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大常委會明察暗訪 擰緊環保“緊箍咒”

2017-02-15 16:43:17|來源:西部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頒布實施一年多來,為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尚方寶劍”,也為陜西省加快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近,省人大常委會對陜西省貫徹實施新環保法的情況進行了明察暗訪,擰緊環保“緊箍咒”,督促各地加快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這次執法檢查是新《環保法》實施以後,省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的環境保護法專項檢查,檢查的重點是政府法定職責履行情況、環保法的具體落實情況和突出環境問題的治理情況,同時,也認真聽取社會各方對依法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陜西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委員辦公室主任王軍科:“這次檢查也是旨在用人大的嚴格監督,促進最嚴法律的落實。這次檢查的突出特點,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在發現問題、曝光問題、促進問題解決中,促進法律的落實,促進環境品質的改善。”

  在陜西省環保廳的配合下,陜省人大常委會針對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廳掛牌督辦和媒體曝光的突出環境問題,分成三個執法檢查組,奔赴咸陽、銅川、渭南、商洛、延安、榆林6市的24個縣區,對76家企業和單位進行重點問題監督檢查。在每個檢查點上,詳細了解環境問題的現狀、原因和整改情況。為了保證執法檢查的監督力度,檢查採取明察暗訪的形式,兵分兩路,一路通過明察,深入現場,實地檢查,另一路 “不打招呼”,暗訪檢查。

  陜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辦公室副主任朱引團:“咱們這次的明察,就是一方面到縣上看一些污染企業的治理,聽一些政府情況的工作彙報,進行現場詢問,同時對一些重點問題,我們也啟動了專項調查,這四種形式來明察;暗訪就是採取不打招呼,不設定路線,就是看企業是不是真正地把環境保護各項措施常態化的落實。”

  焦化企業屬於傳統高污染、高耗能行業,是這次執法檢查的一大重點。在建廠40多年的老國有企業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檢查組發現,由於行業技術局限和資金緊缺,這家企業的焦爐煙氣脫硫脫硝難以穩定達到地方限值,長期存在超標排放。對此,檢查組責令他們必須限定時間治理污染,嚴格履行環保責任和社會責任。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下一步將傾斜資金進行環保技術改造升級,全力保障節能減排。

  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姚繼峰:“在2017年,實施到位,達標排放。改造以後,使這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包括煙塵排放,達到關中道這個新標準要求。”

  澄城縣順昌焦化廠的污染問題經媒體多次曝光,檢查組暗訪時了解到,這家企業一直沒有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産許可證》和排污許可證,運行多年的60萬噸焦爐生産線存在重大安全生産隱患和嚴重環境污染問題,當地政府已責令其限期拆除。

  澄城縣環保局副局長張建軍:“這是焦化廠的一個進煤口,現場把這些全部澆注封住了。”

  陜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辦公室副主任朱引團:“環保啥不達標?”

  張建軍:“破壞性生産,生産的相關的環保設施不到位,這個煙塵超規排放。”

  通過人大執法監督檢查,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的責任意識、企業的自律意識和公眾的保護意識,推動環境保護基本制度和重要法律規定有效落實,為守住環境安全底線提供可靠法治保障,這一根本要務在此次環保執法檢查中得到了有效體現,基層環保部門和企業深受觸動。

  澄城縣環保局副局長張建軍:“這次人大來檢查,更堅定要按我們的要求,把所有的原料清理乾淨,確保這次關停不出現安全問題,要徹底消除這個焦化廠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徹底消除它的安全隱患。”

  查出問題,還要開出藥方,敦促解決落實。暗訪組在蒲白礦務局矸石電廠發現:廠區道路揚塵污染,固體廢料堆放不規範,污水處理未經消毒。

  蒲白矸石電廠副廠長田海清:“計劃就是儘快,落實責任人,落實部門,落實期限進行整改。”

  檢查組在潼關縣垃圾填埋場突擊暗訪時發現,這個填埋場存在管理不規範、沒有任何設備運行記錄、排放的污水也未做檢測等問題。

  陜省環保執法局執法監督處處長房銀鋒:“把你處理垃圾滲濾液的記錄拿出來,把記錄看一下。”

  潼關縣垃圾填埋場負責人:“我沒有做運行記錄。”

  房銀鋒:“你這等於是不明不白的,反正處理設備我就開了,我開沒開,沒人知道!”

  針對檢查出的問題,檢查組要求,該填埋場立即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將所有運行數據記錄在案,並按規定完善實驗室設備,定期檢測處理過的水質。

  潼關縣垃圾填埋場負責人:“出現的問題,馬上進行整改,把過去的錯誤先整改過來,馬上整改進水記錄、出水記錄,所有的進水量,做好臺賬。”

  國家環保部和陜省環保廳督辦的環保違法案件,也是這次執法檢查追蹤的重點,但是這次執法檢查發現,個別單位和企業對督辦和曝光的問題熟視無睹,整改不到位。早在2015年,白水縣污水處理廠就因在線自動監測設備運行不正常,被省環保廳通報,並責令進行整改。檢查組這次在暗訪中通過取樣人工檢測處理過的水質,發現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整改,在線監測設備涉嫌造假,要求當地環保部門進一步核實查處。陜西有色榆林煤業有限公司杭來灣煤礦曾因違法排放廢水,被省環保廳掛牌督辦,然而,這次執法檢查發現,這家企業仍然沒有落實環評要求,廢水零排放不達標,過去長期排污形成的多個廢水池也未經處理。

  陜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副調研員佘永鋒:“希望這個企業的領導,要引起高度的重視,要把省級掛牌的內容,逐條落實到企業的當中,確保設施到位!”

  檢查組在靖邊縣暗訪時發現,雖然此前媒體多次曝光,但仍然有多個邊緣殘次井沒有徹底取締關停,給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威脅。

  陜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副調研員佘永鋒:“剛才我們從現場看到的幾處黑油井,對當地的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特別是水、土壤,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必須把它取締關閉,才能達到目的。”

  針對環境突出問題,特別是屢次監督仍然得不到整改的嚴重問題,省人大環保執法檢查組表示,要用法治的手段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守生態紅線,維護生態安全,推動環保法有力有效貫徹落實,使之真正成為環境保護的“鋼牙利齒”。

  陜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委員辦公室主任王軍科:“我們希望,能夠引起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的高度重視,進一步強化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凝聚社會力量,落實保護優先方針,嚴格執行法律規定,加強環境基礎建設,加快突出環境問題的解決,加快重點河流綜合治理及干支流的污染防治,努力使陜西省環境品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和改善。”

  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相信在嚴厲的監督下,各級政府的責任意識、企業的自律意識和公眾的環保意識都將不斷提升,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必將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記者 陳剛 王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