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空中搭“連廊”,開啟裝配式建橋新模式 國內首批裝配式公路橋梁項目312國道建設按下“快進鍵”


數百個橋梁構件在預製區整齊排列,4個千余平方米的預製車間內機器轟鳴,國內首個節段重達300噸以上的公路蓋梁進入預製階段,施工人員正緊張有序地投入復工……作為國內首批裝配式公路橋梁項目、江蘇省重大交通工程和重點民生工程,由中建安裝南京公司承建的312國道繞越高速公路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SG5標段正按下“快進鍵”,全面進入復工狀態,為推動經濟一體化、加速城鎮化建設貢獻中建安裝力量。
空中建“連廊”通行更快速
南京312國道改擴建工程東起南京繞越高速公路棲霞互通,止于仙隱北路交叉處,全長約7.3公里。中建安裝承建的SG5標段為橋梁段,合同額8.76億元,在原有道路上方架起一座由312國道主線高架橋、仙境路互通匝道橋和仙新路樞紐匝道橋連接成的近5公里“快速走廊”。
312國道車流量大,道路紅綠燈多,交通擁堵現象較嚴重,通過增設高架橋,將原來的雙向6車道一級公路分流為上下雙向12車道,較大程度緩解交通壓力,建成後從仙林至龍潭港車程將縮短至5分鐘。
裝配式“搭橋”創新建橋模式
以往橋梁工程雖也採用裝配式建造,但橋墩、蓋梁還是由現場澆築混凝土完成。312改擴建項目SG5標段作為江蘇省公路系統首個裝配式橋梁工程,地面以上施工部分也全部採用裝配式建造技術,有效規避常規現澆混凝土施工方法中存在的施工週期長、佔用場地大、污染大、安全管控難度大等問題,且在施工同時,仍能保留雙向4車道供市民通行,將橋梁建設對既有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
項目部耗時4個月,打造了一座15萬平方米的智慧化、機械化預製基地,橋墩、蓋梁和箱梁等構件在廠內批量預製,再運到施工現場像“疊積木”般進行吊裝,機械化程度高,不佔用施工場地,還減少了施工噪音和建築垃圾,現場施工工期相比以往也縮短30%左右。目前,該項目已具備復工生産能力,預計2020年年底橋梁主體結構完工。
作為江蘇省裝配式橋梁試點項目,312國道改擴建項目的裝配式建造模式和技術具有引領示範作用,中建安裝將總結經驗,形成省內裝配式橋梁的建造標準。
開啟復工“防護盾”按下生産“快進鍵”
排查、登記、測溫、消毒,施工人員經過嚴格“體檢”後,安全有序進入施工現場工作。2月20日,312國道改擴建項目成為江蘇省公路建設工程首批復工項目。復工前,項目部派專人核查所有復工人員活動軌跡,併為返崗員工安排包車直達、專車接站,到達指定地點後進行消毒、測溫與核酸檢測。項目實行封閉式管理,在專人監督下嚴格按照防疫流程進場,所有人員原則上不允許外出,基本生活需求由物業公司統一提供保障,目前,160余名員工已投入復工復産,3月中旬將全面恢復生産。
下好防疫“先手棋”,織密後勤“保障網”,吹響復工“衝鋒號”。疫情防控仍是重中之重,復工復産亦是當務之急,中建安裝正全力按下復工復産“快進鍵”。(新華日報 作者 吳洋 洪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