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發展的“綠色經”

2018-03-01 16:50:47|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渭河綜合整治工程渭南城區段。(資料圖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2017年,陜西全面貫徹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紮實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全省特別是關中地區空氣品質明顯好于往年,渭河獲評全國“最美家鄉河”……三秦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環境新變化。

  2018年,陜西將以關中治污降霾為重點,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以秦嶺保護為重中之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工作;以柔性治水和創建國家公園為突破,系統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為牽引,不斷完善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家住延安市黃龍縣城東社區黃堡花園的魏大姐是該縣“垃圾兌換銀行”的優質客戶。她説:“這幾年來黃龍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縣城裏的垃圾也越來越多,這樣下去可不行。我們縣是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保護好家園環境是每一個黃龍人時刻挂在心頭的大事。”

  伴隨美麗陜西建設的深入推進,陜西人民正在成為綠色生活方式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如今,公共交通工具和共享單車已成為人們出行方式的首選,餐桌上進行“光碟行動”已成為習慣,地上的煙頭少了,購物的塑膠袋少了,燃放煙花爆竹的人也少了。

  2017年,陜西堅持鐵腕治霾、科學治霾、協同治霾,強力推進“1+9”專項行動;按照柔性治水要求,系統實施重大水利工程,昆明池、渼陂湖、鹵陽湖恢復建設初見成效,國家濕地公園增至43處、總面積達84.9萬畝;夯實四級河長責任,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渭河干流水質持續改善,漢江、丹江、嘉陵江流域水質保持優良;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聯合調度制度,紮實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與治理修復工作;深入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完成營造林719.5萬畝,治理沙化土地105.4萬畝;積極探索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黃土高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納入國家試點。

  發展與保護共同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來陜視察時指出,陜西的生態環境保護不僅關係自身發展品質和可持續發展,而且關係到全國生態環境大格局。

  三年間,陜西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為指引,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強化生態建設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深入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努力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共贏,讓三秦大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陜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培育新産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為方向,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動高品質發展。

  供給體系品質進一步提升。2017年,陜西煤炭去産能完成“十三五”任務的64%,化解鋼鐵過剩産能210萬噸,取締“地條鋼”企業18家。

  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利用。陜西開展建築節能、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等先進技術攻關和應用試點,推廣工業餘熱利用、幹熱岩等技術,光伏、風電建設全面提速。

  過去五年,陜西以採掘為主的能源型經濟結構向能源精深加工、非能産業多元支撐轉型,在能源工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下降11.8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地方財政收入增加400億元,單位GDP能耗降低17%。經濟總量持續增長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陜西經濟正在步入高品質發展軌道。

  制度與治理統籌協調

  建設美麗陜西目標的實現,需要科學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需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需要更大力度推進綠色發展,也需要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執著和堅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陜西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到實處,併為全年的生態保護工作明確了方向和任務:

  以關中治污降霾為重點,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持續推進“1+9”專項行動,推動全省空氣品質持續好轉;抓好“三河三江”、重點湖庫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金屬污染、土壤污染等綜合治理,強化固體廢棄物處置。

  以秦嶺保護為重中之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工作。出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加快完善秦嶺保護規劃體系;全面加強對秦嶺和62個自然保護區的監督檢查和綜合整治;加大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及生態恢復力度;全面推進環境保護督察。

  以柔性治水和創建國家公園為突破,系統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深入落實河長制;繼續推進關中水系修復和湖泊濕地生態修復;強化黃河西岸生態整治和漢丹江上游水源地保護;積極推動國家節水行動;建好紅鹼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入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秦嶺區體制改革試點;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

  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為牽引,不斷完善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落實主體功能區定位,嚴格實行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推進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壯大節能環保産業、清潔生産産業、清潔能源産業,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碳排放強度下降3.9%;加快延安市、西鹹新區、西安浐灞生態區、神木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本報記者張江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