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對蘇鄂高校完成就業創業結對幫扶對接 就業“一幫一”,攜手“雲”招聘
4月29日,中國藥科大學和湖北醫藥學院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一幫一”行動啟動視頻會舉行,兩校代表簽署結對行動合作協議。特殊時期的“雲簽約”“雲握手”,為雙方協力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按下“啟動鍵”。
教育部4月8日印發通知,啟動實施全國高校與湖北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一幫一”行動。首批確定48對高校開展幫扶行動,江蘇3所高校入選:中國藥科大學“一幫一”結對幫扶湖北醫藥學院,江南大學“一幫一”結對幫扶武漢華夏理工學院,無錫職業技術學院“一幫一”結對幫扶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受疫情影響,2020年畢業生就業工作難度增加。根據前期摸底和新近就業簽約進展統計,截至目前我校簽約學生共計約306人,佔本科臨就業人群比重為15.7%,其中網絡簽約58人。統計顯示,我校整體就業落實進度為43%左右,工作壓力較大,任務艱巨。”湖北醫藥學院招生就業工作處處長謝勇坦陳。
蘇鄂兩地高校攜手,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情況如何?317家企業參會、為畢業生提供1.8萬餘個職位,這兩天,江南大學—武漢華夏理工學院2020屆畢業生聯合春季空中雙選會舉行。“我們根據崗位需求匹配度、企業規模和層次、薪資待遇等,對報名企業進行全面篩選。”江南大學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戴雲説,參會企業既有輕工醫藥、建築工程、機械製造等傳統行業人才需求,也有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人才需求。
此次招聘會上,武漢華夏理工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的曹同學與四川同創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達成錄用意向。她説:“很多單位以前並不在湖北招聘,而學校和江南大學為湖北畢業生提供了一個共享平臺,我們求職機會更多了。”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李家梁表示,招聘會為他們學校畢業生提供了更多優質崗位、拓寬了就業渠道,感謝江南大學在這個特殊時期的“緊急馳援”。雙選會結束後,雙選崗位信息將繼續保留,畢業生們仍可繼續瀏覽信息投遞簡歷,與用人單位協商參加筆試面試。
4月28日,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與咸寧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錫心同行,廣開鹹路”春季網絡招聘會,共吸引製造業、互聯網通信、零售貿易等領域的350家單位參與,提供約1.5萬個就業崗位,兩校1400多名學生報名參加。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語文教育專業畢業生查正斌看來,招聘會上崗位豐富,就業區域選擇面更廣:“有很多無錫地區的就業崗位契合我的專業,感覺自己的選擇會多些。”
除了合辦線上招聘會,在共同拓展就業渠道上,中國藥科大學不僅引導東部地區沿海、沿江重點地域醫藥就業資源、企業需求等向湖北醫藥學院延伸,還將引導與學校關係密切的重點醫藥園區、重點醫藥用人單位面向湖北醫藥學院招聘。在共用優質教學資源上,雙方不僅將共享虛擬倣真實驗資源等線上資源,藥大還開放了“卓越工程師計劃”校企共建課程資源,包括《藥物製劑工程學》《製劑工藝與設計》《制藥工程技術概論》《生物制藥設備》《藥品工業化生産技術》5門課程。
“換一種方式支援湖北,形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強大合力,就能牢牢穩住就業‘基本盤’。”中國藥科大學學工處處長杜文清表示,此次“一幫一”行動通過高校之間的相互對接、精準幫扶,不僅有效緩解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大學生就業壓力,更是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的一種創新。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盧珊説,在這樣一個困難時期,國家千方百計想辦法援助湖北,這對學校來説是一個契機,通過與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結對,找差距、補短板,全方位提升學校在創業就業方面的工作品質,這樣的結對幫扶模式打開了開放辦學的佈局。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朱愛勝説,與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對口協作,既是中央賦予的重要政治責任,也是時代使命所繫。除了學生就業創業外,兩校還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在教學、科研、校企合作等方面分享經驗與做法,積極推進學生管理、專業建設等方面全方位合作。
目前,48對高校全部完成對接工作。下一步,教育部將及時啟動對湖北省其他高校的對口幫扶工作,並將定期對幫扶行動實施效果進行督導檢查,及時總結好做法、好經驗,積極推廣富有成效的對口幫扶模式和做法。(新華日報 記者 王拓 葛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