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5月15日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加強綜合治理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相關舉措新聞發佈會。據通報,三年來,南京市兩級法院全力攻堅,執行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累計新收首次執行案件13.8萬件,累計執結案件14.1萬件,未結案件從2016年底的9491件下降至6373件,累計執行到位金額335.81億元,有財産可供執行案件法定期限內結案率、實際執結率、執行完畢率、結案平均用時等核心執行指標在江蘇省領先。

發佈會現場
2019年7月,為深入貫徹落實“切實解決執行難”“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重大決策部署,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下發《關於加強綜合治理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深化執行聯動機制建設、加強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等作出重大部署。2020年5月,中共南京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按照《意見》部署,制定出臺《關於加強綜合治理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劉紅兵介紹,制定出臺《實施意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促進南京市各區各有關部門重視、支持和保障執行工作,充分發揮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對執行工作的重要推動作用。他提出,2020年上半年,全市各區要貫徹落實《實施意見》的工作方案,明確責任部門及時間表、路線圖,並將其納入工作督促檢查範圍,適時開展專項督查,確保2020年底前,《意見》提出的各項工作要求全部落實到位。
南京全市各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民法院執行工作。在執行工作中,執行措施要適度、合理、必要,儘量降低對債務人的不利影響,運用信用懲戒措施威懾懲戒和激勵改正的雙重功能,進一步細化信用懲戒措施分級,對失信行為情節輕微、對執行效果影響較小,且已經主動糾正的債務人,探索建立信用修復機制,由人民法院依照申請撤銷其失信信息。
南京全市各區要進一步強化執行難源頭治理制度建設,積極推動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第15條提出:“以《南京市社會信用條例》發佈實施為契機,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交易、出資置産、繳費納稅、違法犯罪等方面信息的信用體系。”目前南京市法院與南京市信用辦、信息中心在簽訂《關於建立歸集、應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工作機制的意見》的基礎上,深化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的歸集應用,已實現網絡專線實時傳輸數據。接下來,按照《實施意見》,失信懲戒範圍將進一步擴大,失信信息涵蓋範圍將進一步提升。《實施意見》還提出,全市各區要強化對公職人員的信用監督,加大對黨員、公職人員拒不履行生傚法律文書以及非法干預、妨害執行等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文/圖 朱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