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實施方案

2017-11-13 16:52:41|來源:西安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為進一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著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助力“大西安”建設和追趕超越發展,根據中省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陜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意見》(陜政發〔2017〕26號),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片區建設為契機,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企業開辦環境、投資建設環境、區域融資環境、企業經營環境、政務服務環境、園區營商環境,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全市營商環境和競爭力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內經濟發達地區水準。

  二、基本原則

  (一)加快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

  堅持營商環境就是生産力、競爭力,將政府職能轉變與優化營商環境有機結合,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行政效能革命”,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提高各類市場主體對我市營商環境的滿意度,構建國際化的企業生態環境,增強區域發展競爭力。

  (二)遵循市場規律,加強法制建設。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對接先進理念和通行規則,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營商規則體系,創造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法治環境,保障公民和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三)圍繞關鍵環節,解決突出問題。

  以營商環境排名前列的國家和地區為標杆,堅持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著力在企業開辦設立、項目投資建設、企業融資信貸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突破,形成示範效應。

  三、主要任務

  對標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核心評價指標,以壓縮辦理時間、降低收費標準為硬性指標,幫助企業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為促進就業創業降門檻,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擔,為激發有效投資拓空間,為公平營商創條件,為群眾辦事生活增便利。

  (一)優化企業開辦環境。

  1.放寬市場準入。推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組織實施公平競爭審查,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範圍。凡是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未明確禁止的,一律允許各類市場主體進入;凡是已向外資開放或承諾開放的領域,一律向民間資本開放;凡是影響民間資本公平進入和競爭的各種障礙,一律予以清除。制定社會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特許經營領域管理辦法,引導和鼓勵民營資本、各類産業投資基金投資戰略性新興産業、基礎設施、民生工程、新型城鎮化等領域。各級政府要帶頭遵守市場規則,維護公平、誠信、有序的市場環境,按照“非禁即入”要求,確保各類營商主體公平競爭。(市發改委、市工商局、市建委、市房管局、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質監局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2.簡化企業開辦和登出程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動態調整工商登記前置、後置審批事項目錄。全面履行“雙告知”職責,實施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進一步放寬企業名稱登記條件,全面開放市縣兩級企業名稱庫。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著力解決“入市容易退市難”問題。大力培育發展中小企業,建立健全服務機制,強化創業就業政策扶持,落實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空間、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財稅政策,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以“雙創”示範基地為平臺,構建“互聯網+”創業網絡體系,建設一批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建立一批“創業大街”“創業園區”。(市工商局、市國資委、市工信委、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二)優化投資建設環境。

  3.優化投資建設管理流程。根據《陜西省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和《陜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清理規範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的通知》,規範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行為,優化企業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充分發揮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作用,提升審批效率,強化協同監管。對所有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按項目立項、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實行“一口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大幅縮減審批時間。建立重大項目審批全程代辦制度,實行“一站受理、全程代辦、服務到底”。(市發改委、市政務中心、市國土局、市建委、市規劃局、市城管局、市市政局、市人防辦、市房管局、市環保局、市安監局、市電子政務辦、市消防支隊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4.規範建設項目收費。嚴格建設項目報建規費管理,繼續執行統一徵收。建築業企業除繳納依法依規設立的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品質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外,其他保證金一律取消。(市財政局、市物價局、市建委、市房管局、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市政局、市城改辦、市地鐵辦等單位,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5.提高生産要素保障能力。重大項目用地實行“點供”政策,由各級政府統一調控、統籌解決。搞好經濟園區周邊基礎設施配套、生活設施建設,加強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産經營所需的供水、供電、供氣等要素保障。將符合條件的企業員工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應保盡保。嚴肅查處採取不正當手段阻礙企業註冊地遷移、影響要素流動等破壞市場規則的行為。(市發改委、市國土局、市建委、市房管局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6.營造良好投資建設環境。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及時排查化解項目建設中的矛盾糾紛,依法嚴厲打擊借徵地、拆遷、補償向投資者索要錢物、強攬工程、強行供料、強買強賣、阻撓項目進場建設等妨礙企業正常經營、侵害企業正當權益等違法犯罪行為,為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環境。(市公安局、市建委、市房管局、市國土局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三)優化區域融資環境。

  7.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積極推進市縣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全覆蓋,增加注資,擴大擔保規模。支持西安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發展,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注資,為專項建設基金項目和小微企業提供政策性融資擔保。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提高信用良好企業的抵押物折扣率。規範融資擔保收費標準,各類政府性投融資平臺“過橋費”不得高於1%。(市金融辦、市財政局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8.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嚴格落實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各項金融政策措施,對産品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對暫時經營困難但有市場競爭力的骨幹企業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為經營穩定、前景良好、符合條件的借款人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加大各種形式的融資對接工作力度,調動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的積極性。全面清理企業貸款審批過程中的各類附加收費和強制返存貸款、搭售理財産品、設置企業開戶最低資本金、最低存款額等違規行為。充分發揮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的功能,處置民營企業不良貸款,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建設、應用好知識産權運營平臺,積極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市金融辦、市科技局、市工信委、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四)優化企業經營環境。

  9.規範涉企收費管理。進一步完善涉企收費清單管理制度,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收費項目堅決清理取締,實行清單之外無收費。凡收費標準有上下限設置的,原則上按下限標準收取。嚴禁供電、供熱、供氣、供水等壟斷企業向市場主體收取接入費、碰口費等。強化舉報、查處和問責機制,在推動“降成本”方面取得更多實效。(市物價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10.規範涉企仲介服務。破除仲介服務壟斷,規範仲介服務收費。依法依規對仲介服務及收費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凡未納入清單的仲介服務事項,一律不得作為行政審批的受理條件。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制定完善仲介服務規範和標準,指導監督仲介服務機構規範執業行為,提高服務品質。建立懲戒和淘汰機制,嚴肅查處違規收費、出具虛假證明或報告、謀取不正當利益、擾亂市場秩序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仲介服務機構信用體系和考核評價機制,相關信用狀況和考評結果定期向社會公示。培育規範仲介服務,提高政務服務事項一次性審查通過率。(市物價局、市審改辦、市財政局、市政務中心、市民政局,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11.改進和優化納稅服務。進一步簡化稅務登記程式,推進國稅、地稅信息共享和財稅庫銀橫向聯網,升級改造電子稅務局和12366納稅服務熱線系統,大力推行POS機、網上銀行繳稅,不斷擴大網上辦稅服務覆蓋面。及時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對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實行“以報代備”制度。整合國稅、地稅稅務稽查資源,推行聯合進戶稽查,避免多頭重復檢查。(市國稅局、市地稅局等部門按分工負責)

  12.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加快推進海關、檢驗檢疫等口岸管理部門監管數據聯網,全面推行直通放行、集中審單、電子監管、綠色通道等通關模式。加快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進口岸“三互”大通關建設,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市商務局、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按分工負責)

  (五)優化政務服務環境。

  13.精簡行政許可項目。繼續推進行政許可目錄化管理,根據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通用目錄,修訂市、區縣(開發區)行政許可目錄清單,做到目錄之外無審批。加強對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的動態管理,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按照能放則放原則,依法依規向區縣人民政府、自貿試驗區、開發區管委會等下放行政許可權限,減少行政審批層級,實現管理重心下移。(市審改辦、市法制辦、市商務局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14.規範行政審批程式。按照“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規範和統一行政許可審批流程、審批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時限、裁量標準等,規範模糊條款和兜底申報材料。推進政務服務中心與網上服務平臺深度融合、一體化管理,推動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受審分離,逐步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統一申報、統一受理、統一反饋、一網通辦和全流程監督。按照陜西省行政許可和政務服務地方標準,推行行政許可標準化。積極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市政務中心、市審改辦、市法制辦、市質監局、市發改委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15.持續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根據全省“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安排,全面清理涉及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扯皮證明、無謂證明”。落實全省保留和取消的證明事項和蓋章環節清單,凡未納入清單範圍的,一律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供,從根本上解決困擾企業和群眾“辦證多、辦事難”等問題。(市審改辦、市法制辦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16.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清理整合行政執法隊伍,規範市場監管執法主體、執法證件、執法程式等。推進跨部門、跨行業綜合執法,從源頭上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執法缺位等問題。加強對區縣行政執法的領導和協調,減少執法層次,下移執法重心。嚴格落實執法責任追究、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和重大執法決定合法性審查、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等制度。加快形成完備的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堅決糾正執法違法行為,確保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市編辦、市法制辦、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食品藥監局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17.規範涉企執法檢查行為。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將隨機抽查結果納入市場主體信用信息體系,依法推進事中事後監管規範化。對行政執法機關依照法律法規和職責對企業開展的例行檢查、日常巡查等檢查活動,均須編制行政執法檢查計劃並建立登記制度。不同行政機關對企業實施的多項監督檢查可一併完成的,由縣級以上政府組織有關行政機關實施合併或聯合檢查;同一行政機關對同一企業實施多項監督檢查的,應合併進行,減少檢查次數。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産、公共安全等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等重點領域的監管執法檢查活動,以及省市縣政府臨時部署的監管執法檢查活動,行政執法機關要嚴格依照法定程式和權限進行。(市工商局、市審改辦、市法制辦、市質監局、市食品藥監局、市工信委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18.強化企業經營法治保障。依法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企業的正常生産經營。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和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違法犯罪,深化商業賄賂專項整治,保障項目建設和企業經營。完善糾紛多元、快速化解機制,降低企業維權成本。健全商事糾紛非訴訟解決機制,支持企業通過仲裁、調解、行政復議等方式解決糾紛。(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法制辦、市工商局等部門按分工負責)

  (六)打造領先的園區營商環境。

  19.加快推進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片區建設。充分發揮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片區“先行先試”優勢,堅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推動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後監管,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積極推進市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承接工作,全面推行和完善自貿試驗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進一步劃定政府與市場、企業、社會的權責邊界,用更高水準的改革開放釋放經濟發展潛力。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加快跨區域、跨部門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構建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線上線下、互動銜接的政務服務“一張網”。(市自貿辦、市審改辦、市政務中心、市發改委、市工商局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陜西自貿區西安各片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20.加快推進西鹹一體化建設。充分發揮西鹹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的創新引領作用,圍繞“五新”戰略任務和“大西安”發展目標,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推行“行政效能革命”,圍繞“最多跑一次”,建設陽光服務型政府,當好服務企業和人民群眾的“店小二”。探索建立綜合行政執法體系,構建大市場監管格局,實現“一個平臺管信用”“一份表格管檢查”“一個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的事中事後監管方式,努力建立與市場經濟規律和國際慣例相符合、與城市定位和“大西安”建設相適應的監管環境。(市發改委,市級相關部門,西鹹新區管委會等按分工負責)

  (七)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21.打造誠信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強化行政責任制和問責制,對已出臺的政策加大落實力度,堅決兌現向群眾和市場主體承諾的事項,進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強媒體監督,用問題牽引倒逼改革。(市政府辦公廳、市監察局、西安廣播電視臺,市級相關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22.聯合懲戒失信企業。依託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加快推進部門間信用信息實時傳遞與共享。及時將對企業的行政處罰信息向社會公示,為社會各界廣泛參與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提供服務支撐。建立健全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全面推行行業“黑名單”管理制度,讓失信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制”。(市法制辦、市工信委、市工商局、市電子政務辦等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主體責任。

  要充分認識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各方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切實強化主體意識,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履行好本地區、本行業改善營商環境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親自研究部署,親自組織推動,確保任務落實到位。市級相關部門、區縣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要按照任務分工,研究制訂貫徹措施並在本《方案》發佈1個月內印發實施。

  (二)強化工作落實。

  按照《西安市對標〈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任務分工》(見附件),各牽頭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從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産、獲得信貸、納稅、跨境貿易7個核心評價指標入手,圍繞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率,牽頭制訂具體工作方案,于2017年10月31日前報市行革辦研究審定後組織實施。市統計局會同市行政學院儘快研究制訂我市縣域營商環境監測評價指標,強化綜合衡量和定期排名,努力提升全市縣域營商環境和市場競爭力。

  (三)強化督導檢查。

  各級政府要將改善營商環境工作納入重點督查範圍,制訂專項督查方案,定期對國務院和省市政府作出的決策部署、出臺的改革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對重點地區、主要部門和窗口單位開展日常督查,確保改革任務有效落實。

  (四)強化宣傳推介。

  要構建全社會共同締造營商環境的工作機制,深入發動群眾參與戰略謀劃、項目建設、效果評價,實現共謀共建、共管共享。要拓寬企業和社會意見反映渠道,通過在新聞媒體開闢宣傳專欄、舉辦專家訪談等形式,及時宣傳營商環境建設的先進典型和工作成效,形成全社會共同優化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