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南京金陵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倡導的公益項目“南京面孔”已經走過三季,現今,基金會把“南京面孔”發展成的最新公益項目“南京禮物2028”。
“南京面孔”是創新個體的故事,展現了在南京古城孕育下南京人的精神面貌,講述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以及不平凡人的平凡事,這是“南京面孔”公益項目所倡導的核心理念之一。成立於2010年的南京金陵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對該項目提供了大力支持,他們一直致力於探索屬於南京特色的文化藝術運作模式。
據悉,2028年,南京將迎來建城2500週年。南京金陵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于2019年發起了城市文化傳承發展公益活動——“南京禮物2028”。這項活動計劃從2019年起,每年為南京尋覓10件城市禮物,持續10年,最終為南京建城2500週年獻禮。目前,第一季的“南京禮物2028”已經評選出爐,“世界文學之都”稱號、復刻重印的《十竹齋箋譜》等,成功入選了首批禮物。
“南京禮物2028”評審團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常進認為,“南京禮物2028”的評選意義深遠,將對南京文學之都的宣傳起到持續性作用,也是南京國際影響力的一種長期積累。從形式上看,“南京禮物2028”可以是一個稱號、一棟建築、一個空間、一個活動,甚至一道美食亦或一本書。“南京禮物2028”評審是來自南京各個領域、行業和年齡段,其中有讓秦淮花燈綻放在世界四十多個國家的非遺傳承人,有國際超模,也有堅持做了近50年餛飩的個體戶。
據了解,南京金陵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看重的是要面向未來,具有“生長的力量”。在基金會的運作理念中,“保護”是一方面,“發展”也是一個核心的關鍵詞。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根本意義在於更好地發展。
在“南京禮物2028”第一季的頒獎儀式上,南京市外國語學校學生會主席王舒逸作為青年學子代表上臺頒獎。王舒逸表示,“南京禮物2028”的評選在學校引發了強烈反響,南京外國語學校同期發起了相關主題活動,利用校友平臺,聯動在外的留學生共同宣傳南京。(文 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