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鋪陳綠色發展底色 繪好生態廊道藍圖 揚州:系統治理,守護“一江清水向北流”
長江奔騰流經揚州,氣象萬千。揚州,是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同時擁有長江與京杭大運河、長江與淮河兩個“交匯點”。
“近年來,揚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繪好生態廊道藍圖,守護‘一江清水向北流’。”揚州市發改委(長江辦)副主任韓長金説,揚州在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廊道沿線1公里範圍內規劃建設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態大走廊,系統推進生態修復,努力把長江揚州段沿線建成生態良好、開發科學、發展綠色的示範段。
污染治理,為生態廊道減負
站在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杭集鎮王橋村的江堤上俯瞰,村莊道路平整,屋舍儼然,百米外的長江支流芒稻河碧水悠悠。王橋村村民王元龍説,自己在外打工已離家多年,看到村裏環境好了,回來將老房翻新,建起3層小樓,“我這‘景觀房’,比城裏別墅還美!”
“王橋村地處芒稻河西側,為保證水質,近年來村裏先後關閉了4個魚塘,拆除2處豬舍,460戶村民家全部實現三格式化糞池改造,建造3處污水泵站,專門循環處理生活污水,環境明顯改善。”王橋村黨總支副書記孫邦勇説。
自王橋村驅車行駛十多分鐘,就來到了廖家溝城市中央公園,夕陽斜照,附近不少居民正悠然散步。家住江廣之星小區的劉成告訴新華日報記者:“我小時候這裡就是一片荒地,根本沒人來玩,現在成了周邊市民最愛的地方。以前站在萬福橋上遠看,廖家溝兩邊很多砂石碼頭、廢品收購市場、汽車拆解市場,環境臟亂差,經過最近幾年政府大力整治,現在跟過去簡直是天壤之別。”
“生態科技新城通過‘拆整搬建’組合拳,投入100多億元開展生態修復。”揚州生態科技新城經發局副局長章成説,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取締33家“散亂污”企業,整治近80家畜禽養殖場,完成26條河道清淤疏浚,新建7座生態公園,共恢復1000多畝濱水空間,“七河八島”生態中心逐步完善。
污染治理,給生態科技新城帶來了綠水青山,也給新城人遴選項目、擇優選資增添了“底氣”。
“有煙囪的不要,有噪聲的不要,特耗電的不要,拼勞力的不要。”生態科技新城工會主席韓青形象闡釋新城人的“項目觀”“建設觀”,新城接納的是“含綠的投資”“帶大腦的企業”“讓孩子和年輕人歡笑的項目”。如今,哈工大機器人(揚州)科創中心、揚州軟體園等拔地而起,一個環境優美、産業勃發的新城正在呈現。
破舊立新,為生態廊道助力
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源頭自長江三江營取水口開始,沿夾江、芒稻河到江都引江樞紐,全線約20公里。位於揚州市江都區的南水北調源頭公園已成為當地一處重要景觀。
江都區發改委(長江辦)工作人員朱國聖説,為確保水源品質,2018年揚州市實施南水北調東線源頭生態保護工程,在位於夾江以北、芒稻河以東20多平方公里範圍內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針對水源污染風險隱患進行專項整治,建設環境基礎設施,修復生態濕地風貌。
截至目前,江都區拆遷南水北調沿線棚戶區50多萬平方米,開展電鍍、化工等十大行業的專項整治,實施水氣污染防治項目1004項,關停108家小船廠、砂石碼頭和混凝土攪拌站。與此同時,在“沿江、沿運、沿河、沿湖”打造了1.5萬畝的綠色生態長廊,確保一江清水向北送。
“江都區曾是‘化工之鄉’,原有化工企業363家,現在已關停304家。”朱國聖告訴新華日報記者,“花了這麼大的力氣整治,我們不能再走老路。現在江都區對項目審批非常嚴格,負面清單上的項目一律不批。”
江都區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倒逼産業轉型升級,“破舊立新”,助力生態廊道建設。2019年,江都區實施“高企倍增行動計劃”,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8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0件,創新資源加速集聚。2020年,江都區將以智慧製造賦能産業升級,集聚培育新興經濟,深入推進創新驅動。
生態修復,為生態廊道增綠
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是長江、夾江和太平江的三江交匯處。6月9日,九聖村村民潘方富興致勃勃地領著記者來到三江營省級濕地公園,只見綠樹環繞、芳草茵茵,“這裡的江灘上原來是個大船廠,有上千人上班,環境臟亂差,現在船廠變公園、魚塘變濕地。”
“為了守護一江清水,村裏痛下決心,關掉兩個規模船廠和兩個規模養殖場。兩個船廠年租金40萬元左右,周邊村民房屋出租也有不少收入,關掉船廠,村民有些不理解。”九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曹軍説,“但現在,致力於生態修復,九聖村嘗到了‘甜頭’。村裏每年可以拿到85萬元的生態補償資金,這些錢一部分用於補償農民損失,一部分繼續用於生態修復。未來,我們將以三江營省級濕地公園為名片,發展鄉村旅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老百姓的收入還會增加。”
經過一系列生態環境整治和修復,三江營飲用水源地已成為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的先導示範區和江豚等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水源地水質各項指標優於Ⅲ類,Ⅰ、Ⅱ類百分比不斷提升,保障了揚州市民飲用水的安全,更保障了“一江清水向北流”。
夜幕初降,站在江都水利樞紐提升閘站上,浩浩長江水從腳下汩汩流過,一泓清水一路向北,見證著揚州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動人篇章。(新華日報 記者 顏 穎 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