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港務區 “因港而生”打造美麗城區

2017-11-22 09:22:28|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晨曦中的“西安港”

  港務大道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夜景

  西安國際港務區標誌塔

  港務大道鳥瞰圖

  “因港而生”的西安國際港務區是陜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為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外向型經濟,打造內陸地區開發開放戰略高地而設立的開放型經濟先導區和現代服務業核心功能區,是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片區。如今,國際港務區率先在全國創造了“內陸港”模式,引領西安邁入了“港口時代”。

  品質築城宜居環境再升級

  打造城市新中心

  國際港務區位於西安主城區東北部灞河與渭河之間的三角洲地帶,地理位置優勢明顯。園區與繞城高速公路和北三環相連,核心區域距西安市行政中心5公里,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28公里,通往園區的西安繞城高速公路與京昆高速、連霍高速、陜滬高速、包茂高速等全國高速公路網緊密相連,形成“米”字形高速公路網。另外地鐵三號線的運行、地鐵十四號線的開建,港務南路、秦漢大道等區域規劃建設的公交首末站使園區對外交通更加完善,1條園區內部接駁線路、32條便民班車線路,以及12條跨區、環區城市公交線路使得區域交通網絡更加成熟。

  今年國際港務區還著力加快推進新築物流周邊、綜合保稅區周邊道路及基礎配套建設,加快港務區2號變電站、分佈式能源站、陸港國際醫院等項目建設,如今,具有一定強度、密度的城市配套網絡已初具規模。隨著2021年全運會主場館——西安奧體中心的正式開工建設以及浐灞渭“三河六岸”全域生態化戰略的實施,西安國際港務區將被打造成為對標杭州G20,以河為脈、跨河發展的國家中心城市新中心。

  提升 “陸港特色” 

  打造現代化城市景觀

  一直以來,國際港務區都堅持走開放、生態、綠色、時尚的發展之路,努力打造“水凈港綠灞渭清,漕渠沚岸産業城”的生態宜居城市新中心。今年國際港務區計劃新增喬灌木30萬餘株,按照“大樹+草坪+地形+鮮花”的造景模式,提升常綠樹種比例,豐富綠化景觀層次,多引進色、葉、觀花、觀果的景觀樹種,大力推進立體綠化,樓宇美化工作,做到白天美化、夜間亮化,春夏秋冬呈現不同景觀特色。

  為了提升園區整體城市景觀品質,國際港務區還特意聘請了知名設計團隊,對城市雕塑小品和綠化景觀進行規劃設計,對市政道路的建設和維護堅持高標準設計和實施,對“城市傢具”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形成整體強、辨識度高的城市道路風貌。同時按照“強密化基礎配套建設”的目標,不斷增強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加強、加密配套網格,完善道路建設,提升交通設施,增加停車位建設。即將竣工的保稅區地鐵站公共停車場設計車位303個,正在實施的港務大道整體交通監控設備提升工程和道路路口提升工程將極大提高園區整體的交通設施配套水準。全長5.3千米、寬度180米的港務大道是國際港務區城建發展的縮影,南起西安北繞城,北至秦漢大道,港務大道以其寬闊壯美的氣勢,見證了國際港務區的誕生和成長,特有的貨車專用道成了港務大道的鮮明特色。道路兩側綠化頻寬度近百米,綠化景觀錯落有致,東側綠地以都市森林為主題,形成了帶狀公園,並將5米寬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融入其中,構建起城市友好交通,帶狀公園、沿線廣場、綠帶設置充分體現人文特點,一路多景,路景合一。

  緊抓“三個革命”

  創新管理機制打造美麗城區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國際港務區正在“擼起袖子加油幹”, 在創建“美麗城區”的道路上不斷加大步伐,以“煙頭革命”“廁所革命”“路長制”為切入點,不斷提升城市建設軟環境,全面推進“三個革命”,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組建了一支“煙頭革命”巡查小組;每月召開“煙頭革命 以克論凈”專題推進會;建立考核機制,有效調動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建立“路長制”各項規章制度,統一規範《路長工作日誌本》,通過QQ群、微信群實現時時動態管理;加大宣傳力度和考評、處罰力度,在維護管理中更是突出體現全城共建,你查我管,精細落實,工匠品質。在園區主要道路和重點區域安裝滅煙筒、大力推進“煙頭不落地、陸港更美麗”等一系列文明創建活動,市民的文明意識也因為“小小的煙頭”逐漸增強,城市環境也發生了變革效應。國際港務區不斷創新管理機制,實現了全區精細化管理水準大提升,生活、投資環境大改善,為美麗城區的每一項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沿著園區交通幹道,各類特色産業聚集效應逐漸體現,由著名的設計大師大淵智德領銜設計打造的“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建築集群,採用全球最新蜂巢工法,在設計上引入了新思想、新理念,別具特色的現代風格為國際港務區打造了一座高檔舒適的綠色生態頂級純商務辦公區。區域內華南城、物聯網産業園、新絲路創業園、白馬酒城、派昴醫藥等項目充分體現了港務大道沿路的産業聚集的特點,已形成的大型物聯網産業、雙創基地、出版、物流業為主導的新興産業聚集,使園區道路具有非常鮮明的人文特色。國際港務區始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發揚“工匠精神”,將城區建設、産業建設和生態建設融為一體,樹立現代城市建設的“陸港標準”。

  未來在“追趕超越”的路上,一個嶄新的西安東部、一個嶄新的城市新中心,將在國際港務區這片熱土上迅速崛起。(記者龔偉芳 實習生鈔盼 白亞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