶抓時間,創新理念 “雲演出”或撬動行業新改變

  全國戰“疫”,讓原本熱鬧的演藝市場按下了暫停鍵,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不完全統計,2020年1-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但是,文藝演出行業並沒有停下腳步,各院團在疫情期間積極謀劃、調整創新,也為接下來文藝演出正式恢復之後做著準備。

  一年之計在於春。無錫市歌舞劇院上半年的演出計劃正有條不紊地籌劃與推動。3月9日上午,偌大的排練廳裏,舞蹈演員們身著舞蹈服,戴著口罩,專心致志地練習著劈叉等舞蹈動作。“這是我們復工第一天。”副院長厲以俐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原本2020年2月該院將去美國洛杉磯進行演出,因疫情無法成行。“第二屆江蘇運博會2020年要在無錫舉行,我們不僅承擔了開幕式的活動,還要承擔運河沿岸的巡演,並且我們還策劃了一台獨立的原創舞劇,暫定名為《運河泱泱》。”

  “舞劇一向是我們歌舞劇院的主要力量,舞蹈的訓練方式也比較特殊,需要集中訓練。所以舞蹈隊在做好防護消毒的基礎上,已經開始集中訓練。”厲以俐介紹,現在為運博會而準備的原創舞劇,包括舞美、服裝設計、音樂等都已經基本定稿,下周開始進排練廳,正式進入創排期。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事實上也正在影響著演出行業的方方面面,從劇目創排到演出、消費等各個環節,都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積累了新的經驗、有了新的感觸。

  江蘇大劇院取消了1-3月份的所有演出,沒有了來來往往的觀眾,劇院裏顯得異常冷清,但同時,線上的文化服務卻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聯合江蘇有線打造了“愛藝在線”平臺之後,江蘇大劇院·雲劇場也正式上線。市民通過電視機頂盒點播功能或者打開咪咕視頻,便可欣賞到江蘇大劇院歷年來的精彩演出視頻,不僅有《解放·1949》《iSING!CHINA 地久天長——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音樂會》等弘揚中華文化、傳播正能量的音樂作品,還有《殷承宗鋼琴協奏曲音樂會》《柏林愛樂弦樂五重奏音樂會》等音樂會。在雲劇場裏,除了經典演齣劇目之外,還集納了名家講堂、地方戲掠影、精彩回顧、經典薈萃等多個系列。

  在劇院方看來,劇院暫停演出並不意味著歇業,整個劇院實際上一直處於工作狀態。“劇場的設備設施需要維護,也有安全方面的日常巡視。同時,演出取消帶來了一系列的退票問題,幾輪退票全部通過線上進行。”江蘇大劇院總經理廖屹説道。

  “雲劇場的模式打破了空間的距離,讓不能親臨現場的朋友們也能同步欣賞到高水準的精彩演出,最大力度地惠及更多觀眾。而對於一些相對冷門的小眾戲曲來説,線上更為廣泛的傳播、推廣和普及,將促進其自身的發展,拓展了傳統戲曲的影響力。”廖屹告訴記者,“今後,江蘇大劇院將積極爭取經典演出的版權,讓廣大觀眾在線上欣賞到更多優質演出。未來,我們還將基於雲劇場的平臺,開發VR現場直播等新型觀演模式,讓搭載著互聯網翅膀的線下演出,進入更多市民的生活。”

  以精品劇目創作為抓手,未來的文藝演出或許將有更多的呈現模式,為整個演出行業帶來一次更深層次的變革。江蘇省錫劇團旗下的江南影業今年將首次拍攝4K歌劇電影《鑒真東渡》《運之河》,目前劇組籌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省錫劇團團長周東亮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錫劇團原本春節將在夫子廟景區開展的實景演出,將有望在疫情結束之後恢復。

  “當疫情過去,如何最大程度地讓線下和線上渠道相互作用,打通線上線下的演出産業鏈,是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廖屹表示。

  新華日報 記者 陳 潔 高利平 王 慧 顧星欣

  配圖 毛勁松 高利平 邵 丹 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