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陵科技學院積極響應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號召,充分發揮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將科教優勢轉化為服務城市和産業發展的優勢,不斷提升對南京市的貢獻度,服務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
堅持立德樹人,提升鄉村振興創新人才培養能力。圍繞鄉村振興人才需求,不斷完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推進新農科建設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構建校內實踐教學基地與校外實習基地聯動的實踐教學平臺,切實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農科人才。以2012屆園藝專業畢業生馮顧城為代表的一批大學生,堅持做知識型菜農大學生,在南京市溧水區華成蔬菜專業合作社從事蔬菜種植、銷售、經營和相關信息技術諮詢服務工作。他們提出種養結合的循環農業理念,引進多項種植技術,構建智慧農業電商平臺,為“華成模式”的創新和推廣注入新的活力。馮顧城等學生也獲得了“南京市五一創新能手”“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新秀”“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獎”等多項榮譽。
堅持創新引領,發揮高校科技創新策源地作用。加快實施“南京化戰略”,推動更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提高學校對南京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園藝學院崔群香教授的研發團隊,在縮短茄子親本選育年限、提升新品種選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該技術在華成蔬菜專業合作社推廣使用,示範推廣茄子品種30多個,年種植茄子新組合200多份;智控學院江煜博士的稻田種植環境精確監測系統運用於江寧區湖熟街道的某試驗田,通過實時獲取溫濕度、光照度、土壤水分等指標,實現了對水稻生長過程中蟲情的全時段、全方位監控;園藝學院張長青教授的科研團隊解決了藍莓對土壤的酸性及透氣性的要求,目前已在溧水區晶橋鎮笪村金晶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推廣示範控根容器栽培藍莓50余畝,栽培藍莓品種十余個。
堅持服務導向,構建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和推動社會經濟緊密結合新格局。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重大需求,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各類培訓。自2008年江蘇省挂縣強農富民工程項目在南京市溧水區華成蔬菜專業合作社實施以來,學校針對蔬菜的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開展了示範推廣及技術培訓,使合作社在技術、發展模式、智慧行銷模式上提檔升級。2002年,學校成立南京市農科教講師團,十多年來,講師團立足“三農”服務,不斷調整服務方式,轉變服務職能,累計開展各類農業培訓1400多場,培訓農民13萬餘人。2016年,講師團榮獲全國“特別受百姓喜愛的終身學習品牌項目”稱號,成為江蘇唯一獲此殊榮的團體。2019年,農科教講師團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江蘇省社區教育特色品牌項目。(新華日報 作者 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