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這是一個年輕的生命,這是一個奉獻的生命,這是一個了解他的人都會感到惋惜的生命——2020年3月24日淩晨,年僅40歲的共産黨員楊步華在連雲港灌雲縣東王集鎮伊東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組副組長的崗位上,在抗疫鬥爭即將迎來曙光的時候,突發疾病倒下了,永遠地離開了他的親人和同事,生命指針永遠定格在這個沉重的春天裏。
東王集鎮伊東村是灌雲縣城東城區的“城中村”,距穿城而過的鹽河1公里,這裡就是村黨支部副書記楊步華的老家。
“我是黨員,我先上!”
1980年2月,楊步華出生於伊東村上興莊2組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2007年,他經組織考察、群眾推薦擔任村幹部,200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2013年擔任村委會主任,2019年村支書、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改革後轉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在村幹部崗位上一幹就是13年。

楊步華(右)走訪慰問病災戶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地處灌雲縣城東大門的伊東村是全鎮乃至全縣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區域。1月27日上午,東王集鎮黨委、政府積極貫徹中央、省、市、縣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在主要道口開始設置防控卡點,對過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登記排查。

楊步華(右二)率領黨員、預備役人員出征“疫”線
“步華啊,村裏人手少,值班黨員幹部、民兵全部上,帶班看來只能咱倆跳‘二人轉’了。”在傳達鎮防疫工作部署時,村黨支部書記唐佃軍徵求楊步華的意見。“沒説的,就這麼定了,白班咱倆參加值班,夜班一人一個輪流。”楊步華就這樣接下了防疫值班任務。按照分工,他被任命為伊東村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守住村民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按照工作要求,防疫卡點值班人員要認真落實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控措施,每天要對所有進出伊東村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實名登記、人員勸阻、行蹤監測和統計匯總,每天的情況還要及時上報鎮防疫指揮部,同時,還要通過廣播、微信、短信息等形式教育引導居民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的習慣。

楊步華(左二)前往群眾家裏走訪

楊步華(中)進行安全檢查

楊步華(中)在村中巡防
“伊東村原來的防控卡點在老化肥廠東50米路口,由於區位的重要性,2月10日,鎮黨委、政府研究後,決定將伊東卡點西移至伊山鎮和東王集鎮交界處的友好超市門前,這也加大了防控工作壓力。”負責掛鉤伊東村的鎮政法委員王慶華回憶道,西移卡點那天正好是楊步華值班,加上前一晚的夜班,明顯看出他顯得疲憊,但是他毫無怨言,還笑著説:“這説明鎮黨委政府對我們是信任的。”
3月中旬,防控工作轉向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兩手抓”上,伊東村有多家企業落戶,復工前的消防安全、疫情防控檢查樣樣都需要上門落實,楊步華又忙得連軸轉。
“他就是這麼個人!”
3月23日,灌雲縣作出了撤掉鄉鎮卡點的要求,當天上午,伊東村防疫卡點拆除。卡點撤了,防疫工作還面臨著企業、東城區的重點工程大面積復工復産和外防輸入的形勢,楊步華緊接著謀劃下一步的工作。3月23日22時,已經在家躺下休息的他突感腹部劇痛,並在家人陪同下趕往縣醫院急診,醫生建議轉至ICU。進入重症監護室不久,楊步華就陷入昏迷,經過六個多小時的搶救,再也沒有醒過來。
“他用自己的執著和忙碌,書寫著一名共産黨員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東王集鎮黨委書記湯景棟説,他就是這麼個人,為人忠厚,待人熱忱,作風紮實,遇到難事、險事,總是衝在前打頭陣。
提起楊步華,鎮村熟悉他的同事們都説:“他太辛苦了,從設置防疫卡點到現在,在家休息的時候很少,即使不是他值班,也守在村部。疫情當前,他總説容不得半點含糊。”
如今,戰“疫”仍在繼續,與他共同奮戰過的同志們依然還在堅守。川流不息的鹽河水,已然迎來了又一個桃紅柳綠的春天,明媚春光裏的伊東村,疫情防控仍然毫不放鬆,復工復産也在有序進行。(文/圖 范偉 夏興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