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陜西民生經濟快速發展

2018-09-12 15:35:23|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數讀40年 改革開放40年 陜西民生經濟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40年,陜西經濟快速發展,改革成果與民同享,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城鄉居民收入水準屢上新臺階,消費品質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向品質型、享受型、多樣型、智慧化發生明顯轉變。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別增長98.4倍和76.2倍  

  收入格局發生變化

  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9月7日發佈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改革開放40年,陜西居民收入成倍增長。1978年至2017年,陜西城鎮居民收入由人均310元提高至30810元,農村居民收入由133元提高至10265元,分別增長98.4倍、76.2倍,年均增長12.2%和11.5%,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6.8%和6.3%。從城鎮居民增收進程看,40年來,陜西城鎮居民歷經3個10年,居民收入分別跨越千元、4000元、萬元大關,其後又分別用5年時間跨越二萬元、三萬元大關,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蛻變;陜西農村居民收入在經過12年的努力突破500元大關後,僅用6年站上千元大關、用9年突破2000元、用12年突破萬元,增收速度不斷加快。2017年,陜西農村居民一年增收869元,相當於改革開放初期10餘年的增量。與此同時,城鄉差距明顯縮小。特別是近10年,陜西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八年快於城鎮居民,有四年增速快於生産總值,充分展現了中央惠農政策的積極效應。2017年,陜西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突破三萬元和萬元大關,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接近40%,達到歷史較好水準。全省居民收入品質雙增,含金量提高,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   

  居民收入渠道拓寬,結構優化。調查顯示,改革開放初期,居民收入來源單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幾乎全部來源於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農村居民收入則主要來源於農業生産經營收入。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激發了生産要素活力,居民收入渠道顯著拓寬。在城鎮,用工制度改革、最低工資標準提高、離退休金“十三連增”、居民醫保和養老保險標準提高、“雙創”支持舉措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實施,直接和間接地為居民增收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使農業生産專業化、現代化水準提升,效率迸發,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二産、三産務工成為常態,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尤其是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推進,為農村居民快速、持續、全面增收開闢了通道。   

  改革開放40年,陜西城鎮居民經營凈收入和財産凈收入從無到有,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別達到6.6%和7%,使城鎮居民增收多了一份保障;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由不足10%上升至41.6%,轉移凈收入和財産凈收入由不足5%上升至26.8%,收入的來源不斷拓展,收入的穩定性明顯增加。截至2017年,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多元化促使居民收入結構不斷趨於優化,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産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分別達到58.8%、6.6%、7%、27.6%;農村居民四項收入比重分別達到41.6%、31.6%、1.8%、25%,在工資性收入和轉移凈收入成為居民收入的主要保障的同時,經營凈收入和財産凈收入成為居民增收的有力補充。  

  居民生活開始向品質型享受型  

  多樣型智慧化轉變  

  消費結構提檔升級

  伴隨居民收入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省居民生活也由生存型向品質型、由溫飽型向享受型、由單純型向多樣型、由機械化向智慧化發生轉變,信息、綠色、時尚、品質等消費轉型升級勢頭強勁。   

  從吃穿住行看,40年來,陜西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由55%下降至28.4%,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62.8%下降至26%,溫飽問題已然解決;衣著服裝則由顏色種類單一、一衣抵四季向多款色、分季節變化;居住向面積擴大、環境改善、智慧化、現代化發展。據調查,2017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2.7平方米,農村居民達到46平方米;出行更是趨向便捷、高速、省力。   

  從家庭耐用品擁有量看,27%的城鎮居民家庭和13.9%的農村居民家庭已擁有家用小汽車,彩電、冰箱、熱水器已成為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且不斷更新換代。   

  從社會保障看,現實的就醫、就學、文化娛樂條件,讓居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更為廣泛,要求更高。城鄉差距的不斷縮小和居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為助推城鄉居民生活豐富多彩、品質提升增添了動力和活力。(記者 王向華 見習記者 趙莎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