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升級多項保障政策解決突出民生問題 兜底全面小康,為高品質發展增溫
4月29日在南京召開的全省民政工作會議,部署多項關乎解決突出民生問題的舉措,鎖定低保、養老、困境兒童保護、社會治理創新等,再推一批民生改善新政,為全面小康兜底,為高品質發展增溫。
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救助
省民政廳廳長呂德明表示,為高水準全面小康牢牢兜底,是當前擺在民政部門面前最緊迫的任務之一。針對邊緣群體存在社會救助“漏底”風險問題,江蘇將在穩定支出水準的基礎上同步提升低保標準,7月起,全省將按照不低於5%的增長率提標,緊扣脫貧攻堅,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救助。
“宿遷仍然是全省貧困面最廣、困難人口最多的地區。”宿遷市民政局局長倪成城介紹,宿遷將常態化做好線上數據比對和線下入戶排查,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社會救助體系,探索救助審評權限適度下放,讓救助更快速。
全省將以設區市為單位,全面實現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全面落實“單人保”政策,推行低保漸退緩退、就業成本抵扣辦法,促進困難群眾穩定就業穩定脫貧;及時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
同時,各地還將推廣建立縣級社會救助中心,整合民政、教育、人社、殘聯等項目,依靠大數據實現“智慧救助”,通過“線上只上一張網、線下只進一扇門”,為困難群眾提供系統幫扶。
為提高救助精準度,全省在冊低保對象將接受新一輪全量信息核對。解決相對貧困問題也被提上議事日程,江蘇省將探索特困供養人員、低保對象、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貧困家庭等認定辦法,建立統籌銜接、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
先解決“跳一跳夠得到”的民生問題
如何重點為“一老一小”以及廣大社區居民提供高品質社會服務?全省民政系統將緊扣群眾需求,深入排查存在的問題,逐項制定解決方案,撬動各方力量,用一年左右的時間,解決“跳一跳就夠得到”的問題,用3年-5年攻堅解決深層次問題。
“無錫人口老齡化率達26.49%,構建高品質現代化養老服務體系是2020年的重點任務。”無錫市民政局工作人員葛恒顯介紹,該市年底前將實現所有街鎮日間照料中心和區域性助殘中心全覆蓋,並探索設置“家庭照護床位”。
全省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也將得到多元回應。根據部署,全省2020年要為3萬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在街道建設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服務指導等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設施。所有設區市護理型養老床位佔比不低於55%。全年培訓養老護理員4.5萬名。
江蘇省計劃3年新建擁有200-500張床位的養老機構50家左右,新增2萬張護理型床位;新增嵌入式養老機構床位2萬張;新增2萬張家庭照護床位,解決失能失智老人的居家養老需求。全省養老床位總數要達千名戶籍老人擁有40張床位的目標。針對農村養老服務短板,今後3年將力推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每個中心服務3個鄉鎮。
兜底保障困境兒童,2020年也有新部署。鹽城市鹽都區民政局工作人員祁亞洲介紹,該區要把“一老一小”全部納入區智慧民政服務平臺,引進專業社工為困境兒童提供“臨時照護”。針對全省2萬名重病重殘困境兒童未享受定期生活補助的問題,省民政廳將按照不低於社會散居孤兒標準的50%發放定期生活補助。全年將新建200個兒童“關愛之家”。
當前,鄉鎮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尚未實現全覆蓋,省民政廳將督促53個尚未建成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的鄉鎮、涉農街道,在2020年全部完成設施建設。
為“中國之治”培育多元共治力量
疫情期間,全省對3萬多家民政服務機構進行拉網排查,2000多家養老和福利機構全面封閉管理,基層護理員和社工用兩個多月的堅守換來機構“零感染”。
“疫情全方位考驗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民政系統必須主動融入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培育多元共治力量,創新鎮街、村居治理模式,提升民政隊伍治理能力,才能推進‘中國之治’江蘇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呂德明表示,民政系統將凝聚多元合力,建設高品質社會力量參與體系。
據統計,全省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2019年共籌集7.08億元,啟動脫貧攻堅慈善項目272個。2020年,各地將建設一批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基地,重點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為初創期的社會組織提供支持。購買服務、公益創投、資源對接等多種方式將被綜合運用,讓社會力量在脫貧攻堅、民生保障、社會治理、行業管理等領域發揮作用。
城鄉社區協商和“微自治”,是社會治理創新的助推器。南京市玄武區民政局工作人員汪風華介紹,該區將建成一個不少於200萬元的社區基金會,推動社區協同治理;試點線上慈善超市企業化運作,第一年力爭銷售額突破千萬元,第二年突破億元。
“社區萬能章”專項治理2020年將在所有地區強力推開,民政部門將持續為社區減負增效。為激勵社區工作者,江蘇省將完善社區工作者“三崗十八級”等薪酬制度。此外,各地還將按照每百戶30平方米的標準,改造提升300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新華日報 記者 唐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