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5月26日,宋衛東紅木傢具藝術展在蘇州博物館忠王府拉開帷幕。本次展覽展出了由明式傢具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工藝大師宋衛東製作的40多件紅木傢具作品,展覽時間將持續至7月26日。

展出的新明式傢具 攝影 韓小強
宋衛東出生於明式傢具發源地蘇州光福古鎮,在長時間的耳濡目染中,他對蘇作紅木傢具的製作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藝三十余載,宋衛東以紫檀、黃花梨、酸枝等東南亞名貴木材為原料,以蘇式傢具、倣古傢具、雕刻工藝品等各種復古風格的高檔紅木制品為載體,繼承和發揚了傳統蘇式傢具的精髓,凝聚了中式傳統傢具的秀美和典雅,榮獲“2019年江蘇十大工匠”稱號,其作品連續兩屆代表蘇作紅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展出的新明式傢具 攝影 韓小強
明式古典紅木傢具完美呈現著簡練質樸的藝術風格,飽含著工匠精湛的手工技藝,浸潤著明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宋衛東在製作過程中,沿用傳統設計的基礎上,融入新時代的時尚元素,在造型、式樣、品質、結構、工藝上加以創新,增添了産品的藝術性與欣賞性。同時,宋衛東結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注重人體工程學,增加了更多的實用性設計,強調舒適感和功能性。
在宋衛東看來,蘇州新明式依然是以明式傢具為基礎,對明式傢具元素重新解讀。新明式傢具是延續明式傢具的框架構造以及極致的藝術表現的基礎上,吸收明式傢具固有的優點和元素而形成的傢具作品。

展出的新明式傢具 攝影 韓小強
在新明式傢具製作工藝上,傳統榫卯工藝依然是解決結構的方法和手段,固有的傳統明式傢具符號如榫卯結構中的霸王棖、羅鍋棖、粽角榫等;在造型上,也將大量採用凹面、凸面、平面、陰線、陽線等;裝飾上,則採用經典符號如意雲紋、直欞式樣、海棠式樣等重新進行組合……在新明式傢具的製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和支撐。
本次蘇作紅木傢具的展示,為蘇作紅木文化創新性轉型和創造性發展指明瞭方向,也為明式傢具這一歷史文化産業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持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提供了借鑒。(文 鄧翡 韓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