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降溫沒供暖 西安人只能這樣取暖

2016-11-07 15:52:2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未來七天天氣預報(來源 陜西省氣象局官方網站)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偲瑤):據陜西省氣象局消息,6日07時-7日07時,陜西省出現大範圍降雨,降雨主要出現在陜南大部及西安南部、渭南南部地區,最大雨量為鎮巴巴山鎮35.8毫米,西安城區為8.8毫米。日平均氣溫關中下降4℃-6℃,預計未來5天最低溫度僅3℃。

  低溫襲來,西安是否會提前供暖?

  日前,北京是否提前供暖的話題登上熱搜榜,經過氣象會商認為未達到供暖標準所以不會提前供暖。隨後劇情反轉,因北京11月13日將有一次較強冷空氣活動過程,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於5℃的可能性較大,居民採暖正式供熱時間提前至11月13日0時。這個消息,讓立冬當日凍得瑟瑟發抖的西安市民也看到了一絲曙光,賊心不死地再問一句,西安是否也會提前供暖?

  據了解,西安近年來一直實行彈性供暖機制,即如果連續3天日平均氣溫低於5℃,就會啟動提前供熱。11月2日,陜西省住建廳下發通知,要求各市(區)燃氣供熱主管部門要督促相關企業對供熱供氣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加強應急氣源儲備、調峰熱源建設,制定煤炭、燃氣供應應急預案,加強與氣象部門協作,遇有大範圍寒潮、極端低溫天氣等情況,立即啟動供熱。這一消息,更是引起大家對是否提前供暖的積極關注。

  帶著這一問題,媒體聯繫了西安市熱力總公司。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説,目前,西安市熱力總公司按照供熱生産準備工作計劃,全力做好供熱的各項準備工作,設備、人員、各種生産材料、備品備件到位,外部管網正在進行冷態循環運行。同時,總公司燃煤儲煤已達到10萬噸,正按照計劃繼續儲煤。“西安市熱力總公司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隨時關注天氣變化,按要求啟動彈性供熱。”而市政部門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還未接到任何針對此次降溫提前供暖的通知。

  極低溫天氣或會啟動供暖

  今日立冬,大部分市民已經裹起禦寒冬衣。家住東關南街的李女士一大早擠地鐵上班,對她而言進入地鐵就是溫暖。“雖然人擠人,但是暖和呀,很希望供暖標準能夠適時而變,”李女士説。張女士從閻良區來到西安辦事,她覺得這種溫度仍可接受,是否提前供暖影響不大。作為學生黨的趙同學説:“平時手腳冰涼體寒,每天穿的像熊一樣去上課,怕凍傷手不能寫字。為啥不早點來暖氣吶。”在街頭采訪中約80%的人希望提前供暖,20%的人認為是否提前供暖沒有太大影響。立冬的寒冷刺激著每個人的神經,“不供暖,怕冷的我到底該怎麼辦?”

  據了解,西安秦華天然氣公司已做好供暖前的各項準備,若有使用天然氣集中採暖的小區需提前試暖、供暖,可撥打熱線電話96777申請,公司將提前供暖。採取市政集中供暖小區市民注意保暖防寒,供暖單位將會與氣象部門協作,極低溫天氣出現會立即啟動供暖,請廣大市民放心。

  防寒保暖多吃熱量較高的食物

  立冬後,氣溫下降變化明顯。很多人容易凍傷手腳,專家建議市民朋友應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並進行耐寒鍛鍊。及時吃飯,並注意食物品質。多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如油類、肉類等。用辣椒秧煎水,常洗手足可以預防凍傷。

  從立冬開始。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以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立冬時節的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冬季在飲食養生方面,中醫學認為應少食鹹,多吃點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祖國醫學五行理論來説,鹹勝苦、腎水克心火。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禦過亢的腎水。正如《四時調攝箋》裏所説:“冬月腎水味鹹,恐水克火,故宜養心。”

  百科連結:“立冬”小科普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時。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節氣,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此時高空西風南支波動的強弱和東移,對江淮地區降水天氣影響很大。當亞洲區域成緯向環流,西風南支波動偏強時,會出現大範圍陰雨天氣。此外,緯向環流結束和經向環流也會建立,並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