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産生活垃圾22年翻10倍 江村溝還可填3年

2017-02-17 09:19:46|來源:陜西傳媒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滿眼望去,一層層待填埋的垃圾五顏六色,雖然是冬天,但西安市狄寨原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垃圾傾倒口散發出的刺鼻氣味仍讓人忍不住捂住口鼻。

  自1994年投入使用至今,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已為西安市服務了22年。然而,根據目前西安市日産垃圾量估算,江村溝垃圾場即將飽和,2020年前後就會封場。那麼3年後,垃圾何去何從?

  預計填埋場可再用3年

  一名工作人員説,22年間,西安市日産生活垃圾量從開始的800噸左右到如今的8000多噸,從開始的每天不到100車次,到如今每天700多車次。

  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整個工程從1990年開始,總佔地1031畝,總容量4900萬立方米,現在日平均處理生活垃圾約8500噸,最高單日處理量9600噸,填埋總量已達2200萬立方米左右。根據目前西安市日産垃圾量估算,預計這個填埋場可再繼續使用3年左右。

  垃圾填埋場工程師段永勃介紹,2013年,三期庫容即將用完,開始了四期建設。四期服務年限至2020年(不考慮新增其他垃圾處理設施)。

  按計劃,四期建設2017年底完工,設計日處理垃圾量6850噸,可是以目前的日産垃圾量來看,已超負荷。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處長王軍民説,超負荷處理就會存在滑坡等安全隱患。目前,西安只有江村溝一個生活垃圾處理場,必須保證每天都能正常運轉,否則就可能出現垃圾圍城的情況。

  暑假前垃圾會明顯增加

  2月14日上午,填埋場裏的垃圾車來來往往,段永勃指著溝邊的白色邊界高度説:“你看,距離最高限度也就剩下20米了。”他説,每期工程都是根據填埋高度設計的,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總長1.8公里,設計填埋高度130米,目前填埋高度已達到110米,最高點達到113米。

  “可是西安市的城市生活垃圾量還在以每年5%遞增。”王軍民説,尤其夏季,西安高校多,每年學生放暑假前,垃圾量會明顯增加,加上生活垃圾中瓜果多,含水量大,而夏季也是雨水多的季節,整個夏季都是他們工作壓力最大的時候。王軍民説,江村溝填滿後,不可能再作為耕地使用,可能會規劃建成一個生態景觀公園。

  減少暴露時間 用塑膠膜覆蓋

  “很多沒有來過填埋場的人,都想像著被拉來的垃圾隨便用土一埋,其實不是隨便填埋的,環保要求很高。”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辦公室主任魏峰説。

  在填埋場裏,除了來來往往的垃圾車,還有推土車和壓實機在不停地作業,沒有被土和垃圾覆蓋的地方,都被整齊地分割成塊並被黑色的塑膠膜覆蓋。

  段永勃介紹,每層垃圾在黃土覆蓋的基礎上採用HDPE膜二次覆蓋,以減少臭氣的擴散和雨水的下滲。

  此外,考慮到場區安全和提高作業標準的需要,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從2014年11月1日起全天候24小時垃圾填埋作業時間調整為早6時至晚10時的16小時作業運行,以實現作業面每日覆蓋,縮小垃圾暴露面積,減少垃圾暴露時間,減少氣味發散污染。

  收集沼氣用來發電

  在填埋場現場,記者注意到,每個黑色塑膠膜覆蓋的填埋單元都有一組向上伸出的黑色管子。據介紹,這是集氣管,是為了收集地下填埋的垃圾産生的沼氣,利用沼氣來發電。

  2003年由法國一家公司修建了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填埋氣發電廠,這是當年西安市政府的環保項目,于2003年12月20日建成並網發電。發電廠的建成運行對於填埋氣收集利用和場區環境綜合治理具有重要意義,即使在垃圾填埋場封場後還可運行十年。

  新垃圾場還沒最後確定

  在江村溝即將飽和的現狀下,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在垃圾焚燒廠建設的同時儘快啟動備用垃圾場的規劃選址及建設,要實現環境風險可控化,資源利用集約化,配套設施節約高效化。

  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信息中心主任史煒説,前些年垃圾處理以填埋為主,是因為相比之下這種處理方式造價小。但填埋對場地要求較高,目前填埋場新址的選擇經過調研和論證,還沒最後確定。

  史煒建議:市民儘量少用一次性物品,現在外賣很火,而由此産生的一次性“白色”塑膠垃圾越來越多。其次是電商發展很快,化粧品等商品過度包裝的現象比較嚴重。還有就是要細化垃圾分類。他認為,不是市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不高,而是垃圾分類相應的處置終端沒有建立,這需要政府部門引導,建立收集、運輸、處理終端。現在很多小區都設立了廢舊衣物回收箱,這也能給垃圾處理減輕不少壓力,應該倡導。 記者 張莉 趙彬

  日本垃圾分類要達“零垃圾”

  日本垃圾分類最為精細,前幾年橫濱市把垃圾類別由原來的五類更細分為十類,並給每個市民發了長達27頁的手冊,其條款有518項之多。比如:口紅屬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紅管屬小金屬物;水壺屬金屬物,但12英寸以下屬小金屬物,12英寸以上則屬大廢棄物……德島縣上勝町把垃圾細分到44類,並計劃到2020年實現“零垃圾”的目標。

  在日本,扔垃圾也有很多講究,比如牛奶盒要剪開晾幹、報紙要疊放整齊,送往指定的場所。此外,為了防止滋生蚊蟲,扔垃圾還有時間限制,不能提前太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