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尖突破"城墻思維" 婁勤儉寄語陜"百優人才"

2016-12-23 10:45:50|來源:西部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12月22日上午,“陜西百名優秀中青年作家藝術家”(簡稱“陜西百優人才”)培訓班開班。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從全省各個藝術門類選拔的152名優秀中青年作家藝術家將在西安進行培訓,研討交流創作經驗。

  陜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斌,中國作協副主席、陜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等領導出席開班儀式。

  據介紹,“百優計劃”由省委書記婁勤儉倡導設立,旨在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培養扶持一批優秀的中青年作家藝術家,以促進陜西文藝長期持續繁榮發展。“百優計劃”由省委宣傳部牽頭,與省作協、省文聯共同實施,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每年拿出1000萬元對入選人員進行資金或項目資助。

  首批在全省文學界選聘了25名思想水準高、業務能力強,在全國有廣泛影響的作家、評論家、編劇家、編輯家作為“百優計劃”的作家類導師,並在全省各個藝術門類選拔了有實力、有潛力的152人進入“百優人才”,其中作家類74人,藝術創作類78人。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陜西廣播電視臺的兩名知名節目主持人徐傑、劉芳入選首批“陜西百優人才”。“能夠入選首批百優,對我們年輕的新聞和文藝工作者來説是莫大的鞭策和鼓舞,我希望通過這一次培訓,能夠更好地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把培訓中的所學所思所想,運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做出更接地氣的新聞和文藝節目,講好陜西故事,傳遞陜西聲音。”徐傑説。

  劉芳告訴西部網、陜西頭條記者,入選“陜西百優人才”,讓她感覺非常激動同時也倍感壓力。作為一名年輕的文藝工作者,她一定要努力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建立文化自信,傳播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

  開班儀式前,省委書記婁勤儉為152名優秀中青年作家藝術家發來寄語。婁勤儉指出,陜西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厚土,紅色革命文化的沃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熱土,具有“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

  婁勤儉説,作為“一帶一路”的核心區,陜西已走在改革開放的前沿,也需要大家用筆尖突破“城墻思維”,引領創新創造,激發社會活力。相信參加培訓的中青年藝術家的才華和創造力,期待這裡産生未來代表和引領陜西乃至全國文學和文藝發展的“大家”。

  寄語全文:

  知悉百名優秀中青年作家藝術家培訓班即將開課,十分高興。這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情,希望這個培訓,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指針,高舉為人民創作的大旗,為年輕作家和藝術家更好的成長加油助力。

  陜西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厚土,紅色革命文化的沃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熱土,具有“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完全有理由、有條件、有基礎孕育出眾多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我相信推薦中青年人的老一輩藝術家的眼光,相信參加培訓的中青年藝術家的才華與創造力,期待這裡面産生未來代表和引領陜西乃至全國文學和文藝發展的大家。

  回顧新時期陜西文藝繁榮的歷程,離不開老作家和藝術家對後輩無私的指導與獎掖,離不開當年“作家班”的創辦和西影激發創作活力平臺的搭建,離不開年輕作家、藝術家之間相互碰撞、借鑒、感染和督促的良好氛圍。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才有了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異軍突起,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等脫穎而出,有了陜西樂壇畫壇的生機盎然,成就了赫赫有名的“文學陜軍”、“文藝陜軍”。希望現在這個培訓班和我們實施的“百優計劃”,再次開創陜西文化藝術新輝煌!

  登上古老的城墻眺望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的三秦大地,站在秦嶺之巔俯瞰全省上下“追趕超越”的偉大征程,在歷史、現實與未來的時空交匯中,我們熱切盼望更多、更優秀,與這片土地上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面貌相匹配、與時代節拍和人民需要相契合的優秀作品,點燃生活激情,激勵我們前行。作為“一帶一路”的核心區,陜西已走在改革開放的前沿,也需要你們用筆尖突破“城墻思維”,引領創新創造,激發社會活力。我堅信,這樣的作品一定會在你們中間産生。

  陜西省委、省政府出臺“百優計劃”,就是為了給有才華、有志向的年輕作家和藝術家創造良好環境,希望大家珍惜機會,不負眾望,成為德藝雙馨的文化精英。(記者 李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