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從2016年10月開始,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仿佛陷入了輿論的漩渦中,從西安臨潼的“紅唇兵馬俑”到比利時列日火車站的“秦代兵馬俑展”,再到2017年2月安徽安慶市太湖縣五千年文博園出現的史上最大山寨“兵馬俑群”,都讓兵馬俑無辜躺槍。
今天(2月17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法律顧問閆玉新主任。他表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於系列侵權事件非常重視,2月9日通過其官方網站發出侵權《聲明》;隨後又向比利時列日火車站和五千年文博園發出律師函,但是目前沒有得到任何一方回應;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進行前期論證和材料準備階段,不排除採取法律手段,通過上訴解決侵權問題。
“山寨兵馬俑”事件之系列回顧
2016年十一國慶節期間,央廣網記者在西安報名參加了號稱是“秦陵地宮、世界八大奇跡館、鴻門宴遺址、項王營及兵馬俑”多個景區的一日遊,結果讓人大吃一驚。“世界八大奇跡館”裏面同樣都是蠟像和仿製品,彩繪工藝複雜、上色講究的兵馬俑在這個館裏竟統統被畫成了“雙眼皮”、“紅嘴唇”……
12月5日,國家旅遊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旅遊局掀起史上最嚴景區“整肅風”,世界八大奇跡館被摘牌。
2017年1月,在比利時攻讀文博專業博士的崔先生向《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爆料稱,在比利時列日火車站自2016年12月23日開始的一場“秦代兵馬俑展”亦有“山寨”之嫌,該展覽展示的所謂“兵馬俑”和秦代文物粗製濫造,但法、荷、德、英四語的説明牌全程未出現一個“replica”(複製品)的字眼。但展覽組織和策劃卻相當完善,現場多媒體影片、場景復原、衛星動畫一應俱全,闡釋線索均符合歐洲人的理解習慣。對於不明真相的歐洲觀眾而言,這儼然貌似一個來自官方授權的正規中國兵馬俑文物展。
2017年2月初,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安徽省安慶市太湖一個文博園內,出現了上千個兵馬俑。該“兵馬俑”群完全按照西安臨潼兵馬俑一號坑原比例複製而成。
2月9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過官方網站發表《聲明》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依法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享有名稱權,並且對已註冊商標(如:“兵馬俑”、“秦俑”、“秦始皇兵馬俑”、“銅車馬”、“秦始皇帝陵”)享有商標專用權。任何未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授權使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名稱、註冊商標及享有著作權的圖片、影像資料的行為,均構成侵權。近期國內外出現的“山寨兵馬俑”展覽,如近日媒體報道的比利時列日火車站舉辦的“兵馬俑”展以及安徽安慶市太湖縣的“山寨兵馬俑群”,並沒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許可和授權,對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並不知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將保留依法追究行為人法律責任的權利。
閆玉新表示,該《聲明》並非僅僅針對安徽“山寨兵馬俑”這一件事件,更多的是希望通過發佈《聲明》來向海內外遊客澄清這些“山寨兵馬俑”展覽,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沒有任何關係。發佈《聲明》也是對遊客知情權的保護。
2月10日,五千年文博園行政總監殷照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該景點是“秦始皇塑像群”,並不是網絡上所稱“兵馬俑群”。對於“侵權説”,太湖縣“五千年文博園”予以否認,並表示,其兵馬俑造型設計來自“史料記載”,有創新和修改,“不是複製,也談不上模倣。”“兵馬俑只是為了展現歷史典故而建,不涉及侵權。”
是否侵權觀點不一 官方表態決心維權
隨著社會對“山寨兵馬俑”的持續關注和輿論的發酵,越來越多的法律人士關注到“山寨兵馬俑”的侵權問題,觀點不一。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知函表示,五千年文博園修建“山寨兵馬俑群”供遊客參觀,並以此營利,已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有權要求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常莎律師則認為,安徽的仿製行為不足以引發遊客混淆真兵馬俑與該景點,因此不屬於擾亂旅遊市場秩序、混淆旅客視聽的行為。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孫昊亮在《博物館知識産權法律問題探析》一文中對於文物的著作權則表達了不同觀點,認為文物同樣存在著著作權保護的問題,“文物著作權問題之所以是一個鮮有人提及的話題,最重要的原因是文物往往歷史悠久,其財産權按《著作權法》的規定已過保護期,而且文物的作者往往已經難以查找。然而,這並不表明文物不存在著作權保護的問題。”
面對社會的種種觀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法律顧問閆玉新在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時説道:“秦陵博物院此次決心維護自身權利,已經著手準備對安徽文博園和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山寨展覽提起訴訟,要求停止展覽、消除影響、賠償損失。這不僅是自身的維權行為,也是促進我國文物保護立法、司法的實際行動。安徽太湖縣的‘五千年文博園文化主題公園’內出現的上千個兵馬俑,並對外宣稱是按照‘兵馬俑一號坑’比例原樣複製,該行為院方認為侵犯了兵馬俑的整體性、完整性,構成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為什麼侵權?閆玉新這樣説道。首先,中國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締約國,對保護世界文化遺産負有國際義務。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文化遺産,中國對其保護負有國際法上的義務。該文博園複製的秦始皇兵馬俑不是一般的文物,而是受《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産。該文博園的複製既未徵得秦陵博物院的許可,又無專家進行工藝方面指導,其複製品粗製濫造。這種複製行為是對世界文化遺産的不尊重,侵害了兵馬俑整體形象的特有性,破壞了兵馬俑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完整性,同時也違反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中國大陸于1985年批准了該公約)以及《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其次,該文博園的複製展覽行為違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該文博園之所以明目張膽、理直氣壯無非是強調文物不受知識産權保護。但是他們不知道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基本建設、旅遊發展必須遵守文物保護工作的方針,其活動不得對文物造成損害”。此處的“損害”不僅是對文物實體的損害,還應包括對文物形象,文物無形價值的損害。而在安徽展出的山寨“兵馬俑一號坑”中的數百兵馬俑,根據媒體報道是由水泥、石膏、泡沫等製造而成,工藝粗糙,毫無美感,與秦始皇陵兵馬俑造型存在雲泥之別,顯然是對文物形象和兵馬俑無形價值的損害。
第三,即便文物本身不受知識産權相關法律保護,但並不意味著該文博園的行為不構成其他民事侵權。該文博園在門票上擅自使用“秦始皇兵馬俑”的字樣對外宣傳,該字樣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法人名稱,而且直接混淆了旅遊消費者的認知。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侵害了兵馬俑博物館的名稱權。而且,秦陵博物院是“秦始皇帝陵”、“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秦俑”“銅車馬”的商標所有權人,該文博園對上述商標的不當使用必然構成商標侵權。此外,秦陵博物院雖然不享有兵馬俑雕塑的著作權,但自行攝製製作的圖片、視頻資料乃至文字説明都享有著作權,安徽文博園的不當使用同樣構成著作權侵權。
最後,該文博園的經營不僅有違商業道德,更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文博園的展出行為是旅遊經營,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自1979年便開始對外展覽,在世界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安徽文博園在主觀上明顯存在搭他人便車的故意,在客觀上造成了市場混淆,損害了秦陵博物院的合法權益。文博園與秦陵博物院同處旅遊行業,即便其展覽的是複製品,但其數量眾多,又與秦陵博物院的館藏文物存在相似之處,其行為也破壞了秦陵博物院在旅遊業的競爭優勢,侵佔了秦陵博物院的旅遊市場份額。據了解,這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極大的損害了秦陵博物院的權益。該文博園在其網站上公開宣稱累計接待遊客400余萬,按照每張票120元計,文博園近年來已經獲利達四億八千萬餘。
“山寨兵馬俑”層出不窮 博物館到底如何應對
近年來,從“山寨埃及獅身人面像”到“山寨兵馬俑”,這種山寨行為不僅僅是個別行為,儼然成為了一種行業現象。面對世界文化遺産、珍貴文物,社會首先應給予絕對尊重和維護,共同保護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遺産和精神家園。但是就博物館自身發展而言,面對山寨倣品,博物館應該怎麼做?
2月14日,由陜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組織的“保護文物 傳承文明 發展文化——博物館教育座談會”在西安博物院召開。陜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在會上直指“山寨兵馬俑”問題。他表示,“山寨兵馬俑”雖然層出不窮,但都是形式上的模倣,沒有絲毫創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為兵馬俑的擁有者,不僅要對兵馬俑這批文物負責,還應該對遊客負責,利用創新思維,在展覽上、陳列上多下功夫。
他指出現在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參觀,大多數遊客對兵馬俑的印象仍停留在“秦始皇軍隊氣勢雄偉”“千人千面”等基本認知,但是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文物不僅有兵馬俑,還有百戲俑等等,反映了秦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精神等方方面面。除了兵馬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應該在其他文物策展上多下功夫,展出的不僅有大秦帝國的恢弘氣勢,還有大秦帝國的社會風貌。通過一系列好的展覽,提高遊客對秦朝精神層面的認知。如此一來,山寨還有什麼可怕之處?
見字如晤 陜西師範大學連續15年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2021-07-16 17:32:38
“演藝”裏的西安:雅樂尋蹤 駐華大使夫人與西安共譜文化交流“交響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駐華使節西安經貿文化之旅走進白鹿原影視城2021-05-16 16:43:35
“八辦”紀念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持續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奮力譜寫“八辦”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從劉家洼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首次發現了關中地區罕見的金權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覽以“光化六合”為主題,意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國末期至隋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演進為線索,以于右任先生“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朝墓誌和拓片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寶雞市千陽縣第四屆西秦刺繡香包節開幕2021-06-06 16:19:42
絲路歡樂世界主題角色動畫Miracle(《奇跡》)預告片正式發佈2021-05-27 19:22:11
銀川市首批“暢遊西鹹新區”旅遊團打卡西鹹2021-05-21 11:33:32
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開幕2021-04-03 16:19:01
“中國到處都有意思,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是現就讀長安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張依娜來到陜西後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選擇來中國留學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於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的寶雞,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2019-11-11 09:47:2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