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百名年輕幹部分赴外地挂職三個月“取經”

2017-04-06 08:29:32|來源:陜西傳媒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挂職是很多公務員都很期待的事情,今年,西安市將選派100名年輕幹部赴成都、杭州、武漢、溫州等地挂職,挂職時間三個月,引發巨大關注。

  據了解,這是西安歷年來外派挂職幹部人數最多、所涉省市範圍最廣的一次。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好西安市委《打造追趕超越西安鐵軍的決定》精神和市委書記王永康就幹部挂職工作的批示要求,今年西安實施了幹部挂職計劃,其中,以拓寬視野、更新觀念為目標,全年擬選派100名幹部赴成都、武漢、杭州、南京、寧波、蘇州、溫州、昆山等市挂職。

  西安選派幹部赴沿海發達城市和兄弟城市挂職要追溯到2011年以前,當時還是零星地選派幹部挂職。而今年,截至目前,西安已選派了30名幹部赴武漢(3月1日)、成都(3月2日)、杭州(3月29日)三地開始挂職,時間三個月,後期還將有70名年輕幹部即將分批奔赴挂職城市。此項舉措將逐漸常態化,下一步,西安還將派出100多位幹部去中央部委、省級部門挂職,要求他們“當學員,當服務員,當信息聯絡員,學習好經驗”。

  此次外派挂職的100名幹部主要通過單位推薦和組織點選兩種途徑遴選出來,主要是優秀年輕幹部和後備幹部,均為區縣、開發區和市級部門分管領導或中層正職。挂職期間主要是學習外貿招商、現代工業、高新技術産業、科技創新、文化産業、特色小鎮建設、城市建設與治理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以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拓寬視野、創新思路。同時通過選派幹部挂職,大興幹事文化、樹立實幹導向,打造“對黨忠誠、勇於擔當、乾淨幹事、充滿活力”的西安鐵軍,努力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多作貢獻。

  清明節小長假期間,記者採訪了幾位挂職幹部,假期幾天,他們基本上都沒有休息,不是在挂職城市一線工作,就是在趕往挂職城市的路上。

  新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嫻挂任成都市成華區區長助理

  街道幹部從“國際視野”看問題

  自3月2日到成都,李嫻已經在成都市成華區挂任區長助理一職一個月,李嫻深深感覺到,挂職和之前的考察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在李嫻眼裏,成都發展氛圍很好,幹部注重細節,工作效率高,執行力比較強。

  “時間過得太快了,整個挂職時間只有三個月,轉眼一個月都過去了,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會保持這份新鮮感,更加用心地學習、思考、觀察、調研。”這一個月來,給李嫻帶來最大感觸的就是成都幹部“激情工作、快樂生活”的態度,成都目前談得最多的是發展,幹得最多的就是項目,“我去的這一個月,看到區領導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外出招商引資,或者‘在家’密集會見客商,即使是在食堂用餐,領導們議的也是項目,不管是政府常務會議還是項目建設專題會議,相關部門和街道負責人對各種政策都爛熟於心,問不倒。另外,我還發現成都的幹部非常具有國際視野,這個太難得了。”

  説到這兒,李嫻給記者説起了一件給她衝擊比較大的事,“那個會議是一個環境提升會,主要是談一條高架線路從成華區穿城而過帶來的影響。當天參會的除了區領導,還有很多基層幹部,地處城郊結合部的街道幹部們現場放了一個PPT,非常坦誠地表示目前這條高架橋下環境不是很好,希望通過此次高架線建設好好改造環境面貌。我沒想到的是他們借鑒的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A8快速路架空部分空間改造設計的做法,這種‘國際視野’給我觸動不小。”李嫻説,當時她默默環視了下四週,發現大家都聽得很認真,沒人覺得這個想法不切合實際或者覺得不可能完成。更讓她意外的是,“街辦幹部説完,區長沒有否定,而是現場表態‘那就儘快論證一下實施的可能性’。”李嫻深深覺得,自己作為一名西安的幹部,進步和努力的空間還有很大。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宣傳策劃局局長王凱挂任武漢市硚口區政府辦副主任

  領導敢拍板、幹部敢幹事

  從3月1日到武漢,王凱在硚口區挂職五周了。王凱説,武漢幹部給他的印像是“發展思路清晰”。

  硚口區是老區,給王凱印象很深的是硚口區的政務大廳,“因為是老區,政務大廳不大,比較老舊,但是功能很齊全,80多項跟市民相關的事情都可以在這裡跑一趟辦完,市民出門辦事前可以先在網上預約掛號,來交了材料可以隨時上網在系統裏查看辦理進度。比如要開個飯館,市民只需要根據網上提示把資料準備齊全,最多再跑一趟來取各種證件就了結了,非常方便。”

  “王永康書記來了之後,西安有了追趕超越擂臺賽,其實武漢也有一個類似的平臺,叫拼搏趕超交流會,都是為了推進區縣快速發展。”王凱説,這一個月來他直接的感受是武漢幹部的工作效率,“西安目前推行‘行政效能革命’,武漢進行的是‘行政審批3.0改革’。總體來看,硚口區的幹部比較敬業,經常加班加點,很少聽到有怨言,感覺加班加點把工作幹完已經深入思維,區委區政府領導在辦公室吃盒飯是經常的事,幹部政策把握能力比較強,開會時每個議題都要深入討論,甚至還會爭論,‘領導敢拍板、幹部敢幹事’,幹事氛圍比較濃。”一個月來,王凱對武漢幹部工作作風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嚴、活、拼、快”。

  從到武漢第一天起,王凱就申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叫“學武成漢”,記錄挂職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一個月時間,王凱在繁忙的挂職工作之餘更新了12篇文章,既有對武漢的各種體驗感受,還有對大西安和大武漢的各方面對比,而且都帶有自己深入的思考。作為一名開發區的幹部,這一個月來通過對兩地開發區的綜合比對,並從個人角度提出建議:“武漢每個開發區既分工明確又相互協作,形成優勢放大效應,值得西安借鑒。”

  西安市交通運輸局建設管理處處長尤驍挂任武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規劃建設處副處長

  武漢交通投融資體制更先進

  挂職整整一個月,尤驍感覺,現在武漢的發展就像是一輛疾駛在軌道上的高速列車,正如武漢的城市形象口號——“武漢,每天不一樣!”

  “和西安市交通局相比,武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對‘大交通’的統籌管理範圍更全面,“市交委除了負責自身的工作外,還要協調民航、鐵路、水運等方面的工作,武漢的物流業也由市交委牽頭管理,這有力地促進了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融合發展,有利於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到武漢一個月,尤驍説自己就像一塊海綿,需要學習吸收的東西太多了,他感覺時間緊、任務重,在武漢要學習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太多,短短一個月,他將《武漢市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其他與交通相關的材料全面進行研究,“西安處於中國的地理中心位置,武漢稱之為國家經濟地理中心,在國家層面的交通戰略定位相似,都是全國性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從規劃層面看,到“十三五”末,西安和武漢交通規劃的主要指標差別不大”。

  尤驍表示,雖然目標差距不大,但目前兩地實際情況還是有差距,西安的發展速度還是慢一些,僅從高鐵運營里程上來説,武漢境內目前已經建成315公里(包含城際鐵路等),西安境內目前建成運營只有88公里。特別是武漢的交通基礎建設投融資體制更加先進,目前武漢有市政府直屬的六個涉及到交通建設的融資平臺,採用市場化手段籌集建設資金。市政府根據發展規劃確定實施項目,公開擇優選擇平臺負責項目的投融資和建設運營管理,同時還採取BOT、PPP、爭取中省支持和市區級財政投入等方式,打出了交通投融資的“組合拳”,有效破解了資金難題,保障了大規模持續投入,實現了交通快速發展。

  另外一個給尤驍感觸很深的就是,武漢幹部已經習慣了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經常加班加點,感覺他們很忙碌,工作效能也比較高,“工作時講效率,休息時講奉獻”。

  曲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孫超挂任杭州市下城區區長助理

  一個區稅收過億的樓宇就有50棟

  孫超3月29日到杭州挂職,4月4日下午,孫超在杭州辦公室接受記者的採訪,清明小長假他一天都沒有休息。

  “雖然來了沒幾天,但感受頗多。來的這幾天每天上午九點出門考察學習座談,中午一點回單位,下午總結思考,抓緊時間熟悉下本區的情況。”幾天時間,孫超已經對挂任的杭州下城區了解了不少,“下城區的主導産業是商貿、金融、文創、健康、信息等五大類,其中商貿業非常發達,僅2016年下城區社會消費品總額就達到1009億元,稅收超過1億的樓宇就有50棟。”

  王永康書記來西安後,市委中心組學習邀請了多位杭州的領導給西安幹部做講座,“西安對標杭州,我能來杭州現場學習非常難得,我這次來就是帶著學習任務來的,主要學習杭州文化創意産業五大平臺建設、特色小鎮建設的做法、民營經濟發展的模式,還要學習杭州‘四張清單一張網’。”

  除了學習,杭州幹部的工作狀態也給孫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這次來杭州,杭州市下城區派幹部科的工作人員去市上接我們,車上我們了解到,整個幹部科一共就倆人,可想而知工作強度有多大,壓力也很大。去接我們的車也是工作人員自己的,工作很辛苦,他們自己早已經習慣這樣的工作狀態,感覺這種意識是多年培養起來的,給我的感觸很深。”(記者 肖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