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學者發現5.35億年前微型人類遠祖至親

2017-02-03 10:04:26|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當地時間1月30日在線提前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以封面亮點文章形式發表了西北大學地質學系韓健等人關於早期生命研究的重要成果:我省陜南地區發現了最古老的原始後口動物化石,這種只有成熟人卵大小十分之一的動物被認為代表著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最早期的微型人類遠祖至親。它使人類對早期祖先認知由5.2億年前推至5.35億年,由宏觀祖先前推至毫米級的微觀祖先。    

  地球上所有動物共同構成了在親緣上彼此關聯的動物界或動物譜係樹。動物界中數以億計的古今成員依其譜係演化關係可以歸併為基礎動物、原口動物、後口動物三個亞界。其中,人類是後口動物亞界的一員,其起源演化受到學術界特別關注。     

  借助生物學和古生物學信息構建動物譜係樹並探尋其起源,是理清人類遠古祖先演化脈絡的前提。西北大學舒德幹團隊經過多年來對澄江生物群的研究,首次揭示出脊椎動物、頭索動物、尾索動物、棘皮動物、古蟲動物等後口動物亞界幾乎所有門類的原始代表,為人類探索早期遠祖的來龍去脈提供了基礎證據。澄江生物群中的後口動物的個體大小已經演化至釐米級宏觀水準。根據動物演化邏輯,它們必然源自更古老的毫米級微型祖先。那麼,這些微型後口動物始祖到底會長成什麼樣子?窮根究底的好奇心激發科研人員不斷深入探索。     

  多年來,韓健研究小組運用酸蝕法、顯微電鏡、顯微CT等技術對5.35億年前的陜南寬川鋪生物群中微型動物化石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不僅發現了多種基礎動物和原口動物,還發現了原始的後口動物——冠狀皺囊動物。這種動物呈近橢球形,成體大小約1毫米左右,具有可伸縮的環狀口部卻無尾部和肛門。最重要的是,它出現了被認為是鰓裂構造雛形的成對排水鰓孔。所有特徵顯示,這種最古老、最原始的後口動物很可能代表著後口動物亞界的一個根,對深入探討兩側對稱動物的軀體構型起源具有重大意義。     

  舒德幹院士介紹,人類遠祖在進化上的創新里程碑主要發生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5.2億年前,澄江動物群中的“天下第一魚”代表著剛剛創造出頭腦和原始脊椎的宏型人類祖先;5.35億年前的皺囊動物應該與創造雛形鰓裂的微型人類遠祖親密相關。此次發現,開啟了毫米級微型後口動物始祖研究的新篇章。(記者 張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