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 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

2018-01-30 09:44:33|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寒冬臘月,陜北延安銀裝素裹。氣溫雖已零下十幾攝氏度,但寒冷絲毫沒有阻擋人們探訪梁家河的腳步。

  “陜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鄉。”1月27日,梁家河村委會院子裏醒目標語下,清華大學“重走總書記初心之路”專題社會實踐隊的16名師生在此合影留念。

  2015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回到他當年插隊的梁家河村看望父老鄉親,道出深情感言:“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裡。”“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來到總書記‘看到了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的梁家河,我才體會到群眾路線的深刻意義。”清華大學團委實踐部部長、青年黨員張文淵告訴記者,這是他此行最大的收穫。

  樹高千尺不忘根,水流萬里總思源。“人民”二字,在共産黨人心中比什麼都重要。

  “群眾需要什麼,他就幹什麼。”

  ——一段激情燃燒的知青歲月

  走進村史展覽館,穿越40多年的時光,一幅幅生動的老照片將記者吸引。“趙家河搞社教”“打井汲水”“當選支書發展生産”……展墻上,名為“一心為民”的一組圖文引人駐足。

  正如梁家河村黨支部原書記石春陽所説,“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眾需要什麼,他就幹什麼。”當年的北京知青習近平,從群眾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樁樁實事做起,為當地百姓謀幸福、謀發展,身體力行地詮釋了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也成為他後來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

  高産的淤地壩、陜西第一口沼氣池、磨坊和裁縫鋪、知青居住的窯洞……一處處舊址、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無不訴説著習近平七年知青生活的艱辛,把記者帶回到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我們在這社會實踐,穿著羽絨服還凍得發抖,想想當年總書記和我們一般年紀,卻第一個跳進冰水裏打井,太不容易了,能感受到他真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參觀過程中,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學生孫啟明深受教育。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讓貧窮落後面貌一去不復返,習近平在山溝溝裏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戰天鬥地,一幹就是七年。

  這股一往無前的執著和松不了的勁頭,源於總書記無比鮮明的人民立場和堅定真摯的人民情懷。正是這種真情大愛,獲得了群眾的情感認同,讓群眾發自內心地崇敬愛戴,發自內心地堅定追隨。

  追憶起往事,當年延川縣知青周衝有感而發:“回顧這段經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它能夠讓我們明白,不管做什麼都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人民群眾是否滿意。”

  “在這裡,我讀懂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根基與源頭。”延安市紀委研究室副主任李棟將這種感悟帶到工作中。去年9月,他被選派到洛川縣土基鎮界村任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一線為民排憂解難,贏得了良好口碑。

  “體悟國情,懂得群眾,始終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為老百姓辦好事。”延安大學教授高尚斌認為,這就是梁家河“大學問”的精粹所在,也正是這種感召力,吸引各地幹部群眾絡繹不絕前來追尋“初心”。

  “日子這麼紅火,以前想都不敢想。”

  ——一座舊貌換新顏的“最美鄉村”

  去年12月,在“2017尋找中國最美鄉村推介活動”中,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標準,經過專家學者和媒體公眾評選,梁家河獲評全國“十大最美鄉村”之一。

  “農村公路離農民越近,閉塞和貧窮就會離農民越遠。”梁家河所在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梁峁交織。曾幾何時,進村的羊腸小道彎彎曲曲,是一條“兩個輪的架子車都沒法通過”的土路。而現在,崎嶇變坦途,記者所乘的採訪車平穩順暢地行駛在“四好農村路”上,兩側白楊夾道,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梁家河的滄桑巨變可見一斑。

  近年來,梁家河人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村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住上了大房子,用上了互聯網,種植高端水果,發展起觀光農業,成立了公司經營文化旅遊産業,人均收入和生活水準逐年提高。同時,村上實施生態環境治理,營造美麗宜居環境,引導村民樹家風、正民風,打造文明村莊,還辦起了民間藝術館,成為名副其實的“最美鄉村”。

  最美鄉村,不僅在於景美、食美、物産美,更在於人美。

  走進當年習近平到村住的第一所院落,一股濃郁的花椒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正在磨花椒面的村民劉金蓮趕忙放下手頭的活計招呼客人。如今年事已高的她並沒有閒下來,而是開了間小店賣土特産,“不僅收入更多了,跟顧客聊聊天感覺還更年輕了”,劉金蓮臉上洋溢著笑容,“日子這麼紅火,以前想都不敢想。”同行的朋友買了滿滿一袋花椒,説要把這山溝溝的“寶貝”帶回去分享。

  “90後”小夥兒梁強很早就外出打工,近兩年他回到村裏創業,辦起了農家餐館“梁家小院”,一天能接待三五十桌,生意很好。當問及為什麼選擇從大城市返鄉,他告訴記者:“闖蕩這麼久,一直在思考能為村裏做點什麼,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更多的鄉親們致富。”如今,和梁強一樣的年輕人慢慢都回來了,給這片熱土注入了更多的活力,聚足了人氣。

  “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把村民的事情辦好,把梁家河村發展好。”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鞏保雄表示,該村黨員幹部將堅持把村民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村民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村民滿意的事情做起,不斷創造美好生活。

  “光景一定越來越好!”

  ——一幅充滿希望的鄉村振興藍圖

  在梁家河村四週的山坡上,萬畝現代化産業果園引來眾多遊人參觀。文安驛鎮果樹站站長高侯磊遞給記者一個透有“梁家河”三個字的蘋果,自豪地介紹起來,“我們把蘋果産業和養殖業相結合,在無公害種植上也下了大功夫,蘋果的品質和口感越來越棒,‘張衛龐’‘梁家河’等品牌源源不斷銷往全國。”下一步,他們還打算引入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打造品質更高的“國禮”蘋果,進軍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春節過後,我準備把小院改造一下,建一座玻璃景觀房,在裏面暖暖地享受陽光。”

  “希望我的食品科技公司以後能夠吸引更多人投資,把特色手工釀造醋推廣到全國。”

  ……

  村頭巷尾,村民們暢談著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人民有訴求,黨員幹部就要有回應。作為村裏的黨員,更要發揮好帶頭作用,飲水思源,增光添彩。”黨員梁玉金很清楚肩上的責任。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新藍圖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光景一定越來越好!”在梁家河村會議室,第一書記申連庚興奮地向記者介紹新的發展規劃——把梁家河村打造成美麗鄉村示範基地、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基地、青少年三觀教育基地。申連庚説:“支部班子要強,産業基礎要強,生態環境要強,基本公共服務要強,都做好了,梁家河村就能強起來。”

  鄉村何以振興?鄉村為誰振興?

  農村需要農業的現代化,更需要農民的現代化。作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必須把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讓“莊稼漢”成為懂得新理念、新技術的新農民。“從種地到文化旅遊,不僅要讓農民再增收,還要想辦法提高素質、轉變觀念。只有這樣,山裏的鄉親才不會再‘掉隊’。”石春陽説,要做新時代的新農民,讓梁家河留住人吸引人。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征程激發新責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明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我有責任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梁家河落地生根。”鞏保雄表示,要抓住“鄉村振興戰略”這一強農富農的“牛鼻子”,把人民群眾更美好的期待化為生動現實。

  陽光灑在這個黃土高原上的小村莊,美得像一幅畫。來到梁家河的每一個人都在精神上受到一次洗禮,都在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梁家河,一個把心留住的地方,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本報記者 張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