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簽約落地項目總投資將超500億元 江陰高新區爭當高品質發展“領跑者”
“春分”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3月20日,春分,無錫江陰國家高新區舉行“爭當踐行新發展理念示範者、爭當全市高品質發展領跑者”動員大會。江陰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陳興華在會上提出——聚焦高品質的産業建設、高效益的科技創新、高層次的改革開放、高水準的産城融合,打造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産業高地、科創高地和發展高地。
高新聯動,産業建設高品質
就在動員大會舉行的同時,高新區裏的中芯長電半導體,也在用實際行動誓師會戰。春節以來,這裡的國內首條12英寸先進銅微凸塊加工生産線一直滿負荷運營;二期的12英寸3D集成晶片項目,作為江蘇省2020年重大産業項目,持續快速推進中。紅火的勢頭讓企業負責人信心倍增:“預計一季度營收比去年增長2倍多。”
逆勢增長,顯示出江陰高新區非同一般的産業實力。背靠“製造業第一縣”江陰的強大後盾,高新區凸顯“高”“新”特質,以佔全市5%的土地,貢獻全市18%的GDP、18%的規上工業産值、19%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的進出口總額和55%的到位註冊外資。目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100%,一批重大項目簽約開工,預計今年簽約落地項目總投資將超500億元。
“百舸爭流”,強者勝。以項目攻堅為抓手,高新區做強主導産業、提升傳統産業、培育新興産業、研究未來産業、發展現代服務業,到2022年,將打造成為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産業高地。
動能轉換,科技創新高效益
3月16日,新一屆江蘇省科學技術獎揭曉。由江陰興澄特鋼牽頭、參與完成的兩個項目榮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作為國內生産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最優、效益最好的特鋼生産企業,2020年前兩個月,興澄特鋼沒有丟失一筆訂單,成為國內唯一實現銷售正增長的鋼鐵企業。“如果産業是高新區的骨骼、支撐力,創新就是高新區的血液、催化劑。沒有支撐力,就沒有話語權;沒有催化劑,就沒有影響力。”江陰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趙志軍介紹,作為國家級的創新地標,江陰高新區近年來累計建成各類創新創業載體150萬平方米,擁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工作站等各級各類創新平臺200多家。先後引進7位諾獎得主建成6個産業研究院,形成令人矚目的“諾獎現象”。
實現高效益的科技創新,江陰高新區以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總領,啟動創新企業倍增、創新載體升級、一流人才集聚、創新生態優化“四大工程”,向創新驅動示範區發起衝刺。
攻堅突圍,改革開放高層次
啟動實施東京、首爾駐點招商,實現到賬外資4年累計超20億美元,推動天江藥業創成省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翻開高新區今年的“開放任務書”,提檔升級成為關鍵詞。江陰高新區招商局負責人介紹,“如果把高新區比作一列高速列車,那麼産業就是主軸,項目就是引擎,營商環境就是功能底盤。”
聚焦改革開放高層次,高新區將聚力打造體制機制“試驗田”、對外開放“主陣地”和營商環境“強磁場”。到2022年,全區新招引外商投資項目50個以上,新批協議註冊外資20億美元以上,外資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家,進出口總額年均增幅8%以上,推動高新區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流光溢彩。
宜居宜業,産城融合高水準
3月10日,一場閒置土地整治會議,吹響江陰高新區新一輪生態環境治理的決戰號角。
起步即衝刺,開局即決勝。去年,江陰高新區關停“三高兩低”“散亂污”企業76家,完成沿江4個碼頭整治任務。全年減排COD972噸、氨氮115噸、氮氧化物904噸、二氧化硫681噸。
圍繞産、城、人三者關係,高新區加快構建産城融合發展的空間結構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和生態環境體系,一個宜居宜業宜商的産業之城、科技之城、現代之城初現芳容。
更令江陰高新區人自豪的是,一個規劃佔地1000畝的蟠龍山公園開工建設,彌補了高新區“零公園”的遺憾。市民李艷玲對此滿懷期待:“園在綠中,綠在景中,景在城中,人在畫中,這樣的家園,該多美!”(新華日報 通訊員 陳海葉 記者 馬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