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大飛機C919衝上雲霄 西工大人助力中國騰飛

2017-05-05 15:27:2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C919起飛(西北工業大學  供圖)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5月5日,中國首架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首飛! C919一飛沖天,莊嚴宣告:中國已經可以自主生産大型客機。這標誌著中國打破長期由波音、空客等少數製造商壟斷大飛機市場的局面,中國航空高端裝備製造業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是歷史性的突破。

  C919的首飛成功,讓國人心中那顆沉睡許久的航空之夢重新被點燃。而此次航天夢實現的背後,有著西北工業大學不懈的努力,為攻關“大飛機”的研製任務,西工大集中精英團隊,全身心投入,“舉全校之力,全力支持C919”!

  西工大多個學院參與研製大飛機為大飛機設計“翅膀”

  從項目立項起,西工大多個學院共有82位師生參與了C919飛機的動力系統、控制系統、結構設計、航電等在內的課題攻關。

  據悉,為攻關“大飛機”的研製任務,西北工業大學集中精英團隊全身心投入。2007年2月,國家批准“大型飛機”研製正式立項,從項目立項起,西工大憑藉學校在航空領域的優勢以團隊形式,重點參與了大客總體方案設計論證等工作。2008年國家啟動大型客機重大專項後,西工大憑藉學校在航空領域的優勢以團隊形式,重點參與了大客總體方案設計論證等工作。

  大型客機聯合論證工作聯合證書(西北工業大學  供圖)

  西工大航空學院高正紅教授團隊承擔的大飛機C919超臨界翼型和機翼設計,氣動效率優於空客320及波音737水準。團隊已簽訂的“翼型及機翼的氣動設計”項目是國內三家主要承擔團隊之一,也是大飛機聯合工程隊認可的獨立承擔“翼型/機翼設計”的唯一高校團隊。

  李玉龍教授帶領的團隊主要從事飛機結構抗鳥撞設計與分析的研究和飛行器結構抗墜撞設計與分析的研究,這是目前高校牽頭承擔的唯一的一個民機預研項目。

  宋筆鋒教授(右一)介紹飛機有關設計方案(西北工業大學 供圖)

  宋筆鋒教授帶領的“大型客機JET-B總體方案設計與關鍵技術研究”團隊,主要承擔中國商飛640所牽頭的“大型客機總體方案設計”項目中諸多重要研究課題,已與640所和一飛院合作或獨立承擔了幾十個項目,都屬於關鍵技術項目。

  張彬乾教授帶領的“大型客機飛翼佈局方案可行性研究”團隊,開展飛翼佈局大型客機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是世界上首次完成的150座級客機飛翼佈局方案,比常規佈局的性能提高了約20%。

  此外,3D列印作為國産大飛機的技術儲備製造了C919的中央翼緣條,機電學院參與研究了微機電系統製造平臺,對飛機減阻、降噪的影響等進行研究,並獲得重要數據。

  見證一個國家的起飛:西工大人的世代航空緣

  C919的首飛成功,鼓舞了多少國人心中的航空夢,追溯歷史,西工大與國産大飛機可謂源遠流長。有人説,20世紀我國航空工業經歷了三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其一是1909年馮如成功試製出我國第一架飛機;其二是1958年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教-1”上天;其三是,198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大型客機“運10”起飛。

  而“殲教-1”就是在西工大校友、時任中國第一飛機設計室主任徐舜壽的帶領下由我國自行設計成功的,為此,徐舜壽被譽為新中國飛機設計第一人。我國第一架大型客機“運10”的自主研製也有兩位西工大教授參與其中,他們就是我國航空界首屈一指的結構強度專家黃玉珊教授和付祥炯教授。

  此外,在1986年8月6日,以西北工業大學名譽校長季文美為首的四位當時航空工業業內代表,一起向鄧小平同志上書《建議立即著手研製150座的幹線飛機》。這一事件揭開了中國大型客機項目立項和實施的序幕,在大飛機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成為了中國航空工業史上一個影響深遠的事件。

  2008年11月28日,我國首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ARJ21-700新型渦扇支線飛機在上海成功實現首飛——這是我國航空發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中國民機正意氣風發地登上世界舞臺,必將在蔚藍的天空自由翱翔!

  中國航空工業這一路走來幾多風雨,幾多艱難,可謂春華秋實結碩果,櫛風沐雨鑄輝煌,西工大作為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見證者,也在書寫著新的中國航空史。作為ARJ21飛機首任總設計師,西工大校友吳興世回憶道:當年還在校園的時候,西工大校報上曾刊登了周總理年輕時候最喜歡的一副對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無數西工大人也在用實際行動詮釋和解讀著這十四字箴言。(供稿單位 西北工業大學 鄭真 編輯 王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