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故里風鵬正舉 渭北明珠踏浪前行

2018-12-27 10:30:19|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將相故里風鵬正舉渭北明珠踏浪前行——蒲城縣追趕超越高品質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的渭北明珠”紀實

  

  蒲城的日晷雕塑。資料照片

  渭北煤化工業園甲醇中心氣化裝置。資料照片

  蒲城城南新區整體鳥瞰效果圖。資料照片

  宜商、宜居,龍脈福地;詩裏、畫裏,將相故里。這裡,是渭北地區的中心之一蒲城。

  如今,這片曾經滋養孕育了無數先賢志士的神奇土地,承載著驕傲與榮光,奮鬥在新時代追趕超越的征程上。改革開放40年來砥礪奮進,“將相故里”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渭北明珠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今天,堅定地踏著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澎湃浪潮,蒲城,這座烙印著盛唐文明與改革印記的歷史名城,正在以嶄新的姿態崛起在秦東大地上。

  今年以來,蒲城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我省和渭南市的部署要求,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加快補齊産業發展、民生改善短板,奮力追趕超越。一個活力迸發、生機勃勃的新蒲城展現在世人眼前。

  A盡銳出戰拔窮根

  蒲城縣紫荊街道辦彭村有12座雙孢菇大棚,今年9月底,靠著這12座大棚,彭村順利脫貧。

  “雙孢菇是我們村的致富寶,沒有這個産業脫不了貧……”12月19日,彭村第一書記由光輝向記者分享了脫貧經驗。

  在蒲城,産業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要抓手。

  據了解,近3年,蒲城建成269個“村黨支部+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X”産業示範點、16個“聯合黨委+産業基地”,發展金銀花3.6萬畝,建成食用菌大棚498座、奶山羊養殖舍332棟、光伏基地22個,集體收益增加840余萬元,扶持帶動10593戶發展産業,其中,包括6500戶貧困群眾。今年,70%的村集體經濟積累已達10萬元以上,5%的村有望突破百萬元。

  下足“繡花”功,徹底拔窮根。2018年,蒲城縣整合資金,聚焦“577”脫貧標準,同步推進“八個一批”政策落實;全面落實了“控輟保學”和9項資助政策,累計發放教育資助金2703萬元,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31822人次,為95名無法跟班就讀的適齡兒童“送教上門”,9014名貧困學生圓夢學業,全縣無一名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兒童;設立1000萬元大病救助基金,建立“四重”醫療保障體系,開展疾病防控八大行動,5376名貧困人口享受慢性病簽約服務,8857人享受醫療救助;投入資金1.77億元,建成4個集中安置社區,完成危房改造2302戶,兌付危改補助資金5172萬元,全縣有安全住房農戶達到99.01%。

  扶貧扶志,扶志扶心。著力激發內生動力,蒲城縣不斷完善科技“110”平臺、電商服務,突出解決農産品銷售、貧困人口技能培訓、就業問題,累計建成投用269個“蒲馨愛心超市”,開發公益性專崗230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轉移就業9464人,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

  與此同時,蒲城縣還將基礎設施改善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累計投資3.5億元,完成了269個行政村的通村路和巷道“三化”提升改造,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達到100%;投資1935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98%;投資4558萬元,實施農村電網改造278公里,電力入戶率達到100%。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蒲城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圍繞高品質脫貧摘帽目標,聚焦“577”脫貧標準,突出産業發展重點,同步落實“八個一批”政策,精準施策發力,累計實現119個貧困村退出、10640戶40751人脫貧。預計年底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11122元,貧困縣退出7項指標全部達標。

  B“雙核驅動”蓄動能

  翻開蒲城工業的發展史料,改革開放40年來的奮鬥印記躍然眼前。

  改革開放初期,蒲城鄉鎮企業起步,以糧油加工、造紙、花炮等為代表,總産值1283.1萬元;1985年左右,出現了圍繞地方資源辦工業的熱潮,石灰、水泥、煤炭等産業群形成;1990年底,鄉鎮企業在全省領先,總産值達19919萬元。

  進入“十二五”,抓轉型、促調整,蒲城工業從資源型重工業向高新製造等新興工業轉變,電力、水泥、農副産品加工等支柱行業初步形成;2015年,省政府批准設立蒲城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渭北煤化工業園被批准為省級工業園區,蒲城工業由此開啟“雙核驅動”,進入新階段。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蒲城縣規模以上工業54戶,工業總産值實現258.12億元,比1978年增長517.73倍,年均增長17.38%。

  “雙核驅動”的“第一驅動力”,得益於與時俱進的決策和堅定的決心。

  原來,蒲城曾長期遭受生態壓力的困擾。“十二五”末期,蒲城開始鐵腕整治污染行業、淘汰落後産能,“以退為進”,全新佈局,創建了兩大園區。

  12月19日,走進蒲城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記者發現,從20世紀90年代起發展的農副産品加工業、機械製造業均聚集於此,仍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活力。並且,園區已形成精細化工、生物科技、新型材料、先進製造、農副産品加工五大産業集群,在傳承與競爭中,成為蒲城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極。

  如果説,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是對蒲城傳統工業行業的傳承,那麼,煤化工業園就是對傳統工業轉型的創新。

  煤化工業園以清潔煤技術為核心,主要進行烯烴清潔能源化工項目生産,發展循環經濟。據介紹,2018年,煤化工業園烯烴清潔能源化工項目一期已達産達效,實現了年産能70萬噸、年産值60億元的階段性目標。近年來,園區多次延伸産業鏈,形成了以能源化工、精細化工、能源化工下游、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産業為主的四大産業板塊。

  “兩園區已入駐企業65家,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80億元,工業總産值突破120億元大關。”12月19日下午,蒲城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杜軍鋒表示,強勢的“雙核驅動”正在為蒲城蓄積源源不斷的動能,預計“十三五”末,將入駐企業100余家,工業總産值將突破300億元。

  C“內外兼修”抓振興

  “咱‘蒲城酥梨’品牌已經價值24億多元了!”12月20日,在蒲城縣酥梨種植“第一大村”孝東村,村黨支部書記蔣順喜高興地説。

  在全國農業版圖中,蒲城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曾經,“全國商品糧基地”“農業大縣”的名號讓蒲城榮耀了幾十年。但産業結構不協調,也一度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阻礙。

  近年來,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蒲城縣委、縣政府持續建設美麗鄉村、加強農業基礎、突出提質增效、做大特色品牌,建立起以“品牌經濟”為主導的新型果業經濟發展模式,大力推進産業興旺,帶動群眾致富。酥梨産業的變遷,就是蒲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手棋”。

  據蒲城縣果業管理局副局長雷向勇介紹,2013年,蒲城全面統一酥梨作務標準,制定了《蒲城酥梨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啟動實施蒲城酥梨試驗示範站建設項目。目前,“蒲城酥梨”種植已有27.3萬畝,出口註冊基地15萬畝,綠色果品基地7.8萬畝。“蒲城酥梨”已經是“陜西省著名商標”“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品牌價值24.9億元。

  12月10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蒲城酥梨試驗示範站在蒲城縣陳莊鎮群豐村揭牌成立,“蒲城酥梨”將迎來再一次騰飛。

  從數量到品質,從分散到集中,從粗放到綠色……蒲城農業立足品質興農,堅持園區引領、品牌帶動,持之以恒地積極推進品質提升、品種更新。多年來,蒲城農業基礎建設和産業發展已累計投入27億元,全縣果業總面積達到60萬畝,2018年,蒲城瓜果經濟年産值有望超過18億元。

  做好“果籃子”,更要護好“糧袋子”。在蒲城,椽頭饃與酥梨齊名,同樣有很大的市場價值。

  近年來,蒲城也在加快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建設,改良土壤、提升水質、完善現代農業生産設施。目前,多茬糧食種植面積已達150萬畝,總産量穩定在5億公斤左右。同時,積極發揮致富能人、種植大戶等作用,蒲城還建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園區、基地、農場聯結機制,今年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培育職業農民200人。

  優化産業結構,打造品牌經濟。如今,內外兼修的現代農業,已成為蒲城農業收入的強力支撐。蒲城,正在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邁進。

  D文旅融合拓全域

  進入蒲城,每走過一個大路口,就能“看見”一段故事。

  在京昆高速公路蒲城出口,大型日晷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整點時,“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你將感受到“中國授時中心”帶來的驚喜和震撼;

  往北,楊虎城將軍騎著高頭大馬揮斥方遒,將人們的思緒帶回到革命年代,彰顯“將相故里”的豪邁與激情;

  打東邊來,動感十足的“馬踏飛燕”又會帶你走進一幅幅雄渾的歷史畫卷,領略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滄桑巨變;

  從北來,由西進……無論你從哪邊來,只要到了蒲城,總能“滿載而歸”,因為,歷史在這裡堆疊。

  蒲城有5代唐朝皇帝陵園,見證了盛唐文化的繁榮與昌盛。3000多年的歷史積澱饋贈給蒲城4600余件(組)館藏文物,45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處。

  2015年,蒲城縣委、縣政府決定“把潛在的優勢轉變成現實的生産力”,編制實施《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邀請華山旅遊集團攜資6.5億元,利用現有的楊虎城紀念館、王鼎紀念館、清代考院等資源,以第一個戰略佈局“槐院裏”,打開了文化旅遊市場。

  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全縣累計投入近10億元,建成“槐院裏”一期工程和楊虎城將軍甘北故居景區;連續舉辦兩屆梨花節;北京時間博物館、泰陵、大峪河等景區建設和光陵、景陵等文物保護工程還在積極實施中,旅遊大環線正在不斷完善……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蒲城的旅遊設施不斷完善,景區品質得到了明顯提升。12月17日,蒲城縣橋陵景區、重泉古城景區分別獲批國家4A級、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同時,蒲城還加快打造渭北商貿物流中心,積極構建現代物流網絡,規範、提升住宿餐飲業服務水準,加快水盆羊肉、面辣子等蒲城小吃産業化步伐,商貿物流業和現代服務業水準正在不斷提升。

  截至目前,蒲城縣2018年共接待遊客637.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7.8億元。蒲城縣文物旅遊局辦公室主任秦濤告訴記者,現在,蒲城已啟動建設智慧旅遊平臺,深度開發研學旅行等新産品,這裡將開拓出一片集自然風光、歷史古跡、人文風景于一體的旅遊新天地。

  E協調相濟惠城鄉

  昔日泥濘的小路,如今寬闊的大道;昔日散亂的街道,如今整潔的商貿街區;昔日零落的村莊,如今嶄新的樓宇……12月21日,走在孫鎮新區,新時代的新氣象撲面而來。

  40年,歷經改革開放的淬火與錘鍊,蒲城縣城鄉融合發展工作已見雛形。

  為了切實提高群眾的生活水準以及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十三五”以來,蒲城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民生,堅持把城鄉統籌作為發展方向,規劃先行、精細建管,全力加快城鄉建設步伐,提升城鄉建設水準。

  去年,蒲城編制完成城市特色與風貌、標識系統等多項規劃,城市建設品位得以提升:20公里城區環線基本貫通,54.2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完成,新增休閒廣場5.9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7平方米,“生態宜居”初顯成效;大力實施“氣化蒲城”工程,縣城實現供熱310萬平方米以上,集中供熱普及率已達65%;圍繞建設渭南副中心城市的目標,累計投入超150億元,中心縣城形成“十縱十橫”路網框架,交通條件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今年,所有規劃全部落地,教育、醫療等民生工程項目已全部得到提升和完善。”12月21日下午,蒲城縣城南管委會規劃建設辦公室負責人常頗告訴記者,算上在建的蒲城縣第十二小學,城南新區的學校已超過了7所。

  縣城建設的不斷完善,提升的是群眾的生活品質;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提升的是群眾的幸福感受。

  自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以來,蒲城先後投資3500萬元,編制完成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和特色小鎮規劃;推進乾淨、美麗、人文和産業四大工程,整治農村環境,同步啟動6個特色小鎮建設,實現了鄉村公路通達率100%,農村飲用水達標率100%;夯實基礎保障,完成了高速公路、國省道、鐵路、旅遊環線和五陵路公路美麗帶建設,做到街景、路景、慢車道建設同步規劃,協調統一。

  截至目前,蒲城縣鎮區建設“六個一”工程已全面實施,農村新型社區、農村居民進城進鎮安居就業等政策得到快速落實,蒲城的城鎮化率已達到49%以上。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踏浪正遠航。

  如今,聚集了科技與智慧、人文與自然、資源與機遇等優勢,一個生機勃勃的新蒲城正挺立潮頭,昂首前行。(記者 武丹 實習生 孫高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