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劣天氣高速不再“一封了之” 西安將試點高速可變限速

2017-02-09 09:22:24|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遇到大雪、霧霾等嚴重惡劣天氣,高速公路往往只能選擇封路,雖然降低了安全隱患,但也給群眾的出行帶來了很多不便。今後,這種情況將得到有效解決。昨日(2月8日)上午,陜西省公安廳與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就“公路可變限速同步控制系統”項目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該系統能根據不同的天氣情況和路麵條件,調整公路的限速值,並通過顯示屏告知駕駛員。未來,即使碰到惡劣天氣,高速公路也不必再“一封了之”了。

  限速智慧化讓駕駛更安全

  目前,在高速公路上的限速牌上均為固定值,但由於很多路段的駕駛環境不同,尤其在秦嶺附近,一段高速路上也可能有部分地段出現大霧等惡劣天氣,這就只能靠駕駛員自己判斷來降低車速。該系統的投入使用,將實現區間內可變限速,有效提高駕駛安全。

  該系統研發的負責人、公安信息化應用實驗室副主任支錄奎介紹,這套系統的工作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通過感測器對雨、雪、霧霾、冰覆蓋等環境下公路的能見度、光照或積水、冰雪覆蓋率進行監測;隨後,控制系統模組計算出該路段的安全駕駛速度,再通過路旁設置的顯示器提示駕駛員調整時速;同時,系統的同步模組還將把適時調整的限速統一到電子抓拍設備上,保證監督駕駛員遵守限速規則。

  此外,為了防止出現限速數值在短時間下降過快引發交通事故,系統在限速變化時還將進行提前預判。“基本上10-20公里之間就安裝一台感測器。比方説這個路段情況好,限速120公里/時,下一個路段要限速80公里/時,在限速路段前好幾個顯示器就會顯示下一路段情況,並且會以5公里為區間逐步降速。”支錄奎説。

  惡劣天氣高速路也能暢通

  説到這套系統的研發,其實源於2014年新華社的一篇《高速路豈能“一封了之”》的報道給支錄奎帶來的感受。支錄奎告訴記者,那篇報道中提到,由於當時是春節黃金周最後一天,大批旅客過完年後踏上返程。但大霧兼雨雪天氣肆虐,全國共有河北、河南等8省50條高速公路的60個路段通行受阻,令公眾的返程之旅蒙上艱辛。

  “我自己也幹過很多警種,所以最明白公安的管理需求。”支錄奎表示,自己在之前的工作中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做水産生意的人拉了一車蝦,因為高速封路沒法及時趕到,結果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儘管可以派警車開道帶領社會車輛通過,但因為警力資源有限,只能分批次進行,第一批車輛走了之後,後到的車輛仍然需要等待。“這如果要是在山裏的話,水和食物恐怕都成問題。所以我就想怎樣能在不封路的情況下保證惡劣環境的出行安全,研製成功後,首先在寶雞市陳倉區部分路段試用,效果挺好。”

  該系統已于2015年3月在沈海高速山東段安裝運行,取得較好的反響。下一步,將於今年上半年內在西安選擇兩處試點,根據實際測試及駕駛員反饋情況,進一步完善之後再進行推廣。(記者 文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