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住進新房子 鼓起錢袋子 過上好日子 宿遷:美麗鄉村演繹農民現代生活
一排排白墻黛瓦、典雅整齊的農房,門前小橋流水,留住了濃濃的“鄉愁”;一條條乾淨整潔的馬路,連接村內村外,孕育著致富的希望;一個個“家門口”企業相繼落戶,農忙田間、農閒車間,鼓起了百姓的錢袋子……仲夏時節,行走在宿遷的美麗鄉村,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生態宜居的喜人景象,讓人流連忘返。
住進新房子 生態宜居村民樂
“以前,俺們祖孫三人住在三間瓦房裏,屋外下大雨,屋裏下小雨……”宿豫區關廟鎮水漢社區年過七旬的居民施秀英,曾是社區裏“老字號”的低收入戶,平日裏帶著兩個上小學的孫子一起生活,日子很是拮據,對於搬離老宅住進新居,更是“想都不敢想”。
據水漢社區支部書記陳法武介紹,社區的農房普遍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整體條件較差。2016年,宿豫區率先啟動水漢社區新型集中居住區建設,分兩期建設安置房155套,基礎設施配套“五通八有”,包括黨群服務中心、扶貧廠房、幼兒園、衛生室等。
一期新農房建成後,施秀英家沒花1分錢,搬進了160平方米的新房。“俺家現在水電費有補助,家裏的6畝多地全租出去了,一年光租金就能領到近7000塊錢,還有政府的保障扶貧救助金,孩子讀書也不要錢,這樣的幸福生活真的很知足了!”施秀英説。
有好房子還要有好環境。走進泗陽縣裏仁鄉朱家圩村,錯落有致的農房,精緻美觀。樓前樓後,花木蔥蘢。“我們村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了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建陳列館、百姓禮堂、百姓書屋等一應俱全,成為村民休閒娛樂、讀書學習、紅白事免費操辦場所。”據朱家圩村支部書記張克林介紹,近年來,全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路燈、綠化、水、電、寬頻網絡配套設施齊全,已有90%農戶入住集中居住小區。
宿遷市農辦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新開工農房項目153個、搬遷改善10.3萬戶,11個項目入選省級示範創建項目,佔全省的38%。累計建成美麗宜居村莊312個。
鼓起錢袋子 掙錢顧家兩不誤
“現在我每天騎車上下班,走路也行,十來分鐘就到了,工資三四千塊錢一個月,掙錢顧家兩不誤。”在宿城區屠園鄉古河社區,居民王艷以前和丈夫一直在村裏種地,現在她成為社區內璟之鴻玩具廠的員工,生活越過越紅火。
産業支撐,讓農民有錢賺,生活富裕才有保障。古河社區以“家門口就業”為抓手,配套扶貧産業園,招引項目入駐,將一個個小企業搬進社區,提供1000余個就業崗位。
宿遷經開區三棵樹街道佟圩社區曾是個遠近聞名的經濟薄弱村,近幾年,扶貧産業園、漁樵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等生態産業項目在這裡相繼落地生根,蹚出一條生態富民之路。低收入戶高軍在居委會的幫助下,承包了兩個扶貧産業園的大棚。“當時村裏免去了大棚的承包費用,並幫俺辦理了5萬元的免息小額扶貧貸款。每個大棚一年可凈掙1萬多元。”2019年底,佟圩居委會實現集體收入51.5萬元,9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宿遷市洋河新區倉集片區閘圩村共有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105戶376人,村裏近年按照因病、因學、因災、缺勞動力、缺資金、缺技術等情況進行一戶一冊分類統計,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幫扶措施,做到了戶戶有增收項目。2019年,全村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
僅2019年,宿遷市就組織實施産業扶貧項目521個、村集體經濟增收項目6343個,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省定經濟薄弱村村均收入分別達11051元、41萬元,同比增長31%、81%。
過上好日子 小康路上不掉隊
“2016年,我和妻子參加了鎮村電商培訓班,開起淘寶店,網上賣盆景、綠植等,生意一年比一年好,現在正常每年能賺幾十萬元,近兩年家裏蓋了兩層樓房,買了轎車,還在縣城買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沭陽縣新河鎮雙蕩村村民胡拉説。
雙蕩村是“十三五”期間新河鎮唯一的一個省級經濟薄弱村。村裏充分利用花鄉花木電商的品牌優勢,摸索出一條幫助貧困戶脫貧的路子。“不少村民參加網店培訓,不需繳納任何費用。”新河鎮電商辦負責人應學峰介紹,目前,全村發展電商360多家,帶動村民從事包裝、客服、快遞等就業860多人。2019年底,該村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0998元,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7萬餘元。全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戶173戶455人全部穩定脫貧。
小康路上,不讓一戶貧困人口掉隊。在泗洪縣半城鎮洪安村,村裏對脫貧的建檔立卡戶經常開展“回頭看”,村幹部們隨身攜帶扶貧工作日記,走訪記錄每戶脫貧後的生産生活、收入情況等,對於可能返貧的“邊緣戶”,村裏量身打造“造血”項目。
“一個不少、一戶不落”,這是宿遷市委市政府決勝脫貧攻堅的莊嚴承諾。在2020年3月召開的全市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會議上,市裏明確提出,以“一點不降”的力度提升脫貧品質,全市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收入鞏固率達100%。
“現在農村變化可大啦,白天在家門口上班,晚上在廣場上跳舞,生活呀,真是越過越有奔頭……”曾在洪澤湖面漂泊了大半輩子的洪安村村民朱殿林説。(新華日報 記者 徐明澤 通訊員 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