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回家”安康博物館絲路文物精品展啟幕

2018-06-18 19:03:0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吳宇婷): 6月16日,陜西省安康市舉辦《絲路遺風暨寶貝回家文物精品展》展覽活動,將絲綢之路歷史的見證物——“鎏金銅蠶”接回其家鄉陜西安康。 

  《絲路遺風暨寶貝回家文物精品展》啟幕儀式(攝影 吳宇婷)

  “​鎏金銅蠶”(供圖 安康市委宣傳部)

  據介紹,本次展覽由陜西省文物局,安康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陜西歷史博物館、安康市文化文物廣電局、陜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和安康博物館承辦,共展出陜西歷史博物館原徵調安康文物、館藏絲路文物,陜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館藏唐三彩文物六十件,其中出土于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的“​鎏金銅蠶”以及旬陽縣的獨孤信印都是首次亮相安康博物館。

  作為安康博物館踐行“讓文物活起來”思想的重要舉措,本次“寶貝回家”文物精品展既是獻給安康老百姓的一份文化大禮,又進一步展示了安康市委、市政府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全域旅遊的信心和決心。

  延伸閱讀:

  “​鎏金銅蠶”

  “鎏金銅蠶”出土于1984年12月,是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池河鎮譚家灣村民譚福全在池河淘金時發現,經鑒定屬於國家一級文物。通長5.6釐米,胸圍1.9釐米,胸高1.8釐米,全身首尾共計9個腹節,體態為仰頭或吐絲狀,製作精緻,造型逼真。安康早在西周已開始興桑養蠶。石泉“​鎏金銅蠶”的出土,證明漢代種桑養蠶、繅絲織娟已成為當時重要的生産生活方式。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就曾提到了這件見證絲路歷史的文物瑰寶。

 獨孤信

  獨孤信(502年-557年),原名獨孤如願,字期彌頭,鮮卑族,雲中人(今山西大同),歷任西魏、北周官職。容貌俊美,善於騎射,戰功顯赫。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出土于1981年,是旬陽縣中學生宋清于縣城東門外發現。高4.5釐米,印面邊長均為2釐米,寬4.35釐米,呈球體八棱26面,其中14個印面鐫刻有印文,印文為陰文魏體楷書,分為行文、上節、書信三種用途。分別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啟事”、“大司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國之印”、“獨孤信白書”、“信白箋”、“信啟事”及“耶”、“令”、“密”,是研究北朝印璽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