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石峁皇城臺遺址榮獲2016中國考古新發現

2017-01-11 10:54:2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皇城臺門道。(供圖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 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新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遼寧朝陽市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天門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陜西石峁皇城臺遺址,新疆吉仁臺溝口青銅時代聚落遺址,河南洛陽市朱村曹魏大墓分別榮獲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石峁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陜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初步判斷其文化命名為石峁類型,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石峁遺址是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國北方的中心。據專家研究有可能是黃帝的都城崑崙城。

  “皇城臺”是石峁遺址大型宮殿及高等級建築基址的核心分佈區,臺頂有成組分佈的宮殿建築基址。皇城臺周邊以多達九級的塹山砌築的護坡石墻包裹,局部墻體有以巨型石雕的菱形眼紋或石雕人頭像裝飾,底大頂小呈金字塔狀,錯落有致,堅固雄厚、巍峨壯麗。據了解,2016年石峁遺址的主要發掘工作集中在“皇城臺”門址處,皇城臺三面臨溝,僅北側偏東有一窄梁通往外界,門址即扼守於此,發掘顯示其主要組成部分自東(外)向西(內)依次為:廣場、甕城、南北墩臺、門道等。

  其中廣場向東外敞,由南、北基本平行的兩道石墻及甕城東墻一線圍成,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63、東西寬約34米,面積超過2100平方米。甕城位於廣場內側、南北墩臺外側正中,是平面呈“U”形的一座石砌單體建築,在其外側墻根處,發現完整玉鉞兩件,係鋪設甕城外的廣場地面時埋入。南、北墩臺位於廣場內側,平面都是長方形,分別與廣場南墻和廣場北墻相接,均為石砌外框包夯土內芯的建造結構,體量上北墩臺要大於南墩臺,南墩臺頂部的層位關係揭示出其建築年代可能要早至西元前2200至西元前2300年。門道位於甕城內,以南、北墩臺為界,遍鋪平整砂岩石板,自外而內大斜坡向上攀升,保存較好,大部分石板上有清晰的摩擦痕跡。

  與外城東門址相比,兩座城門結構相似性較為明顯,兩者均以甕城、南北墩臺、門道為主要組成部分,有所不同的是皇城臺門址外有廣場。負責石峁遺址考古工作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孫周勇説,從現在的發現來看,皇城臺門址的修建要早于外城東門址,看來這兩處城門遺址的建造設計理念當具備一定的承襲關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