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山森林動物園救護中心放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城市猛禽紅隼“回家記”

紅隼回歸自然。 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華 攝

“3、2、1,回家了!”4月25日上午,數十名動物保護者齊聚紅山森林動物園,一起見證這裡救助的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放歸,護送它擁抱藍天,重回野外的家。
這只紅隼是一隻成年雄性,體型雄壯,眼睛下面有一條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紋,看上去精神抖擻、威風凜凜。在放歸紅隼之前,救護人員為它進行了最後的體檢,確認其情況穩定,具備放歸條件和野外生活的能力。飼養員把它放進一隻特製的便攜箱裏,帶到園內猴山一片青翠的草地上,然後打開箱子。只見這只紅隼撲騰了兩下翅膀後,迅速飛上了天空。“紅隼是一種城市裏比較常見,也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在城市繁殖的小型猛禽,善於在高空瞄準、捕捉地面的獵物。”飼養員陳月龍説。
這只紅隼是2020年3月10日誤飛到南京市一家公司的,身上還帶著傷。熱心市民通過警務站,把它送到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獸醫和救護人員給它進行了體檢,發現其身體狀況整體不錯,只是有兩根尾羽對稱性缺失。調養了一段時間後,救護人員觀察到它缺失的尾羽已經長出,飛行正常,具備了回歸野外的能力。”陳月龍説。
“近年來,公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全民救護成為新風尚。”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相負責人説,2019年,由市民及公安救護送至本中心隔離飼養動物共有287隻,同比上漲5.90%。2020年,救護中心已救助了293隻鳥兒,都是江蘇省重點保護鳥類。
隨著全社會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不少市民驚喜地發現,綠樹更多了,湖水更清了,一些難得一見的鳥兒和野生動物,又回到了我們的身邊。江蘇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教授魯長虎介紹,目前江蘇記錄在冊的鳥類已超450種,佔全國鳥類種數的近1/3。“近5年,省內觀察到的鳥類種數增加超過10種。”魯長虎説,比如被稱為“鳥中熊貓”的震旦鴉雀,曾因蘆葦蕩棲息地的減少而變少,如今又因濕地保護逐漸增多。在剛剛落幕的南京城市觀鳥大賽上,鵲鷂、半蹼鷸也首次被記錄進南京鳥類“族譜”。(南報融媒體記者 李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