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下足“繡花”功 攜手奔小康 ——陜西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情況的調研與思考
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目前,陜西省尚有11個深度貧困縣、482個深度貧困村,是“硬骨頭中的硬骨頭”。如何確保這些地區的貧困群眾到2020年同步邁進全面小康,是擺在各級黨委、政府面前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近日,調研組一行先後深入商洛、安康、咸陽等市的部分貧困村進行了實地調研。
農民變股東,致富的路子寬了
柞水縣下樑鎮老庵寺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9戶518人,貧困發生率達到50.04%,是一個典型的深度貧困村。近兩年,他們結合自身實際,借鑒外地經驗,圍繞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確保貧困戶逐年穩步脫貧。村上依託縣白龍産業開發有限公司,在“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一是將村上現有的停車場、舊活動室、閒置的校舍等集體資産,通過清産核資,折價160萬元入股白龍公司。二是將5個小組133戶的615畝土地、48戶的10070畝林地,作為資産入股。三是將政府補助給貧困戶的産業扶持資金110萬元投入到光伏、食用菌等項目變成股份,讓每個貧困戶變成股東。目前,老庵寺村設置集體資産股、土地股、林地股、資金股、人頭股5種股權,共計5255股。貧困戶陶倫峰算了一筆賬。他家3口人,有一畝半地投到公司,年底租金收入1200元、折股分紅276元,人頭股分紅69元,資金股分紅640.8元,加上本人在公司打工每月工資1000元,去年年收入達到14185.8元,人均4728.6元。
陶倫峰憨笑著説,“沒想到,我一個種了半輩子地的農民,現在卻當了股東,還有分紅,往後的日子不愁了。”調研組了解到,去年,老庵寺村僅村集體固定收入就達到了5萬元。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讓大家看到了希望。
調研思考:深度貧困村大多自然環境惡劣、立地條件差,發展産業困難大、路子少,村集體經濟幾乎沒有、貧困戶絕大多數除了土地要啥沒啥,只有依託有實力、效益好的公司或專業合作社,通過投資入股的形式,把村集體和貧困戶手中的“死資源”變成“活本錢”,才能為貧困村和貧困戶提供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從調研情況看,目前我省各地推進“三變”改革已初見成效,需要進一步加大改革探索的力度,不斷激活農村各類要素資源,如農村剩餘勞動力、農業技術、傳統技藝、閒置宅基地、房舍、小型農機具等,讓更多“沉睡”的資源活起來,不斷增加貧困地區群眾的財産性收入。與此同時,通過推進“三變”改革,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也是今後深度貧困地區必須堅持的大方向。“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沒水小河干”,只有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了,貧困群眾才能“登上大船好遠航”,穩定脫貧、長久脫貧才有了堅實的保障和依靠。
環境大變樣,日子有奔頭了
在嵐皋縣蠟燭村,調研組了解到,這個村現有貧困戶150戶,貧困發生率高達55.6%,全村7個村民小組僅有一條4.5公里的通村公路,3個村民小組沒有通上公路,交通條件落後是最主要的致貧原因。幫扶幹部彭蜀秦説:“路不通一直是這個村的大難題,有些農戶種的魔芋,都在地裡長了三年了,挖不回來、運不出去、變不成錢。像蠟燭村這樣的深度貧困村,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補齊基礎設施這個‘短板’。”近兩年,村上借助金融單位包抓和全省向深度貧困村資金項目傾斜的機遇,不斷加大水、電、路、訊等多方面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準大幅提升。目前,輻射3個村民小組的“田壩産業路”如期動工,解決沿線110多戶群眾的安全出行問題指日可待,同時,也能解決500余畝土地的“退荒還耕”。爭取幫扶資金61萬元,用於改善水利基礎設施,解決了650多人的飲水難題。加快村上網絡通信建設,今年有望實現村上主要活動場所無線網絡全覆蓋。集活動室、醫務室、便民超市、電商服務站、遊客接待室、文化廣場于一體的村活動中心也將投入建設。貧困戶丁義兵説:“村裏的路通了、房新了,條件越來越好了,接下來就是我們鉚足勁好好幹,爭取早日脫貧!”
調研思考:我省絕大多數深度貧困村位置偏遠、山大溝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普遍欠賬較多,與全省平均水準差距較大,因此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準,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和生産生活條件,是深度貧困村脫貧致富的先決條件和當務之急。像蠟燭村這種從解決貧困的根源和“最大短板”入手,大力推進水、電、路、訊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下大力氣增強脫貧攻堅“硬設施”和“軟實力”的做法,值得借鑒。需要注意的是,在深度貧困地區,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準,既要立足當前,也要兼顧長遠。要認真吸取前些年新農村建設中的一些經驗教訓,緊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把改善基礎設施和提供公共服務與新型城鎮化建設通盤考慮,與重點示範鎮、文化旅遊名鎮、特色小鎮建設以及古村落、古建築保護等緊密結合,統籌規劃,因村施策,宜建則建,避免“一刀切”。
把底子兜牢,特困群眾心穩了
在長武縣馬成寺村,調研組走訪了年過六旬的貧困戶張寬厚。他老婆孩子都沒了,現在是一個人生活,而且身體還有殘疾。他説,去年縣上根據他的身體狀況,在村上給他安排了一個公益性崗位,每月給他600元,縣殘聯還拿出5000元殘疾人扶持資金,幫他在合作社入了股,一年有400元固定分紅,再加上老齡補貼、殘疾人補助等,合在一起就有上萬元的收入。縣扶貧辦的同志給調研組列了一份詳細的收入清單:在長武,一般貧困戶,按4口人算,安排一個公益性崗位,一年就有7200元收入,人均再有一畝核桃,一年又能收入6000元左右,加上“三變”股份分紅以及一些政策性補助,每戶年收入就能達到2萬元左右,脫貧基本沒問題。
調研思考: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目前,我省有貧困人口228.7萬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特困群體,或者身患殘疾,或者因災因病因學返貧,絕大多數是“兩無人員”。解決他們的脫貧問題,最直接最管用的辦法就是“織好網,兜牢底”。在這方面,有五保、低保、臨時救助、醫療救助、殘疾補貼、老齡補貼,還有公益性崗位、産業發展扶持資金的入股分紅等。可以説,辦法措施很多,兜底效果也比較明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兜底扶貧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堅持公平原則。調研組在調研時也感到,一些同地域的貧困村和非貧困村、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差距其實並不是很大。如果一哄而上,把多種兜底扶貧政策疊加到一個村或一戶,一方面會造成依賴心理,另一方面也會挫傷非貧困村和其他群眾的發展積極性,引發新的社會矛盾。因此,實施兜底扶貧,既要精準發力、集中發力,打造政策、項目、資金“洼地”,又要加大政策的普惠性,讓更多的非貧困村和非貧困戶也能享受到“陽光雨露”。
增希望樹信心,激發群眾脫貧動力
在永壽縣馬坊鎮西張村,調研組採訪了村上第一書記王西鋒。當問到這個村貧困的最大根源是什麼時,他説,是觀念落後、是信心不足。由於長期滿足於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加上三面環溝、交通不便,與外界溝通交流少,這裡的群眾思想封閉,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較弱。比如,一直以來,蘋果是這個村的主導産業,但近年來,就是因為觀念落後,始終跟不上蘋果市場的需求變化,靠蘋果産業脫貧致富一直沒有實現。針對這些情況,村黨支部圍繞“變觀念、樹信心”,做了大量有益的嘗試。他們辦起了“農民夜校”,邀請大專院校教授、農業專家、技術能手等來村上為群眾上課。為了鼓勵群眾學習熱情,他們還把社會各界捐贈給村上的化肥等作為獎品,獎勵給學習積極的村民。利用幫扶幹部和貧困戶建立的微信群,採取“訂單式”培訓,貧困戶需要什麼技術,就聯繫專家上什麼課。貧困戶張貴濤想種幾畝西瓜,但苦於不懂技術,知道他的想法後,村上請來楊淩的專家,專門為他講授西瓜種植技術。2017年,張貴濤種了6畝西瓜,收入近3萬元。
調研思考:在深度貧困地區,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短板”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短板”,觀念上的“深度貧困”。內生動力不激活,即便在其他方面使再大的勁兒,也是治標不治本,難以實現長久穩定脫貧。在這一點上,西張村的做法值得借鑒。需要強調的是,在脫貧攻堅中,無論是發展産業、改善基礎設施,還是兜底扶貧等,都必須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讓他們真正成為脫貧攻堅的“領頭雁”。實踐證明,越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越要發揮好基層黨建的組織引領、服務保障功能。要力爭實現全省每個貧困村都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一支素質過硬的黨員隊伍。還要注意到底要選什麼樣的人去扶貧的問題。這幾年,各級各部門紛紛下派幹部進村幫扶,在一個貧困村,調研組了解到,各類幫扶幹部就多達28人,群眾反映,“龍多不治水”,真正能幫他們解決問題的就那麼幾個。建議今後在選派扶貧幹部時,一定要少而精,把那些真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幹部派到脫貧攻堅第一線。 (陜西省委政研室 陜西傳媒網聯合調研組)
見字如晤 陜西師範大學連續15年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2021-07-16 17:32:38
“演藝”裏的西安:雅樂尋蹤 駐華大使夫人與西安共譜文化交流“交響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駐華使節西安經貿文化之旅走進白鹿原影視城2021-05-16 16:43:35
“八辦”紀念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持續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奮力譜寫“八辦”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從劉家洼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首次發現了關中地區罕見的金權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覽以“光化六合”為主題,意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國末期至隋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演進為線索,以于右任先生“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朝墓誌和拓片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寶雞市千陽縣第四屆西秦刺繡香包節開幕2021-06-06 16:19:42
絲路歡樂世界主題角色動畫Miracle(《奇跡》)預告片正式發佈2021-05-27 19:22:11
銀川市首批“暢遊西鹹新區”旅遊團打卡西鹹2021-05-21 11:33:32
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開幕2021-04-03 16:19:01
“中國到處都有意思,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是現就讀長安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張依娜來到陜西後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選擇來中國留學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於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的寶雞,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2019-11-11 09:47:2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