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開三個親歷者的傷口 看看校園霸淩到底有多可怕

2017-01-13 10:07:3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代紅玉):校園霸淩對我們大家都不陌生,學生時代每個人的心靈或多或少都曾因霸淩蒙上陰影,然而直到2016年年末校園霸淩才真正走進人們視野,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那麼你真的知道遭遇校園霸淩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嗎?孩子遇到校園霸淩,作為家長你又該如何處理?

  多次受欺找不到求助出口  孩子由內向轉為自卑

  若不是2016年12月份北京中關村二小“霸淩事件”把“校園霸淩”這個新詞帶入鄭奇(化名)的視野,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三年的鄭奇以為自己已經忘了初中時那段飽受欺辱的日子。

  從小到大,鄭奇都被認為是一個不愛説話、性格內向的孩子,小學時,家離學校近,且班裏的學生大都是一個村的熟人,所以即使學習成績並不出彩,鄭奇也從來沒有被同學惡意欺負過。但自從升入鎮上的初中,開始住校生活,內向的性格加上不上不下的成績,鄭奇很快成了班裏那幾個壞學生攻擊的對象。

  鄭奇記得初一那年,開學沒多久,班裏坐在最後一排的那幾個學生的“惡名”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年級。一天中午吃過飯,其他學生都回宿舍午睡了,鄭奇來到教室準備自習,卻見那幾個壞學生朝他走來,在他背上狠狠的打了幾拳,雖然心裏很氣憤,但瘦小的鄭奇沒敢反抗,因為害怕“報復”,鄭奇也沒有立即告訴老師。

  過了幾天,和鄭奇同在一所學校讀初三的表哥知道這件事後,就帶著鄭奇去找學校的教導處主任。誰知教導處主任表示,雖然知道那幾個學生經常惹事,但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天了,並且也沒有留下傷疤,即使把那幾個學生叫來質問,那些學生也不會承認,最後教導處主任,還讓鄭奇以後儘量不要招惹那些學生。這樣草草的處理,讓鄭奇心裏既委屈又無奈。鄭奇説爸爸媽媽對他的教育就是“好好學習,不要惹事”,一方面顧忌自己的自尊,另一方面怕家裏擔心,所以他便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家裏。

  “很多時候,即使你不惹別人,別人也會來騷擾你”陷入回憶思緒裏的鄭奇説,雖然自那以後,他儘量不跟那些“壞學生”有任何交集,但事情並沒有結束。初三那年補課期間,學校老師和學生都比較少,晚上宿舍熄燈後,幾個壞學生掀開鄭奇的被子,把連同鄭奇在內的幾個平時不愛説話的人,趕出了宿舍。正是隆冬季節,鄭奇和那幾個學生瑟瑟發抖的在宿舍外站立了近一個小時,才鼓起勇氣敲開了班主任的門,結果換來的也只是班主任對那幾個壞學生的幾句訓斥。

  基於當時極其無助和憤怒的情緒,鄭奇便打電話把事情告訴了媽媽,誰知媽媽的反應就是,“你咋那麼笨,你可以還手啊”。此後,鄭奇比以前更不愛説話了。

  鄭奇説很多人都説他內向,其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就變得很自卑,越來越不喜歡跟人説話,高中時還迷上了看電子書,“裏面的世界很純粹,遇到壞人的弱者總能被俠客拯救”鄭奇表示,可能真的是受電子書的影響,本來能考上二本的他,最終只讀了專科。

  如今已經26歲的鄭奇正在被家裏催婚,但鄭奇説,他不知道怎麼跟人溝通,他這種性格很難討女孩開心。“其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受那些事的影響,但我真的很羨慕那些在學校一直受老師喜愛,同學也不敢欺負的人”鄭奇説。

  遭遇全班冷暴力 她曾想過自殺

  也許在許多人眼中,學習優異的孩子在學校是不會受欺負的,至少在肢體上不會受到傷害,“那麼精神上呢?”,孫佳(化名)反問到。當“校園霸淩”被作為熱詞登載在各大媒體網站,孫佳突然想起了自己初中時,曾因全班同學的孤立,而多次産生自殺的念頭,孫佳苦笑著問自己“這算不算霸淩?”。

  至今孫佳都清楚的記得初一最開始時,她每次考試都是班裏的第三名,作為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學生,她和班裏總考第一名的王朋(化名)關係要好。王朋由於轉學等原因,年齡比班裏的同學都大,並且由於成績優異,所以在班級很有號召力。讓孫佳怎麼也想不到的是,當她經過努力,成績變為班裏的第一名時,王朋居然宣告了他們關係的破裂,並且還鼓動全班同學孤立她。

  孫佳説由於成績優秀,一開始老師對她有所偏愛,加上王朋的鼓動,很快班裏真的沒人理會她了,“甚至同學們看我的眼光都跟以前不一樣了”,一向活潑開朗的孫佳慢慢變得小心翼翼起來。由於受到同學的排斥,各種關於孫佳的小報告也慢慢傳入了班主任的耳朵,發展到最後,孫家覺得“似乎連老師都不想再多看我一眼”。

  “那時候一到學校就覺得所有人都在背後説我的壞話,教室的整個環境讓我覺得窒息”,孫佳説這種苦惱讓她不知道怎麼跟老師和父母訴説。當最後,孫佳最好的朋友也站到了她的對立面時,她覺得非常無助和絕望,徹底放棄了學習,並且還多次嘗試購買安眠藥自殺。孫佳説,“因為覺得找不到拯救自己的出口,在當時能想到的只有自殺”。這種境況一直持續到初一結束,父親幫孫佳辦理了轉學才宣告結束。

  現在已經大學畢業兩年的孫佳,回憶起初一的片段,仍舊有些激動,她説,“雖然已經是成年人,但回想起來,還是不能完全釋懷”。

  作為幸運兒霸淩被及時制止 但正目睹著更多霸淩事件的發生

  正在讀初三的王浩(化名)一年前經歷了一場校園霸淩。青春期的孩子難免産生矛盾,王浩説遭遇霸淩的那天,他和同班同學張超(化名)在學校發生了言語衝突,誰知下午放學他剛出校門,張超就帶著幾個其他班的學生衝上來打他,導致他眼睛上方産生淤青。

  作為借讀生,當時王浩的父母並不在他身邊,一個人回到租住的住所,一向戀家的王浩既疼痛又難過,於是他便撥通了媽媽的電話,訴説自己被欺負的苦悶。接到兒子的電話後,王浩的媽媽立即給王浩的班主任打了電話,並委託居住在距離學校不遠處的親戚去學校和班主任協商解決辦法。經過老師的協商處理,王浩説“張超再也沒敢打我了”。

  雖然王浩最終逃離了霸淩,但王浩表示,校園霸淩每天都在他身邊上演。“我和我媽的關係就像朋友一樣,所以遇到這樣的事,我敢跟我媽説,我媽也知道怎麼去處理,另外,我遇到的這個娃也是比較聽他爸媽話的,爸媽管了之後會聽”王浩説,在他的身邊許多學生遭遇了霸淩根本不敢告訴家長,因為更多人獲得的回應都是責罵,並且在那些“校園強霸”中,能聽從父母教育的人也很少。王浩説,“告訴了家長、老師也沒用,以後還是會被欺負,所以很多人只能自己忍著”。

  在某初中任教的一名老師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他們學校如果知道學生存在打架現象,一般會讓事件雙方都回家寫檢討,面壁思過一段時間,嚴重時還會開除學生。而家長們的反應也多是簡單粗暴的責罵,所以即使不考慮青春期敏感的自尊心,一些孩子受了欺負,也不會向學校和家長反映。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你會怎麼辦?

  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遭遇了霸淩,你會怎麼處理?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了一些學生的家長,了解他們的處理方法。

  史先生説,他的孩子今年正在讀小學五年級,之前有過被霸淩的經歷。由於霸淩者是老師眼中的寵兒,他的孩子向老師反應情況後,老師並沒有對事情進行處理,所以孩子回家向他求助。“我當時給他的策略就是,打回去,有啥後果等老師來找我”史先生説,“面對這種問題,我也很無奈,但我覺得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不受傷害”。

  王女士面對詢問,則表示會第一時間找老師,看老師怎麼處理,然後決定要不要找學生家長。在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的眾多家長中,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和王女士一樣的處理方式。

  採訪時中,我們也接觸到了一些對校園霸淩完全沒有概念的家長,“現在學校管理都挺好的呀,不會有這種事吧,孩子回家也沒説過”一位姓劉的家長説道。

  教育專家:遭遇霸淩可導致孩子抑鬱自殺 家長需做好正確引導

  針對校園霸淩,教育專家畢騰飛表示,霸淩事件包含的多種負面因素,將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産生非常嚴重的影響。他説,霸淩事件和霸淩個體均具有特殊性,一般霸淩事件對孩子的影響很難在短時間內表現出來,因此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人們很難判斷後期孩子的一些負面表現是否和霸淩事件相關。但可以確定的是,遭受霸淩,一般都會影響孩子的自尊水準和心理健康程度,從而讓他們産生自卑、多疑、敏感、偏執等人格特徵。“嚴重時,甚至還會讓人患上抑鬱症,甚至産生人格障礙,霸淩影響的潛伏期比較長,大部分會在人23歲到50歲體現,這樣的年齡段,更加難以應對心理困擾,45歲以上,會有更大的抑鬱、焦慮,甚至會産生自殺風險”。

  此外,畢騰飛強調,遭受過校園霸淩的學生,對外界環境會比一般孩子更敏感,但這種敏感往往是不必要的,長期處在草木皆兵的情緒中,會導致孩子心理焦慮、緊張,影響孩子的身體激素水準。畢騰飛説,“這種對孩子身體和心理的雙重不利影響是非常深遠且廣泛的”。

  霸淩事件本身對孩子來説已經很可怕,如果家長的處理方式不當,不僅起不到幫助作用,反而會對孩子産生二次傷害。畢騰飛建議家長,在得知孩子遭遇霸淩後,首先要儘快隔離傷害源,如果情況嚴重,休學或者轉學都是必要的;其次家長要鼓勵引導孩子對事情做正確的評價和感受,通過家人間最溫暖的方式,幫孩子擺脫負面情緒,如果孩子情況比較嚴重,建議找專門的心理專家進行諮詢;此外,家長還可以陪孩子一起出面解決問題,讓孩子感受到被保護的安全感;最後,畢騰飛特別警示家長,千萬不要指責甚至打罵孩子,這會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此外,以暴制暴只會增加更多無必要的風險,並不能幫助孩子減少傷害。

  律師:一般傷害達不到刑法處罰程度  加強防範是關鍵

  校園霸淩如何界定,是否有專門的法律對霸淩進行懲治?陜西德尊律師事務所陳灝律師表示,因為校園霸淩的涉事雙方一般都是未成年人,所以目前對於校園霸淩事件的懲處主要還是依據《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規定。陳律師説,“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負刑事責任;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但陳律師表示,大多數校園霸淩的傷害程度都夠不上刑法的處罰標準,尤其是14歲以下的孩子,即使對他人的傷害程度很深,也不負任何刑事責任,所以目前來説只能通過加強教育和防範,來盡可能減少霸淩事件的發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