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鄉村遊冬季遇冷 該如何"保暖"

2016-12-16 09:22:09|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進入冬季,西安周邊的農家樂、民俗體驗園等鄉村旅遊景區景點似乎進入了“冬眠模式”,從之前門庭若市的場景變成門可羅雀的蕭條現狀。部分農家樂因為地處偏僻,進入冬季後就關門謝客放起了長假,城市近郊的農家樂則依靠週末為數不多的遊客和老客戶的光臨,維持著日常開支。而商鋪比較密集的民俗體驗景區中,大多數商戶的收入較平時減少了一半,但尚能維持,少數生意不好的商戶甚至無法保本,只能靠“吃老本”苦苦支撐。天氣寒冷,花草凋謝,冬季旅遊産品缺乏……諸多不利因素讓冬日的鄉村旅遊市場顯得格外淒迷。冬季的鄉村旅遊該何去何從,是選擇原地堅守等待來年,還是調整思路實現淡季突圍?近日,記者對鄉村旅遊市場進行了深入調查採訪。

  1 鄉村旅遊冬季遇冷

  地處秦嶺灃峪口內30公里處的勝利農家樂,已經在此開辦了十幾年,是當地第一批農家樂示範戶。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店主的熱情週到,有著很多老主顧,平日生意總是比別人家好幾分。而進入十一月後,勝利農家樂的店主帶著家人搬去了山外的住所,農家樂大門緊鎖,貼上了歇業告示。店主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冬天山裏太冷,遊客也大幅減少,遇到雨雪天氣道路格外崎嶇艱難,一週都沒有一個顧客上門。所以一到冬天他就和家人一起搬去山外的住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會再次進山,重新開起農家樂。因為條件限制,他們只能幹半年歇半年。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類似情況的並不止他一家,附近許多開辦農家樂的村民進入冬天后都會歇業,有條件的就會搬去山外過冬。

  坐落在秦嶺山腳下的鄉村旅遊示範村——上王村,雖然與山內關門歇業的農家樂僅相隔30公里,但較其更多了些活力。平日的上王村,遊客熙熙攘攘,車流不息,進入冬季後遊客量減少了三分之二,但每天都有遊客前來,週末天氣好時遊客會更多,但少有遊客留宿。村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以前冬天生意比現在差很多,近幾年村裏很多家農家樂從秋天開始就搞起了烤全羊的特色餐飲,客人提前預約後,到達店裏時就能看到炭火上現烤的整只羊和配套的涮菜。按照羊的重量計價,價位基本在800元至1300元左右。雖然價位較平時的農家飯菜高出很多,但還是有不少遊客前來嘗鮮或與朋友聚餐。

  相較秋天時遊客爆滿的情景,稀稀落落的遊客讓咸陽馬嵬驛民俗體驗園內顯得很是蕭條。下午6時之後,偌大的園區幾乎沒有了遊客,店家也已經開始準備收攤。因為淡季的緣故,園區商鋪關門時間已經由旺季的晚上9時調整為下午7時。關門後,店家並沒有進入休息時間,而是在會議室開始了園區管理制度、條例學習。記者在會議室見到了馬嵬驛的李光會長,據他介紹,從2015年開始遊客消費力逐步變弱,直到今年,遊客數量與去年相當的情況下,營業額卻大幅減少。進入冬季以來,馬嵬驛園區遊客減少了一半,商戶收入更少,大多數商戶收入較平時減少一半,少數生意不好的商戶甚至無法保本。在袁家村、白鹿原、重泉古城等民俗體驗園區,無一例外,大幅減少的客流量讓園區顯得空空蕩蕩。

  2 冬季鄉村旅遊市場為何慘淡?

  從春天開始逐漸進入旺季,從秋天逐漸進入淡季,這是鄉村旅遊的普遍規律。對於冬日的淡季,鄉村旅遊從業者大多認為“天氣太冷,沒有好景致,留不住人”、“遊客都是來吃頓飯,轉轉就走了”、“冬天出來玩的人本來就少”。而遊客楊女士一句話道出了其中的原委:“農家樂和民俗村基本上都是一個樣,吃個農家飯,到處轉轉就沒啥看頭了,而且農家樂的住宿條件跟不上,夏天還可以留宿,冬天就不行了。”

  近年來,我國鄉村旅遊發展勢頭強勁,在龐大的國內遊人群中,自由行正在逐漸取代團隊遊成為出遊首選方式。自駕遊的迅速興起,遊客休閒度假旅遊需求的增長,讓遊客大量涌入城市近郊的鄉村中。為了迎合遊客對鄉村旅遊産品的需求並快速搶佔先機,迅速而粗放的發展建設形態下,鄉村旅遊項目中充斥著低質低價的農家樂和千村一面的民俗村。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鄉村旅遊,在被基礎設施不完備、鄉村文化內涵缺失、體驗式民俗活動僅流於表像等因素制約的大前提下,客觀天氣原因和冬季鄉村旅遊産品的缺乏讓冬季鄉村旅遊市場顯得格外低迷。

  面對差強人意的冬季旅遊市場,越來越多的農家樂商戶和民俗村鎮的管理者開始正視這個狀況,努力嘗試創新和改變冬日淡季時鄉村旅遊面臨的尷尬境遇。上王村的許多農家樂商戶趁著冬天客人較少,對自家的住宿設施升級:屋裏裝上了空調或自己燒的“土暖氣”,每個客房都設置了獨立衛生間和免費的局域網。針對傳統的農家飯菜進行改良,增加時令養生膳食和特色菜品,希望借此招攬遊客。馬嵬驛則利用淡季進行標準化服務、管理的學習,加強服務品質和産品品質管理,對園區進行環境綠化、亮化提升。同時增加了繡樓拋繡球、民俗婚禮、跳竹竿舞等體驗式活動,並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園區的旅遊産品、民俗演藝活動等內容,借此吸引遊客。

  3 鄉村旅遊淡季如何突圍?

  當前的鄉村旅遊中,無論是鄉村還是景區,都缺乏核心吸引力。換言之,就是缺乏一個讓遊客關注和前往的理由。每個新的鄉村旅遊景區景點開放時,都會有大量遊客前往遊玩,但如何持續吸引遊客再次前往,這就需要形成景區的核心吸引力,並在吸引力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推動産業配套發展和産業鏈的延伸,形成鄉村旅遊的品牌效應和獨特風格。

  作為陜西省鄉村旅遊建設的典型案例,袁家村關中民俗體驗地自開園迎客以來,頗受市民遊客青睞,即使在類似的民俗村遍地開花,同質化嚴重的時期,依然能夠立於不敗之地。不得不説,袁家村在成為一種被人模倣的模式的同時,為自己找到了一條創新發展的産業鏈條。2015年,袁家村將民俗體驗店開進了西安曲江銀泰商城,成為首個“進城”的關中民俗體驗地。雖然飽受“只有鄉村小吃,沒有鄉村文化”的詬病,卻並不影響它紅極一時。目前,袁家村已有兩家民俗體驗店開設在西安的商業綜合體中。與此同時,印有“袁家村”品牌標識的食品開始出現在西安的市場上,“一村一品”陜西特産店和大型超市中能看到“袁家村”品牌的鍋盔、饅頭、油茶等面點,街邊便利店的冰櫃內也能看到各種口味的“袁家村”老冰棍。依靠品牌優勢搶先佔領同類市場,建立銷售産業鏈,為袁家村的産品減少了旅遊淡季所帶來的影響。

  隨著旅遊業由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的升級轉型,休閒農業成為了發展鄉村旅遊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將單一的“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摘農家果”的農家樂休閒向“複合休閒度假”的主題農莊轉變,針對旅遊消費的新特點,增強互動參與性,引導遊客深入體驗鄉村氛圍和田園生活,開發出更加個性化、高附加值的體驗型鄉村旅遊産品,才能滿足體驗經濟時代的旅遊消費需求。在鄉村旅遊單一的吃、住、玩的基礎上,開發農産品製作、農耕體驗等形式的旅遊産品,讓遊客親手製作食品、禮品,參與到耕種、收穫、農産品深加工和農莊管理之中。在千篇一律的民俗表演、農産品銷售的基礎上,挖掘當地特色文化和傳統習俗,培育一系列全時段、全季候的特色農事、節慶活動,讓淡季與旺季一樣有看頭。將僅僅用來展示、拍照合影的織布、打鐵等傳統手工藝項目進行實用性再造,開發出精緻的高端定制服飾、裝飾品,自然更容易獲得遊客的青睞。

  同時,旅遊部門對冬季旅遊市場的開發也將成為鄉村旅遊淡季突圍的強大助力。近日,2016-2017西安旅遊滑雪季、溫泉季活動全面開啟,為冬季旅遊市場注入了一股活力。“其實市民冬季也同樣需要休閒旅遊的好去處。”西安市旅遊局工作人員介紹説,西安市十分重視冬季旅遊市場的開發,“溫泉滑雪微度假休閒帶”的打造,未來或將成為西安冬季旅遊的新熱點,並帶動周邊鄉村旅遊項目的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