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天道酬勤,春華秋實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40年來伴隨著改革的春風,陜西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提出的“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紮實”要求,緊抓“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用心講好陜西故事。近日,圍繞改革開放40週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特策劃“改革開放四十年 見證魅力延安”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延安各個區縣,了解延安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風貌、新成就。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趙俊喆):“極目處,四野八荒,惟有黃色,儘是黃色。黃色。”作家喬良在《高原,我的中國色》中曾這樣描寫黃土高原。如今,驅車行駛在陜西延安——黃土高原的腹地上,目極處,是鋪天蓋地、綿延起伏的綠。
變化主要發生在改革開放後的這40年裏。黃土高原由“黃”變“綠” 只是表面,更深層次上,是延安在改革開放後基於實際對發展理念和思路的不斷革新,對産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轉型和升級。經過40年的發展,“綠色”已經深深植入延安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細胞,並作為日漸強大的新生動力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步向前。
“綠色”革命讓聯合國專家驚嘆不已
改革開放前,延安植被破壞殆盡,水土流失面積較大,土壤侵蝕嚴重。在黃河東流入海席捲的大量泥沙中,延安“貢獻”了六分之一。每到春季,大風刮過裸露的黃土坡,延安的天空就被黃沙遮蔽,連日不開。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考察延安後曾斷言:這裡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為了改變這種面貌,延安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精心組織實施天然林保護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
延安市寶塔區馮莊鄉薛家灣村滿山蒼翠。
隨著一顆顆幼苗在延安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原本裸露的黃土逐漸消失在樹蔭下。最新衛星遙感圖顯示,陜北地區綠色整體向北推移了約400公里,延安版圖的顏色變得更綠更深。2017年,延安市森林覆蓋率達46.35%,植被覆蓋率達87.8%。退耕還林後,延安的沙塵天氣明顯減少,城區空氣“優、良”天數從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原麝、金錢豹等珍稀動物和黑鸛、白鸛等鳥類重現山林,越來越多的新物種在延安被發現。2016年9月,延安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17年,當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再次來到延安,對延安生態變化和所取得的巨大成績驚嘆不已。經過幾十年的治理,曾經的黃土地,面貌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四野八荒皆是黃色”的黃土高原已成記憶。
全域旅遊為經濟發展裝上“綠色”動力
長期以來,延安市經濟發展嚴重依賴石油工業的支撐帶動,石油工業給延安帶來經濟輝煌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産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近幾年,延安市依託當地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和發展,為經濟發展裝上了“綠色”動力。
黃河壺口瀑布景區(攝影 張靜攀)
位於延安市宜川縣的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馳名中外。但長久以來,由於旅遊基礎設施滯後,食宿無處可去。“遊客到壺口瀑布通常都是拍完照就走,前後停留不超過2小時。”宜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趙艷陽説,以前壺口瀑布對經濟帶動作用有限,老百姓無法從中獲益。
黃河古渡口小鎮(攝影 張靜攀)
2017年,宜川縣在距離壺口瀑布以南7公里處,對原圪針灘古渡口恢復修葺建成古渡口小鎮,總佔地面積70畝,建築面積1.4萬平米。遊客在鎮上可以盡享特色美食、入住精品民宿、體驗當地民俗。閒暇之餘,還可漫步黃河邊,聽一曲陜北民謠,賞黃河壯美風景。
古渡口小鎮的建成,不僅提高了壺口瀑布的旅遊品質,也讓周邊百姓從蓬勃發展的旅遊經濟中獲益。目前,部分農民已經離開土地,在古渡口小鎮創業打工,增加收入。壺口瀑布周邊、沿黃公路沿線,由當地農民創辦的家庭旅館已經遍地開花。
延安市安塞區也在推動全域旅遊建設發展上積極作為,以當地文化為依託,大力建設文化村。
延安市安塞區馮家營村村民周志戰表演的安塞腰鼓。(攝影 張靜攀)
馮家營,延安安塞的一個行政村,村裏的男丁個個都是鼓手,很多人靠前往榆林、山西等地表演營生。安塞區打造文化村,首先看上的就是馮家營。
現在的馮家營,已經是一個佔地300多畝,集觀賞、體驗、生産、娛樂、居住、餐飲于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文化體驗區。馮家營腰鼓文化村于2018年5月投入運營,預計年均接待遊客達到50萬人次。村民平時下地勞動、不誤生産,閒暇之餘排練舞蹈、打理民宿,收入大幅增加。“村裏的每個人每月都能拿到2500塊錢,還不包括演出的報酬。演出一次也有一百多塊錢。”村民周志戰説。
此外,魏塔剪紙、農民畫藝術村和西營信天遊大舞臺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安塞區的全域旅遊已經輪廓清晰。
近幾年,為了推進全域旅遊,延安市改造提升原有景區與新景區的規劃建設同時推進,為遊客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旅遊産品,增強了吸引力。與此同時,一大批旅遊配套設施的建設,大幅提高了延安的旅遊接待能力,提升了文化旅遊産業發展水準。
據統計,2017年延安共接待旅遊者5059萬人次,同比增長25.68%;旅遊綜合收入累計達29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8%,對延安經濟發展貢獻進一步凸顯。2017年,以旅遊業為代表的第三産業在延安經濟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三分之一,並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産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夯實“綠色”經濟基礎
改革開放初期,農業在延安市的經濟中佔據主體地位,佔比一度高達52.6%。1991年以後隨著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農業産值所佔比重大幅萎縮至2017年的9.5%,但農業産值由1978年的2.12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214.09億元,增長12.7倍(按可比價計算,扣除價格因素),農民生活也隨之改善。
洛川縣永鄉鎮阿寺村的蘋果産業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發展到今天,阿寺村準備將蘋果産業與旅遊結合起來,要把果園建成花園、農房變成客房。走在阿寺村的石板路上,一個具有濃郁陜北風情“古村落”映入眼簾。“未來,要將阿寺村打造成春季賞花、夏季避暑、秋季采收、冬季賞雪,四季都有美景的鄉村旅遊範本。”永鄉鎮黨委書記李新鎖説。
洛川縣蘋果採摘季,農民喜上眉梢(供圖 洛川縣委宣傳部)
近年來,洛川縣大力推動蘋果産業轉型升級發展,制定了洛川蘋果産業轉型升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建成了2條4.0智慧選果線,組建了洛川蘋果中高端市場行銷企業聯盟,進一步完善了蘋果配套加工業體系,著力打造“蘋果第一村”、谷咀民俗度假村等産業。現在洛川蘋果已經是延安乃至陜西的一張新“名片”,“洛川蘋果”品牌估值也高達72.88億元。
改革開放以來,延安市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扭住蘋果這個龍頭産業不放鬆,經過持續多年的努力,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現代化果業強市之一,果業收入佔到農民收入的50%以上。40年來,延安從單一糧食種植轉變為農業生産多元發展,逐步形成了以蘋果為主體,棚栽、草畜為補充的特色農業産業體系。
40年來,以石油、煤炭為代表的第二産業在延安經濟發展中長期佔據重要地位,2006年,第二産業在延安GDP的比重達到歷史峰值的81.1%,隨後一直處於高位。
2015年後,全球經濟危機和石油價格大幅下跌,嚴重影響能源工業,從而拖累延安經濟,2016年延安市生産總值增速跌至2000年來最低點,僅增長1.3%。這讓嚴重依賴石油工業的延安經歷了一場“寒冬”,也讓延安更加清楚地明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可喜的是,近幾年蓬勃發展的第三産業讓延安的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有了抓手,並將其打造成新的增長極。經過一年的努力,第二産業佔比下降至56.2%,第三産業佔比達到34.3%,2017年,延安經濟增長7.6%,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效果初現。
此外,近幾年,延安還在試水清潔能源産業,做大做強“綠色”經濟。目前宜川縣已經建成一座集中式光伏發電站,同時,宜川縣還在規劃實施村級發電項目以及屋頂光伏發電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不但減少環境污染,也幫助當地貧困農民擺脫貧困。預計上述項目建設完成後,將有上千戶貧困戶從中受益。”宜川縣工信辦主任王延輝説。
見字如晤 陜西師範大學連續15年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2021-07-16 17:32:38
“演藝”裏的西安:雅樂尋蹤 駐華大使夫人與西安共譜文化交流“交響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駐華使節西安經貿文化之旅走進白鹿原影視城2021-05-16 16:43:35
“八辦”紀念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持續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奮力譜寫“八辦”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從劉家洼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首次發現了關中地區罕見的金權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覽以“光化六合”為主題,意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國末期至隋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演進為線索,以于右任先生“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朝墓誌和拓片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寶雞市千陽縣第四屆西秦刺繡香包節開幕2021-06-06 16:19:42
絲路歡樂世界主題角色動畫Miracle(《奇跡》)預告片正式發佈2021-05-27 19:22:11
銀川市首批“暢遊西鹹新區”旅遊團打卡西鹹2021-05-21 11:33:32
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開幕2021-04-03 16:19:01
“中國到處都有意思,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是現就讀長安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張依娜來到陜西後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選擇來中國留學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於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的寶雞,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2019-11-11 09:47:2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