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日,蘇州市委辦公室、蘇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完善仲裁製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仲裁依法獨立進行,提出將仲裁事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體系,推動仲裁高品質發展,提高仲裁公信力為優化營商環境護航。
近年來,蘇州仲裁委員會圍繞服務保障蘇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年均受理各類案件1000件左右,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年均收案標的額30億元,對民商事糾紛的解決、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走出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為著力將蘇州仲裁打造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具備一定知名度、影響力的仲裁品牌,《實施意見》從規範和加強仲裁工作管理、改革完善仲裁委員會內部治理結構、提升蘇州仲裁競爭力和影響力、增強仲裁服務高品質發展大局能力、加大對仲裁工作的支持和監督力度等五個方面,細化20項推進仲裁事業發展的有力措施。
《實施意見》明確,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干涉,禁止將仲裁業務以任何形式承包給單位或者個人,對擾亂仲裁發展秩序的行為,蘇州市政府堅決依法予以糾正。
《實施意見》在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方面,建立案件督辦制度、裁決書逐級核閱制度、業務部門負責人案件會商制度、重大疑難案件專家諮詢制度和仲裁員信息披露及回避制度,提高辦案效率,加強品質控制,全面提升仲裁公信力;建立仲裁委員會成員推選制度,委員會成員中法律、經濟貿易專家不得少於三分之二;強化仲裁員隊伍建設,建立仲裁員動態考核機制,實施“個案+綜合”雙評價方式。
針對蘇州仲裁發展現狀,《實施意見》要求樹立仲裁服務品牌,打造建築、金融、房地産、知識産權等領域的專業仲裁服務平臺,以推進區域仲裁中心建設、探索搭建國際商事爭端蘇州仲裁平臺、大力發展互聯網仲裁等路徑,提升蘇州仲裁競爭力和影響力。
《實施意見》提出,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探索成立仲裁研究院,培養專業仲裁員、仲裁秘書,制定專業仲裁規範,提升仲裁綜合競爭力,探索組建區域仲裁聯盟,推動仲裁區域化發展。《實施意見》圍繞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發展戰略,積極研究國際投資貿易爭議解決機制,為國際商事糾紛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解決方案。蘇州探索建立高效、專業、公正的智慧仲裁平臺,實現在線立案、電子證據傳輸、認證與固化、在線庭審和線上送達,打造“區塊鏈+仲裁”平臺,實現區塊鏈技術與智慧仲裁平臺的有機融合,為當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網絡仲裁服務。《實施意見》主動融入蘇州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開放、開放再出發的大局,圍繞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等重大發展戰略,積極創新仲裁工作實踐。《實施意見》突出仲裁專業公斷、專家辦案優勢,推動仲裁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加快進駐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在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文 朱遠明 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