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享單車進西安説起:自行車背後的資本暗戰

2017-03-02 09:02:52|來源:陜西傳媒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忽如一夜春風來,黃色、橙色、果綠色的共享單車開始出現在西安街頭,早在去年就紅遍全國的共享單車終於來到古城,引發西安人熱議。

  3月1日,共享單車平臺ofo宣佈完成4.5億美元融資;同一天,阿裡巴巴旗下螞蟻金服投資永安行,共享單車競爭再升級。一輛小小的自行車,怎麼就牽動了創投熱?從滴滴打車到小豬短租,再到共享單車,這些年被我們一一熟悉的那些共享經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暴露出那些發展瓶頸?未來去向何方?

  1 共享單車來了

  “共享單車最近在西安的朋友圈裏火得很。”西安市民小王表示,為了成為時尚的一分子很願意去嘗試使用它。不過,她説道,可能是剛開始,這些共享單車的投放量並不大,停放點也比較分散。用手機相關實用軟體搜索只能看到周邊有一輛車,在地鐵站附近找了一大圈才看到車。記者走訪了解到,西安目前投放的共享單車大多集中在高新區、小寨和南門外等地。

  根據最早進入西安的共享單車ofo運營團隊市場調研及兩次投放數據分析,該品牌將在西安投放15萬輛單車才能滿足用戶需求。“現如今西安共享單車的市場才剛剛打開,投放量還遠遠達不到這個數字”,ofo西安市場負責人郭久雲表示,“我們願意與其他品牌一起推廣,讓共享理念深入每一個西安人,推進‘城市大共享’計劃。”

  按説,掃碼取車,隨停隨放,經濟便捷的特性理應讓共享單車很方便使用。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記者在西安某小區一棟家屬樓裏看到,一輛ofo小黃車被鎖在了樓梯扶手上儼然成為“私車”,即使其他用戶使用GPS搜索到了單車,也很難使用該車輛。有人甚至在網絡二手拍賣平臺上叫賣共享單車。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共享單車的發展遇到監管難題、道德拷問等發展瓶頸。

  “目前,所有共享單車的理念都是用戶結束用車後,將單車停放至道路兩旁安全區域,方便他人取用。但現實使用情況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有些用戶並不會自覺將車停放在合理位置,更有甚者會給單車加裝私鎖、甚至對單車進行蓄意破壞。”郭久雲告訴記者,“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一方面正積極與政府部門溝通,另一方面也在擴充本地運維團隊,加大對單車的維護力度和頻次,維護城市環境。”除此之外,摩拜單車也將加裝新鎖、忘記關鎖導致車輛丟失、非法移車等不道德行為列入信用扣分機制,若信用積分低於80分時,用車單價將會根據信用分數調整至每半小時100元計費。

  2 細數共享經濟的幾番登場

  這幾年,從滴滴打車、Uber、Airbnb到小豬短租,再到現在的摩拜、酷奇、ofo,共享經濟的幾張面孔讓中國融入世界共享經濟的發展洪流。一方面,人們開始逐漸熟悉共享經濟。另外,在資本發酵下,共享經濟在國內發展方興未艾。

  “在手機中點一點就可以叫到車,計程車以前的拒載、繞路、加價什麼問題都解決了。的確比以前方便了很多,有時候父母想要去哪給我打一個電話,我還可以幫他們叫車。”在西安高新區工作的小許告訴記者。2016年,Uber和滴滴競相補貼事件在全國掀起不小波瀾,消費者們開始慢慢習慣於智慧出行。

  “我一個人在西安住,2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天除了上班其實住不了多久。看到共享租房的收入不錯,就把房子放在共享平臺,像國外一樣接待‘沙發客’。”家住曲江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將自家幾間客房“共享”出去的幾次經歷都不太美好,讓自己對“共享”租房這種模式不再感興趣。據介紹,有一次一名大學生租了他的一間房子,使用後,將客廳、臥室、廚房折騰得面目全非。他去理論,對方還振振有詞,説既然掏了錢就有使用的權利,氣得他沒辦法。共享平臺也幫不上忙。

  近幾年火爆起來的“共享”經濟,指的是以互聯網為媒介陌生人之間閒置物品、閒散時間或知識、技能的共享,受益方通常會支付報酬但金額比從商家接受服務要低。美國共享經濟的代表是Airbnb和Uber,中國最早由打車行業唱紅了共享經濟,卻在國外最火的租房領域因為地域差異折戟沉沙。

  3 共享經濟邁入下半程

  那些年在中國火爆的共享經濟如今發展的怎樣?最近的新聞是,經過交通部門立法管制後,以滴滴為代表的幾家共享專車平臺取消補貼後價格優勢不再,淡出人們的視線。“在Uber和滴滴相爭市場最激烈的那幾個月,我平均一天可以賺到兩三千元。”西安的滴滴司機小王告訴記者,“當時共享打車平臺給司機補貼,又推送了乘客,錢賺得很省心,現在差遠了。”

  一篇《千億Airbnb的中國煩惱:科技巨頭遇東方滑鐵盧》的文章談道,在租房領域,“共享經濟”概念面對地域差異水土不服,在講究熟人社會的中國市場尤其如此。

  2月28日,國家信息中心與中國互聯網協會聯合發佈《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萬億元。從共享打車,共享租房到共享單車,細數這些年我們遇到的共享經濟幾輪發展模式,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始於資本推動。先是概念打出,獲得鉅額融資,在市場全面開花,使用中問題頻出,監管等舉措在討論中跟進,要麼邁入規範化,要麼在規範管理中喪失成本優勢最終偃旗息鼓。

  不可否認,共享經濟方便了出行,節約了社會成本。但是,缺乏相關規範讓使用者的道德成本、監管成本、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共享單車火爆的同時,就有人看出其中的“門道”:共享單車掙的不是你的租車費,而是不可多得的龐大押金資産,做得好的話,隱隱看到支付寶的身影。最終被點破後,平臺紛紛出來澄清。有媒體將共享單車看作“照妖鏡”,照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現階段,某些領域缺失規則、缺乏制度造成的個別經濟社會現象。

  “共享經濟”不是個壞事情,資本也不是。“共享經濟”的火爆,最終靠的不是補貼,而是解決“痛點”、需求推動。在中國,未來“共享經濟”需求也還很大,至於如何適應中國國情,如何制定制度化的運行規則加強監管服務消費者,答案或許就在其發展的下半程裏。(陜西日報記者 曉霞 實習生 王雪 張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