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公安局:多措並舉 深入推進治安問題突出居民小區整治工作

2018-06-15 18:29: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日,銅川市公安局把全市治安問題突出居民小區整治作為維護社會穩定,創建“平安銅川”的重要舉措來抓,不斷創新思路,拓展整治手段,切實扭轉重點小區的治安混亂局面,有效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治安突出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期間,共摸排居民小區259個,清理登記流動人口2563人,查處違規場所單位21家,破獲各類案件49起,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98起,打擊處理涉案人員93人。

  加強領導 確保整治工作有序開展

    2018年,銅川市綜治辦、市公安局聯合成立了由銅川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高毅任組長,市綜治辦副主任鄭立民、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仇仲虎任副組長的銅川市治安問題突出居民小區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實地調研,會議研究,先後制定了《銅川市治安問題突出居民小區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銅川市治安問題突出居民小區摸排整治工作考核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全面開展治安問題突出居民小區整工作治。通過全體民警齊心協力、努力拼搏、紮實工作,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為創建“平安銅川”奠定堅實基礎。

  全面排查 確定整治工作重點方向

    由銅川市局治安支隊和各分縣局負責,對近年來市長信箱,“兩代表一委員”建議提案,公安機關舉報箱及微信、微博、互聯網平臺反饋的信息,認真進行梳理歸納。並組織民警深入開展入戶走訪,聽取群眾呼聲,徵求群眾意見,廣泛蒐集全市居民小區治安突出問題、案件線索,梳理整治工作重點,明確整治工作方向。同時,建立完善銅川市治安形勢分析研判工作機制,積極開展違法犯罪動態規律、發展趨勢和分佈區域的研判分析,將治安問題突出、刑事案件頻發的居民小區列入整治重點。銅川市印臺分局結合轄區開放小區多、封閉轄區少、治安環境複雜等實際情況,創新排查整治三結合、排查整治三張網、排查整治三攜手的“3+3+3”模式,全力推進治安問題突出居民小區排查整治。工作中,共摸排居民小區259個,確定了8個居民小區為市級重點整治單位。

 強化措施 凸顯整治工作實效

    一是強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銅川市各級公安機關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途徑,大力開展宣傳工作,並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微博、微信等載體,深入開展群眾性安全警示、法制普及。活動中,共懸挂整治橫幅60余條、張貼宣傳標語300余張,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網絡推送信息500余條,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知曉率、安全感和滿意度。二是建立“一區一檔”。結合“一標三實”基礎信息採集工作,對銅川市居民小區的基本概況、住戶人數、保安力量以及人防、物防、技防和消防措施到位情況、交通秩序及停車位等逐一調查掌握、詳細登記造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三是科技創新,堵塞技防漏洞。各分縣局積極向區縣黨委政府彙報,結合正在開展的視頻監控建設工作,切實加強該小區周邊公共安全設施建設,確保小區的出入口、附近主要道路視頻監控全覆蓋。各派出所督導小區物業在小區內部安裝視頻監控等實用技防設施,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確保設備正常運行,記錄存儲完整,切實發揮安全防範和震懾作用。2018年,王益分局、印臺分局在各自轄區開展“智慧小區”建設工作。

 打防並舉,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一是嚴厲打擊,建立經常性嚴打機制。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對突出治安問題,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打擊整治,決不讓小問題蔓延成大隱患、局部問題變成全局問題。二是定期開展治安清查工作。專項整治期間,各分縣局組織警力定期對重點整治小區開展治安清查行動。重點整治小區周邊中小旅館、美容美發、休閒按摩、遊藝娛樂、網吧等易藏污納垢的重點場所,開展清理和打擊,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和違法犯罪行為。三加強巡邏防控工作。堅持“警情指導警務”,將警力向開放式小區中發案較多的部位或治安複雜的區域重點投放,設置巡邏路線和必行點,採取專職巡邏隊與社區紅袖章巡邏隊相結合,白天與夜間巡邏相結合、步巡與車巡相結合、公開與秘密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實行24小時執勤巡邏制度,讓警力比警情先一步到位。

    同時,堅持監巡對接,安排專人監控值守,靈活調配巡邏警力,主動防範擠壓犯罪,及時發現、打擊現行,實現警力最大限度的壓縮,效能大幅的提升。(供稿 文\圖 銅川市公安局 楊琳 編輯 李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