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各地以最實作風最硬舉措隨時待命 人民至上,築牢防汛安全墻

7月10日起,南京消防救援支隊陸續在南京全市設置二十九個前置備勤點,確保南京江河湖庫堤防安全。圖為7月13日,特勤大隊一站和水域救援大隊消防指戰員攜帶大功率手抬機動泵、皮划艇、衝鋒舟不間斷巡防。 新華日報記者 方思偉文 萬程鵬攝

7月13日,受駱馬湖上游持續來水影響,宿遷嶂山閘加大泄洪流量。 劉春雨攝 視覺江蘇網 供圖
7月12日16時,江蘇省防指將江蘇省長江、太湖地區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2020年江蘇省梅雨期長、雨量大、客水多,近期長江江蘇段、太湖、秦淮河等河湖水位普遍超過警戒水位,近幾日可能會達到峰值,呈現江湖齊漲、洪澇併發的局面,防汛壓力持續加大。面對嚴峻形勢,各地各部門以最實作風、最硬舉措,堅決打贏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硬仗。
“目前雖然是Ⅱ級響應,但我們實際上是按照Ⅰ級響應要求在做了。以前是兩個小時巡堤一次,現在是一小時一次,對於危險點是半小時一次。”20多公里長的南京高淳石臼湖團結圩一線圩堤是高淳區防汛的“北大門”,分屬於古柏和淳溪兩個街道守護。古柏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繆飛告訴新華日報記者,連日來,兩個街道的800多名黨員幹部和群眾協同作戰,牢牢固守在一線圩堤上,全力保圩保家、防汛抗洪。
因皖南山區山洪下泄,客水壓境,7月13日13時,石臼湖蛇山水位達到12.44米,超警戒水位2.04米。新華日報記者在堤防兩側看到,編織袋、塊石堆放有序,裝有防汛物資的卡車和挖機停在圩堤外的空地上隨時待命。古柏街道防汛突擊隊的隊員們冒著大雨將泥土裝入塑膠編織袋內,再將成袋泥土裝運到一線圩堤上,分別堆放在每隔500米一個的防汛值守點附近。面對可能出現的超歷史最高水位,古柏街道強化了防汛物資儲備,已儲備到位編織袋7.8萬隻、木材20立方米、塊石1200噸、水泵16台,並將根據情況隨時增添。
7月10日,南京市將防汛應急響應升級為Ⅱ級。這兩天,南京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李宗超忙著在各地檢查防汛物資的落實情況。他説:“全市啟動Ⅱ級響應後,我們已經由原來的10輛汽車裝車待命,提升到40輛汽車待命。現在,所有長江堤防全天候人員值守。”
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啟動後,南京市防指不斷加強與氣象、水文等部門的會商分析。南京市水文局加密預報頻次,《水情預報專報》從每日1報到每日3報。南京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監督局要求,除夫子廟景區外,所有遊覽碼頭均停航,秦淮新河水域封航。水務、氣象、水文、城管、公安交管、應急管理、交通運輸、建委、南京警備區、武警南京支隊、消防救援支隊、南京供電公司等單位派員進駐市防指辦公室。解放軍、武警部隊、消防等各類搶險隊伍做好人員待命準備,視情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作為南京秦淮河重要通江泄洪口門,秦淮新河水利樞紐啟動近年來首次閘站聯合運行——白天關閉閘門,開啟秦淮新河泵站,抽引內河水排至長江;夜間利用長江落潮時段,關閉秦淮新河泵站,開啟閘門,搶排澇水。通過閘站聯合、高擋低排,全力下泄秦淮河洪水。此外,利用少雨天氣提前預降內河水位,保證南京主城區防汛安全。
目前,全省各地水稻栽插已基本結束,但是受梅雨期陰雨影響,田管工作進程緩慢。泰州市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進行秧苗管理,有效推進施肥、除草、治蟲等工作,同時做好移密補稀和雜稻拔除工作。各地還借助電子技防手段,適時監控排灌河道水位,有序實施排澇流量方案,防止汛旱急轉。淮安漣水縣金碼梯級閘工作人員孫東軍介紹,金碼節制閘3個閘門全部開啟,以解決陳師、成集、梁岔等鄉鎮街道的幾萬畝水稻積水問題。
持續降雨讓部分地方果樹受災。常州武進區的果農高正榮説,7月初正是白鳳桃上市時節,他剛接到一批訂單,但沒承想一場暴雨讓果園裏60%的桃子都掉落在地,果林也被淹了。區農技推廣中心園藝站農藝師王秋南支招:要及時排水,不能隨便用肥料;已經受到災害的話,要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氣象部門預測,近日我省沿江和蘇南地區還將維持降雨天氣。農業部門提醒廣大種植戶及時收穫已成熟作物,清理疏通田間溝渠,做到雨停田幹。同時,要搶晴松土,提高作物根系活力並適量補肥,促進作物恢復生長。
“我們將加強水工程調度,全力搶排太湖地區、沿江和蘇南地區河湖洪澇水,組織沿線各地全力開展巡堤查險,確保第一時間發現並處置險情,確保江河湖庫堤防萬無一失,防汛物資前置,搶險隊伍隨時待命,決戰決勝防汛抗洪攻堅戰,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陳傑説。(新華日報 記者 吳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