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以“民”為要 推動健身健康深度融合
2020年以來,南京市體育局一手穩抓常態化疫情防控,一手統籌推進群眾體育“六邊工程”,積極探索新思路,推動全民健身與全面健康深度融合。
近日,南京市體育局群體處處長張寧生就2020年南京市群眾體育工作計劃接受了筆者採訪。
增強有效供給力,為健身需要注入“強心劑”
“以往,很多市民會在普通路面上進行健身,這容易對膝蓋等部位産生損傷,而我們通過在健身綠園打造專業的健身道路,規避了這一點。”張寧生説。
據了解,2020年,南京市體育局將計劃新建健身小綠園10個、健身步道80公里,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要。
同時,南京還將優化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均衡配置,2020年預計將在涉農七區建設9片鄉鎮多功能運動廣場,更新400套全民健身工程(點)老舊健身器材,確保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覆蓋率、完好率保持100%。
6月起,由市體育局開發的 “寧體匯”app平臺也已向公眾恢復低、免開放,進一步提升市民參與健身活動的積極性。
強化健身指導,給運動意識點滿“技能點”
張寧生表示,通過豐富體育健身的活動形式,強化市民科學鍛鍊、強健體魄的意識,進一步推進“全民健身”事業。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南京市體育局在把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通過“線上+線下”形式,組織開展送“全民科學健身大講堂”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活動,全方位、多領域向市民宣傳、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全年計劃舉辦百餘場以上。
同時,2020年,市內還將繼續加大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力度,注重培訓實效,增強市民體育健身意識。
“增強人民體質是發展體育事業的首要任務,也是黨和國家惠民的重要體現。”張寧生説。
據悉,未來,通過“寧體匯”服務平臺,南京將鼓勵和支持更多體育場館低、免開放,計劃新增15家場館,全年惠及市民達100萬人次以上,從而進一步促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發展更加均衡,社會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南京日報 作者 張博 姚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