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外國留學生 感受秦腔之美

2017-11-16 14:23:38|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外國留學生跟隨易俗社演員學習秦腔表演技巧  尚洪濤 攝

  靈巧的手絹功、奇妙的翎子功、飄逸的水袖花……每一次秦腔技藝絕活的展示,都引來台下夾雜著“perfect(完美)”“very good(好極了)”的讚嘆與喝彩——11月15日下午,西安秦腔劇院易俗社迎來全球40余個國家的120多名留學生,兩個多小時的展示和講解,讓這些來自不同大洲的學子們與大秦古調有了一次深度“對話”——除了感受大秦之腔的獨特魅力,他們更感嘆中華傳統藝術在千年傳承中席裹的文化思考與時代意義。

  走進已有百年曆史的秦腔劇社,來自北京大學燕京學堂的40余國留學生,生平第一次穿梭在西安易俗社的舞臺之間,跟秦腔來了次親密接觸。

  當日下午,易俗社小劇場內,一場中英雙語的秦腔藝術主題講座拉開了這次交流活動的序幕——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易俗社社長惠敏莉介紹了秦腔的發展起源、風格流派和表演形式以及易俗社的百年文化。惠敏莉的講解,不僅讓東方最古老戲曲在他們腦海中生成最初的印象,也讓眾人了解到陜西尋常人家的生活場景與價值觀念。當各行當的代表性角色出現在大螢幕上,個性鮮明的服飾裝扮讓現場留學生驚嘆不已。

  在“靜坐聆聽”之後,一場表演與互動相結合的展示,更讓許多外國學生激動歡呼和躍躍欲試——互動環節,學生們拿起“刀槍”,穿上水袖,一舉手一投足將自己帶入傳統戲曲的世界。

  在所有學生中,強為濤看得十分認真,“因為我的老家就是陜西啊!”強為濤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在美國長大,但從小父母就告訴他,他的老家在陜西,“我知道秦腔,但我是第一次來到易俗社,我第一次知道,這座百年劇社的命運和中國時代發展緊緊相連。學習秦腔傳承歷史,也讓我受益匪淺。”

  讓中華傳統藝術秦腔走進校園,走出去,也要請進來——在西安秦腔劇院工作人員眼中,外國留學生零距離體驗秦腔,正體現了一種“請進來”。而在此次帶隊的北京大學燕京學堂王老師眼中,在古今共存、中西文化交流“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進行實地調研,讓這些外國留學生更加了解中國,“將中國的歷史放在多元文明中思考,從中國歷代社會變遷與文化演變中感受中國社會。” ( 孫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