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 當好群眾最滿意的“五星級服務員”

2017-11-29 16:02:16|來源:三秦網|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以新的高度,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當前,全市上下正在以最佳狀態、最濃氛圍、最優業績,正在以學用結合、真抓實幹、改革創新的實際行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新一屆市委、市政府以追趕超越之力,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和城市發展價值取向,全力共建共享品質之城,全力改善增進民生福祉,全力讓人民群眾生活的更幸福、更滿意、更有獲得感,呈現出十大看點。

  看點一:全力以赴做大經濟“蛋糕”

  年初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吹響了西安決勝全面小康的衝鋒號,全市上下圍繞“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奮鬥目標,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出臺了補齊十大短板的決定,經濟呈現質效提升、轉換加速、持續向好態勢。

  聚焦“招商引資”一號工程,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積極推進“五資”抓招商,阿裡巴巴、華僑城、海航、京東、吉利汽車等一大批項目落地見效。

  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舉行三次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共開工項目577個,總投資3961億元,掀起了全市抓項目促投資的熱潮。截至10月底,649個重點在建項目完成投資2658.17億元,達到年計劃的115%。

  成功舉辦西商大會、“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和“首屆全球程式員節”。特別是,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發佈了西安發展硬科技産業“10條措施”,舉辦了一系列專業論壇,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打響了西安“全球硬科技之都”的品牌,使西安從硬科技概念的策源地轉變為硬科技産業的主陣地,為實現西安“換道超車”奠定良好基礎。

  出臺23條人才新政和《優化高層次人才服務工作的十三條措施》《“西安伯樂獎”獎勵政策》《高層次人才創業或成果轉化績效獎勵政策》《技術轉移機構資助兌現政策》等政策措施,大力發展“大學生創業經濟”“校友經濟”“院士經濟”“院所經濟”“教師經濟”等五大創新創業經濟。

  前三季度,全市生産總值突破5000億大關,增幅高於全國0.9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內、外資分別達到2697億元和42億美元,分別增長85%和20%;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0.5萬戶,同比增長95.3%;共落戶20萬人,是去年同期的3.37倍,人才流入量居全國第4位;已開展創業行活動11次,全市已累計建成眾創空間超過300個、總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西安經濟發展的活力明顯增強,正在成為國內外投資興業的熱土。

  看點二:千方百計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市委、市政府一以貫之秉承理念,全市積極推進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全面提升社會保障水準和人民收入水準。前三季度,西安城鎮新增就業10.5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6.42萬人,全市居民四大項收入均呈增長態勢,特別是農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12332元、28993元,增幅分別為8.6%、8.0%,雙雙跑贏GDP增速。

  看點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西安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政治任務、民生頭等大事。圍繞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明確提出“12345”工作目標,即在人均收入達到脫貧標準,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努力提升“四率一度”,建設美麗村莊、美麗人家、美麗經濟、美麗黨建、美麗鄉風的“五美”樣板。建立脫貧攻堅作戰指揮部,成立行業扶貧“八辦兩組”作戰部,選派497支駐村工作隊開展駐村扶貧,對391個省定貧困村重新派出“第一書記”,實現幫扶幹部貧困村、貧困戶幫扶全覆蓋。

  各級領導帶頭每月到包抓村戶蹲點解剖麻雀,各級幫扶幹部著力補短板、注重物質幫、重視精神扶,用心、用情、用力幫。加強住房保障,啟動實施搬遷扶貧2601戶,確定危房改造計劃5938戶。

  強化産業扶貧,發揮貧困村生態優勢,大力發展苗木花卉、鄉村旅遊、民宿經濟、中蜂養殖等特色産業;明確205個試點村實施“三變”改革,激活農村發展動力,壯大村集體經濟。

  全市2萬多名幫扶幹部,著力補短板、物質幫、精神扶,讓一點一滴的幫扶更到位,及時推廣藍田董嶺村等“三變”改革經驗。

  “五個美麗”建設、“三變”改革、扶志扶智等特色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在全省第三季度市際交叉檢查中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績。

  看點四:多措並舉減輕群眾看病負擔

  緊緊扭住群眾“看病難”問題,不斷採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加快推進健康西安建設,不斷增加市民群眾的健康福祉。

  持續深化分級診療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全市建成各類醫聯體37個,覆蓋80所二級醫療機構、140所基層醫療機構,累計完成上下轉診12.39萬人次。

  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簽約服務團隊636個,累計簽約315萬人,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120萬人,為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增加胸透、B超項目,體檢47.5萬人。

  加快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市79家二級及以上城市公立醫院和48家一級基層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面推行“兩票制”,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累計為群眾減免藥費3億元。

  大力開展健康扶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農合參合率、大病保險參保率達100%,民政醫療救助覆蓋所有貧困人口,在冊貧困人口商業補充保險實現全覆蓋,貧困人口看病就醫實際報銷比例達90%以上,貧困人口出院27787人次,報銷1.5億元。做實做細便民服務。

  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深入開展改善醫院環境提升醫療服務專項行動,落實提升服務品質10項舉措,探索實行“智慧醫療”,238家醫療機構開通預約診療,12個區縣、74家醫療機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結報,在所有二、三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改革完善各項便民措施,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看點五:精準發力破解“上學難”

  堅定走教育優先發展之路,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積極改善辦學條件,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教育資源的普及上,近五年全市教育累計支出871.14億元,加快學校建設增加學位,實施十三年免費教育,開展兩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市幼兒園達到1475所,每個鄉鎮均建成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實施“全面改薄”項目改建義務教育學校972所。完善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常態化機制和交流教師激勵保障機制,推動教育資源均衡佈局。

  教育品質的提高上,推廣“名校+”模式,通過“名校+農校”“名校+薄校”“名校+新校”等多種形式,加快組建城鄉教育聯合體。加快緊湊型大學區組建步伐,推進跨行政區域大學區建設,強化大學區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應用,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覆蓋。實施骨幹教師帶動和全員提升工程培訓,實施名校長名園長工程,著力增加名師名校長數量。

  看點六:全面聚焦生態環境保護

  認真踐行“兩山”理論,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大力推進“四治一增”,打造生態之城、清潔之城、綠色之城、花園之城。

  開展鐵腕治霾,嚴格落實“治霾十法”和《“鐵腕治霾•保衛藍天”1+1+9組合方案》,打出“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組合拳,力促治污降霾。今年以來共拆除10蒸噸及以燃煤鍋爐921台、0.5蒸噸以下小燃煤設施926台,削減散煤62.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6568.8噸、氮氧化物排放約1420噸、煙塵排放約11012.3噸,努力為市民群眾贏得更多藍天白雲。

  實施柔性治水,全面落實“河長制”,緊盯“一年治污水、三年剿劣水、五年全治理”的治水目標,堅持工程治水、生態治水、技術治水、管理治水、社會治水五策並舉,新增生態水面2007畝、濕地2358畝,生態恢復“八水繞長安”美景。今年8月25日,順利通過國家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

  堅持依法治山,嚴格執行秦嶺生態保護《條例》,先後拆除秦嶺北麓違建204棟,持續開展礦山綜合整治,健全、落實網格化管理和常態化督查制度,堅決保護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抓好合力治臟,開展城鄉環境大整治、“四改兩拆”三年行動,積極推進垃圾分類,持續推進“煙頭革命”“廁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比如,在推進廁所革命方面,今年以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先後16次就“廁所革命”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導全市城鄉和旅遊景區“廁所革命”不斷向深入發展,在全市範圍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樹品牌、定目標、強管理、抓督導的廁所革命,紮實推進,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新建獨立式公共廁所完成486座、提升改造廁所完成768座、正在施工106座,完成及正在施工佔年度總任務的95.1%。11月19日,在2017年世界廁所日暨中國廁所革命宣傳日活動中,我市再次榮獲“廁所革命優秀城市獎”。

  全域立體增綠,圍繞“林蔭大道”,多種樹,種大樹,種喬木樹、常綠樹,加快“五路”兩側綠化和小微綠地、微公園建設,新增綠化面積32萬平方米、建成開放3個主題公園和33個綠地廣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看點七:“三級監管”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在西安榮膺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抓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更大、標準更高、措施更嚴,形成市、區、街“三級監管”體系 。全市176個街辦鄉鎮設立183個基層監管所,新成立市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施企業誠信等級分類管理,開展食品安全風險大排查等系列行動,社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近年來國家和省上歷次抽樣檢驗,西安食品藥品合格率均在95%以上。

  看點八:推進大平安建設提升群眾安全感

  牢牢守住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産底線,各級深入推進西安“大平安”建設,各單位“一把手”緊盯“一降一升”目標,狠抓“平安報表”,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前三季度,全市立刑事案件20571起,同比下降15.3%;街面“四類”案件刑事接報警3043起,同比下降27%;“兩搶”案件214起,同比下降20.4%;發生各類生産安全事故112起,同比下降29.6%,沒有發生一起較大以上生産安全事故;為農民工討薪一廳式辦公常態化開展,為2653名農民工討薪6701萬元。

  大平安建設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市民群眾安全感明顯增強。

  看點九:開展“行政效能革命”根治“辦事難”

  今年以來,西安強力推進“行政效能革命”,以此作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作為支撐大西安追趕超越走在前列的先行舉措。永康書記、上官市長帶頭當好群眾和企業的“店小二”“服務員”,事不過夜馬上就辦,常態化開展“局長駐窗口”“市長接聽市民熱線”“千人親商助企”系列活動,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連續3個季度穩步攀升,雙雙突破123。

  大力推進“行政效能革命”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市共計公佈最多跑一次事項13675個,其中,市級部門公佈1043項,約66%的事項已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區縣、開發區公佈事項12632項,13個區縣、7個開發區已全部達到70%以上。其中,未央、高陵、周至達到90%以上。通過優化辦事流程、權力網上運行、物流快遞送達等方式,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發25號文件精神,積極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我市陸續推出實施企業家人才培養計劃、完善聯繫企業制度、定期舉行企業家發展大會等12項系列活動,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實施方案》和《西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等18項支持政策。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央25號文件的“123456”工作措施,即:完善1個機制(建立和完善市、區縣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聯動機制)、利用2個陣地(創辦《新西商》刊物、建立新西商微信公眾號)、打造3大品牌(叫響大西商品牌、強化“企業家圓桌座談會”品牌作用、發揮“政企面對面座談會”或“企業家沙龍論壇”品牌功能)、開展4項活動(舉辦好“企業家活動日”活動、開展好企業家培養培訓活動、開展好企業家系列走進活動、做好年度優秀企業家評選表彰活動)、搞好5個服務(積極為民營企業做好融資服務、積極為企業做好法律維權服務、積極為企業做好轉型發展服務、積極為企業做好幫困解難服務、積極為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服務)、發揮6大作用(發揮非公企業黨組織的作用、發揮第三方作用、發揮行業和異地商會作用、發揮“民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作用、發揮各種渠道平臺作用、發揮“兩省一市”合作備忘錄作用)。

  倡導“車讓人”文明禮讓等活動,美化城市街區,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城市美譽度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升。

  看點十:執行“三項機制”打造西安鐵軍

  全力推進大西安建設,關鍵靠各級領導班子,關鍵靠全市各級幹部。西安圍繞打造“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四鐵型幹部隊伍,出臺打造西安鐵軍決定和西安鐵軍的8條具體標準,制定考核攻堅十條硬措施,積極落實“三項機制”。

  聚焦能者上、錯者容、庸者下,細化幹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實施細則,運用“三項機制”調整幹部578人,其中鼓勵激勵417人、容錯糾錯45人、能“下”調整116人,“三項機制”三季度省考我市排名第一。

  聚焦打造“獅子型”團隊,建立每月專項工作“擂臺賽”、每兩月重點任務“彙報會”、每季度五張報表“點評會”、每半年重大主題“全委會”、常態化開展互看互比互學“現場會”等比學趕超工作機制,搭建同臺競技大平臺,全市上下形成了用力追、爭著補、趕著超的濃厚氛圍。

  聚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改進幹部作風,開展“大學習、大教育、大排查,察民情、解民憂、助民富”主題實踐活動,建立“六個一”民主生活制度,引導幹部用辛苦指數換取百姓幸福指數。“電視問政+每日聚焦”不間斷曝光慵、懶、散問題,嚴肅查處了一批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空喊口號問題。(記者 李天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