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時節話脫貧——咸陽脫貧攻堅見聞

2018-11-07 09:19:03|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十月的咸陽,一派豐收的景象。

  從碩果纍纍的收穫到入股分紅的喜悅,從日子安穩的滿足到錢包鼓鼓的歡欣……精準脫貧,正在讓農家人喜笑顏開,更讓貧困群眾信心滿滿。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

  脫貧攻堅,眾志成城。咸陽市創新脫貧方法,凝聚攻堅力量,以興産業、促就業、夯基礎、添活力、聚合力、強保障為路徑,創新思維,大膽實踐,全面提升貧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走出了一條具有咸陽地方特色的扶貧新路。

  發展産業夯實群眾脫貧基礎

  産業扶貧,貴在精準。

  “只有將貧困戶與企業、市場緊密聯繫在一起,讓他們的産品變成商品,才能加快貧困戶精準脫貧。”咸陽市委書記岳亮告訴記者。

  10月18日,在長武縣二廠村,劉興瑞老人一大早就打掃自家驢舍,給驢喂料,別提有多精心了。他説:“政府扶我一把,咱自己也得加油。”今年63歲的劉興瑞身體殘疾,老伴和兒子在前些年相繼去世,日子過得一年不如一年。2016年,劉興瑞用5000元的産業扶持資金加入了合作社,成為一名“毛驢股東”。今年,劉興瑞收入預計達到2.2萬元,年底有望脫貧。他成了村裏的脫貧致富榜樣。

  曾經一窮二白的二廠村如今按照“貧困戶入社、合作社入股、鎮上建驢舍、企業養肉驢、群眾數票子”的思路,發展養驢等産業,實現了“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在二廠村的帶動下,長武縣已建成肉驢養殖場13個,肉驢存欄達1000余頭。

  咸陽市按照“縣有主導産業、鎮有産業基地、村有合作組織、戶有脫貧項目”的實施路徑,圍繞做優糧食、做強果業、做精蔬菜、做大畜牧的發展方向,在全市建成優質蘋果基地300萬畝、蔬菜基地100萬畝、時令水果基地100萬畝。目前,咸陽市各縣(市、區)均有主導産業。與此同時,咸陽市打破鎮域、縣域界限,積極建設規模化園區和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現代農業園區270個、千畝以上連片種植基地36個、規模化養殖基地1200個、農業休閒觀光園71個。

  “智”“志”雙扶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今年以來,以“奔上小康路,一個都不能少”為主題的扶貧小戲巡演活躍在咸陽市的溝溝峁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僅改變了鄉風民風,還激發了農家人致富的信心。”咸陽市市長衛華告訴記者。

  近年來,咸陽市深入開展以“扶心、扶志、扶智、扶技,送政策、送技術、送溫暖、送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四扶四送”活動,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全面推廣以教育引導、規範約束、村民自治、文明創建、公益救助、司法保障為內容的“扶志六法”,使貧困群眾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惠農政策的溫暖。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咸陽市依託農技服務站等培訓載體,免費開展種植養殖等行業技能培訓,有效提升了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聚合力幫扶更給力

  咸陽市紮實推進“定點幫扶、對口幫扶、結對幫扶、社會幫扶,促奉獻、促支持、促合作、促共建”的“四幫四促”工作,努力構建各方出力、共同給力、齊心用力的大格局。

  10月17日,在永壽縣馬坊鎮的秦偉中藥材扶貧産業園裏,貧困戶宋玉順説:“多虧蘇陜協作,我們鎮有了中藥材扶貧産業園。我在這裡打工,管吃管住每月還有2100元工資,年底還有1000元分紅。這日子過得有盼頭。”

  咸陽市在江蘇泰州市的協助下,實施産業扶貧協作項目56個,目前已建成22個項目。據悉,56個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帶動7040戶貧困戶脫貧。

  咸陽市還充分發揮中國銀行和交通運輸部定點幫扶的作用,合力推進“北四縣”和六盤山片區縣脫貧攻堅。2016年以來,中國銀行向“北四縣”投入1.04億元,惠及貧困群眾3萬餘人。交通運輸部大力扶持六盤山片區縣完善路網建設,投入資金5.35億元,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注入新動能。

  脫貧攻堅需要社會各方協同發力,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大扶貧格局。咸陽市460家非公企業累計投資4.87億元,幫扶貧困群眾7.91萬人。同時,咸陽市充分發揮國企合力團的作用,目前13家國企在“北四縣”確定産業扶貧項目11個,總投資10.42億元。(記者 張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