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虧了!今年的蘋果為啥不好賣?

2016-11-02 09:16:31|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原標題:批發市場裏商戶都説虧了 今年的蘋果為啥不好賣

  最近不少人都發現,微信“朋友圈”被售賣蘋果的信息刷屏了。記者調查發現今年陜西一些地方的蘋果確實出現了滯銷。專家表示,産量連年增長,市場供大於求,建議果農隨行就市,不要盲目跟風,還要打通多種銷售渠道。

  蘋果種植戶

  客商少 借助“朋友圈”銷售

  “自家蘋果水分充足、保脆保甜,原生態種植,想要品嘗的小夥伴們快砸單過來!”“經歷了十個月的生長自然成熟,修剪樹枝、開花梳理,結果定果,才留下最好的蘋果給你……”這些廣告詞最近在微信“朋友圈”裏頻繁出現,也有不少人轉發,呼籲大家購買蘋果。“現在微商很常見,賣的産品也是品種繁多,可是今年如此集中地推銷蘋果卻讓人有些摸不著北,今年蘋果到底怎麼了?”市民王女士道出了不少人心中的疑問。

  對此,記者採訪了一位在“朋友圈”銷售蘋果的岳女士,她説自己的父母是地道的農民,多年來家裏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5畝蘋果園,今年蘋果價格出現了暴跌,收購價甚至跌破1元,而且客商也很少,蘋果成熟後就一直滯銷。中秋節期間,她發現“朋友圈”裏有人不斷發佈蘋果滯銷求購買的消息,她也開始嘗試在網上給自家蘋果進行宣傳。

  岳女士説,網上銷售不受時間限制,可以通過快遞渠道直接送到客戶手中。為了博得回頭客,一般農戶都會精心挑選、裝箱、塑封……雖然價格會稍高一些,但是也會有不少人選擇購買。現在她通過微信的蘋果銷量每天能達到幾十箱,“能賣出一些損失就會小一些。”岳女士説,現在村子裏不少人跟她一樣通過微信銷售蘋果。

  零售商家

  價格已經很低還是“賣不動”

  “10塊錢5斤,便宜賣了啊!” 現在逛市場總能在蘋果攤前聽到“便宜賣”這幾個字眼。記者走訪了幾家農貿市場發現,今年的蘋果相比往年要便宜不少。品相較好的紅富士零售價每斤5元左右,品相一般的10元三斤、5元兩斤,甚至還有的售價1元一斤。在任何一個水果攤上掃一眼,都會發現蘋果的標價牌上價錢最低。

  雖然蘋果價格已經很低了,但還是“賣不動”。“你看這麼好的洛川紅富士,5塊一斤也賣不動。”公園南路一家水果店的店主説,去年這個時候,品相還沒有這個好的蘋果都得賣到七八元一斤,個頭再大一些的每斤能超過10元,今年價格便宜了三四成,銷量還是差得遠。

  在建工路經營水果生意的攤主劉師傅無奈地説:“去年一天能賣出近200斤蘋果,今年只能賣出去幾十斤。”

  批發市場

  商戶説利潤下滑嚴重

  “別提了,今年水果行情很差。”記者走進西安胡家廟果品批發市場,發現整個市場內冷冷清清,果商們大都抱著手機打發時間。説起今年的水果批發銷售情況,幹了20多年的水果批發商楊女士説:“今年水果批發價格降了一兩塊,銷量也不行。現在一天也就能賣出個十幾箱。”

  走訪中,記者發現水果批發商們“虧聲一片”。蘋果批發商袁女士介紹,她做蘋果生意已經近20年了,沒有哪年的生意像今年這樣慘淡。“我是去年蘋果上市季節在洛川收購蘋果進入冷鏈保鮮的,現在還有大量存貨在冷庫裏,就因為這些賣不出去的蘋果,我要賠將近20萬元。”袁女士説,從去年下半年水果批發生意就出現了銷量和利潤下滑的跡象,據她所知整個果品批發市場內幾百家商戶幾乎都在做賠本生意,有的人一年就賠了四五十萬元。

  專家意見

  供大於求 市場難消化

  據陜西省農業廳官方消息稱,預計2016年陜西蘋果産量將達1100萬噸左右,較上年增長60萬噸以上,扣除加工需求量增長,市場銷售凈增30萬噸以上。

  對此,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馮根福表示,目前,蘋果滯銷已經成為蘋果産地的一個普遍性問題,主要是因為一些地區將種植蘋果當成當地的支柱産業,使得蘋果産量連年保持增長態勢,最終導致蘋果供過於求,即便是價格降低,也無法全部被市場消化。

  面對這樣的現狀,如何減少因此帶來的損失,馮根福説,最好是隨行就市,打通多條銷售渠道,比如網絡銷售就是很好的一種嘗試。最主要的還是今後要對市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果農要避免跟風種植。另外,無論種植什麼品種,都應增加優質水果的産量,以保證利潤。(記者龔偉芳 實習生李新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