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三區”科技人才精準扶貧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2017-12-08 17:18:0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延安市科技局以延安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為契機,做好國家“三區”人才派遣服務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在扶貧脫貧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國家“三區”人才立足於企業,以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貧困戶的實際和需要,緊密結合自身專業,有針對性的開展了科技試驗示範、技術諮詢、技術培訓等技術服務,加速了科技成果落地轉化,促進了延安市農業等産業的快速發展,在延安市的産業結構與調整、精準扶貧工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一大批先進事蹟和典型事例被廣泛宣傳,在開展“三區”工作的過程中,延安市有一批三區人才表現突出,受到群眾的好評。

  以“老”帶“新”做服務三農的貼心人

  延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三區”科技服務小分隊,由延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的副研究員賀志軍、農藝師朱琳、楊潔等專家組成,他們將延川縣作為“三區”服務的基地,以“老”帶“新”、新老結合,三年來,小分隊累計下鄉80余次,住過鄉政府、村委會,也住過農戶家、招待所,小分隊接到的諮詢電話數不勝數,微信指導更是無處不在,此外,小分隊成員之間建立“三區”科技服務微信群,方便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技術共享,及時把最新的病情預測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分享給菜農。老百姓親切地稱他們是農民致富的“活財神”,服務三農的“貼心人”。

  延安市果業研究發展中心“三區”科技人員服務團隊由15名業務骨幹組成,他們深入寶塔區、宜川、黃龍、志丹等15個服務點開展科技服務工作。延安大學“三區”科技服務團隊由王延峰、任桂梅、孫志宏、徐世才、趙滿興等22名專家教授組成,分別服務於寶塔區、安塞區、延川縣、志丹縣、吳起縣、宜川縣等區縣。三年來,他們以強化技術培訓為重點,以創建示範園為抓手,以跟蹤技術指導為手段,狠抓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和産業化建設,緊密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宣傳科技創新成果、開展特色科普活動、舉辦生態環保企業行服務、開展三區科技人才、農村科技特派員聯合行動、開放優質科技資源、倡導科學生活方式。

  擴大科普宣傳 提升科技才人服務水準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三區科技服務隊主要在寶塔區、延長縣、宜川縣和志丹縣農村進行科技服務。在延安市、縣科技局指導下,發揚延安精神,深入開展三區科技人才服務工作,把他們積累的許多寶貴的經驗,通過報刊雜誌、網絡電視等方式進行傳播,擴大了科普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以此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大膽創新服務模式,使三區科技人才服務水準邁上新臺階。

  選派到延安市子長縣馬鈴薯良種繁育中心服務的延安市農科所高級農藝師馬鈴薯課題組長鄭太波,經常深入實驗室及田間地頭,從馬鈴薯組培苗擴繁、脫毒種薯生産、商品薯種植、田間水肥管理、病蟲防治、種薯安全貯藏到商品薯的品質評價、銷售等方面和農民進行了面對面的指導和培訓,解決技術人員操作不規範和農民栽培技術缺乏等問題。近三年累計赴受援單位下鄉30次,舉辦專題培訓班6次,開展現場技術培訓20次,培訓科技人員600人次,發放科技資料1000余份,提升了馬鈴薯産業人才技能,改變了農民種植水準。

  子長縣農民之家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服務的李潔同志,廣泛協調各方力量,累計為合作社爭取各類扶持資金達80余萬元。也是在李潔的積極爭取下,早播地膜馬鈴薯間套及張雜谷10號兩項高産高效栽培技術及模式,已被延安市上確定為重點推廣項目。今年還被列為陜西省級財政“農業技術主推類項目”、“農技推廣體系項目”和中央財政“農業技術推廣類項目”申報立項,共計爭取中央及省級專項資金達195萬元,馬鈴薯間作套種市級科技項目支持60萬元。

  延安市農科所王金明同志就利用自創專利防治瞎獪技術,在完成自身承擔的“三區”科技服務工作的同時,還為其他“三區”科技人才的服務點進行技術培訓,使參加培訓的果農普遍掌握了瞎獪的防控技術,受到了受援單位和當地農民的一致歡迎和好評。

  科技扶貧 不畏嚴寒酷暑戰鬥基層一線

  志丹縣金丁鎮開展服務的延安市果業研究發展中心付主任高級農藝師陳新寶同志,大力開展果業科技服務,他發揮所學果樹專長,傾心服務果農,勤懇工作,求真務實,任勞任怨,敬業奉獻,不畏嚴寒酷暑和風吹雨打,堅持戰鬥在基層第一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與當地幹部群眾打成一片,走遍了鎮裏的山山峁峁、溝溝洼洼,被當地幹部群眾親切地稱為“老陳”、“陳教授”、“陳老師”、“陳專家”。他通過調研積極建議鎮政府,按照“老園示範、鞏固幼園、發展新園”的思路,突出抓好蘋果産業帶示範園建設,鎮上年初與各村簽訂了蘋果産業發展目標責任書。制定了領導幹部包抓機制,採取包戶包人包地塊的辦法,全鎮領導幹部共包抓示範園5750畝,其中鎮領導包抓100畝,幹部包抓50畝,村幹部包抓50畝,黨員中心戶包抓10畝,逐步建成村村有示範點、示範園、示範戶、帶頭人的發展體系。

  志丹縣廣紅苗木合作社服務的安延清同志,在三年的工作裏,先後到幫扶點服務200多天;累計開展技術集中培訓16期,培訓農民330人次(其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6名);開展個性化科技幫扶指導165場次;引導社員種植蘋果園500多畝、改造管理果園900多畝;購買贈送農業科技圖書65套;解答社員電話諮詢果樹病蟲害防治問題69條、健康諮詢方面的問題80條;安延清同志除了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充分發揮特長,使“三區”科技服務得到了更廣泛的延伸。(供稿 陜西省科技廳 編輯 王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