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餐計劃推行5年 千萬農村學生吃得咋樣

2017-01-12 09:11:27|來源:光明日報|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原標題:"營養餐計劃"推行5年 千萬農村學生吃得怎麼樣?

  農村娃,怎樣“吃”出強壯的未來

  【教改透視】

  編者按

  2011年11月23日,為進一步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農村學生健康水準,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下文簡稱為《意見》),率先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下文簡稱為“營養餐計劃”)試點工作。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等15部門印發《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等5個配套文件,進一步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的管理。

  時值“營養餐計劃”推行5年,千萬農村學生的一日三餐吃得怎麼樣?偶有所聞的變質營養餐究竟因何而來?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分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兩次關於“營養餐計劃”實施狀況的專題調研。透過調研報告,讓我們一起思考——

  中央財政+地方財政“營養餐”每天4元怎麼吃

  ● 連片特困地區“營養餐計劃”經費來源於中央財政,其他地區由地方財政承擔

  《意見》規定,連片特困地區營養餐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學生在校時間200天計算),所需資金全部由中央財政承擔。2014年,財政部進一步將營養餐補助標準提高至每生每天補助4元。

  在此次調研的8個連片特困地區中,營養餐補助標準全部達到每生4元/天的基本要求,經費由中央財政負擔。有的地區在國家撥付的每生每天4元營養餐費的基礎上,額外追加了部分營養餐補助金。

  ● “營養餐計劃”經費由學校統籌使用,支出方式取決於供餐模式

  調研發現,各地“營養餐計劃”經費的使用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由學校負責統籌食堂開銷,經費來源可具體分為上級撥款和上級撥款加家長補款兩種方式。二是由學校向附近農戶購買供餐服務,按月統一結賬。三是直接把錢打至學生的用餐卡上,學生用卡裏的錢到學校食堂進行消費。

  ● 供餐模式和內容的選擇以地方實際為依據,呈現多樣化

  《意見》規定,各地應從實際出發,多途徑、多形式開展學生營養改善工作。調研結果顯示,各地區結合自身實際,所採用的供餐模式和供餐內容有所不同。

  學校軟硬體條件的差異導致供餐模式不盡相同。有條件的學校通常在學校食堂統一用餐,由專門的廚師或任課教師負責做飯。如西南兩所村小有留守兒童之家,大概有30多名學生,由於缺少工勤人員,只能由科任教師上完課後中午給學生煮飯;該縣另一小學也是由老師自己做飯給學生吃,因為有統一撥款,所以學生吃飯是免費的。小規模學校則更多采用到附近農戶家吃飯、由中心校配送或家長自行帶飯的形式。

  供餐內容主要包括正餐、課間餐或二者兼有。營養餐根據地域分為早餐、午餐和晚餐三種。

  “營養餐”,吃飽吃好不容易

  ● 部分國貧縣未納入“營養餐計劃”

  調研發現,中部某縣是國家貧困縣,但沒有納入“營養餐計劃”,全縣29個鄉(鎮)中僅有1個鄉的學生能夠享受到企業資助的學生營養餐,並已于2016年10月中止。當地教育局工作人員多次向調研人員反映:“我們也是國貧縣,甚至比連片特困地區的一些縣還要貧窮,難道只是因為我們沒有連成片區就無法享有?”

  ● 部分地區“營養餐計劃”資金撥付不及時

  西南某縣教師反映,營養餐的費用不能按時撥付到位,都是學生吃完後再撥款,且具體的撥款時間還不確定。為了保障營養餐的順利實施,學校就要通過向教師借錢、家長補款等形式先行墊付,每學期差不多要借3-4萬元。

  ● “營養餐計劃”服務人員配套經費嚴重不足

  調查顯示,由於缺乏必要的“營養餐計劃”服務人員費用,該項經費支出只能擠佔餐費和公用經費。

  ● “營養餐計劃”實施所需的水、電、煤氣等配套費用短缺

  《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中規定,學校食堂(伙房)的水、電、煤、氣等日常運行經費納入學校公用經費開支。但調研結果顯示,許多學校均表示難以承擔這部分額外支出。基層學校的解決辦法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從公用經費中支出。但對一些學校而言,公用經費除維持學校正常運轉外,幾乎所剩無幾。另一種是從營養餐資金中截取。

  ● “營養餐計劃”的配套場所與配套設施不完備

  調研中發現,部分連片特困地區存在營養餐加工場所和學生用餐場地受限、食堂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一是部分地區尚未建成食堂以提供營養餐加工場所及學生用餐場地。如中南某縣有學校沒有專門場所做飯,只能將教室改造成做飯場所;該地區另一縣食堂空間不足以容納學生就餐,有校長提到:“中午免費的營養餐,學生分三批吃,食堂不夠用,學校決定不了。”二是食堂未配置用餐桌椅板凳。我們在西南某縣的調研發現,由於新建食堂未配備桌椅板凳,學生就餐只能回到教室,或者蹲在食堂外面就餐。三是學校無統一的用餐碗筷和清洗消毒設備等,用餐衛生難以得到保證。

  ● 部分地區的餐品單一,易導致浪費

  某些學校營養餐食品過於單一,與學生的飲食習慣不符,長時間吃一種食品會産生“飲食疲勞”,易造成浪費。例如,西南某縣學生早餐習慣吃米線,但營養餐實行的是“牛奶麵包”的固定搭配方式,學生沒有吃麵包和牛奶的習慣;西北某縣營養餐(課間餐)種類很單一,只有定制奶(前幾年還有蛋黃派和水果),學生吃多了就不愛吃了。

  ● 鄉村小規模學校實施“營養餐計劃”存在諸多問題

  小規模學校因受場地、人員和經費條件等限制,不具備統一供餐條件,採用了較為靈活的供餐方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存在直接把補助發放給學生的現象,違反了政策規定。西南某小學把補助發給老師,再由老師發給學生,學生直接從家裏帶飯到學校熱一下。

  第二,有些學校表示與農戶達成供餐協議,但並未真正組織學生到村民家裏用餐。

  第三,營養餐採用配送方式,受運輸距離所限,餐品品質受影響。西北某小學教師在訪談中對調研人員説:“(營養餐)是從中心校送來的,但送到我們學校就糊了,不能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